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分)
1.(本题2分)A,B,C,D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当行驶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由于受到前车遮挡,( )车的司机看不到前方的红绿灯。
A.A B.B C.C D.D
2.(本题2分)如果用表示1个正方体,用表示2个正方体叠加,用表示3个正方体叠加,那么下图中由7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右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3.(本题2分)给再添上一个小正方体,且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添法正确的是( )。
A. B. C.
4.(本题2分)如图,乐乐从家门前走过,他看到的房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5.(本题2分)从早上太阳升起到下午太阳落下,广场的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方向改变,长短不变
6.(本题2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
A.4 B.5 C.6 D.8
二、填空题(共29分)
7.(本题4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
8.(本题2分)一个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它的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从它的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它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在合适的图形下面的( )里画“√”。
( ) ( ) ( )
9.(本题3分)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名片。周末,小阳去参观兵马俑,并由远到近拍摄了三张照片,请按先后顺序标一标(填序号①②③)。
( ) ( ) ( )
10.(本题2分)在立体图形中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但要保证添加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
11.(本题5分)下图是在空中看到的学校教学楼,教学楼周围有一座亭子和一棵大树。
(1)下面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
( ) ( ) ( ) ( )
(2)下面两个画面分别是从教学楼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哪个方向看到的?
( ) ( )
12.(本题2分)观察如图,小明站在( )点看到的树最多,站在( )点看到的树最少。
13.(本题3分)
(1)汽车从位置( )开始进入监控区域,从位置( )开始走出监控区域。
(2)( )区域是监控盲区。
14.(本题2分)从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 ),但看到的景物越来越( )。
15.(本题4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1)它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呢?在合适的图形下面画“√”。
(2)该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
16.(本题2分)下图中,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完全相同的的是第( )幅图。
(1) (2) (3) (4)
三、排序题(共8分)
17.(本题8分)机灵狗放学从学校出发,它看到下面四幅图片的顺序是: → → → 。
四、判断题(共10分)
18.(本题2分)星期天,淘气的三个小伙伴甲、乙、丙在楼下喊他,淘气站在阳台上不能看到甲。( )
19.(本题2分)学校阶梯教室内的座位呈阶梯状排列,是为了增大可视区域。( )
20.(本题2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
21.(本题2分)林叔叔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当小汽车行驶到A时,林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 )
22.(本题2分)图形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
五、连线题(共4分)
23.(本题4分)将下面各物体与从上面看到的形状连一连。
六、作图题(共10分)
24.(本题6分)下图是由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请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25.(本题4分)一座塔高50米,小宇分别登上塔的A,B两处,向远处的广场跳望,在广场上画出小宇在A处和B处分别看到的最近的点A'和点B'。
七、解答题(共27分)
26.(本题6分)一个建筑物模型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从它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该模型共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
27.(本题9分)笑笑和淘气分别站在体育场围墙的内外,笑笑站在A处,淘气站在B处。
(1)请画出笑笑站在A处通过大门能看到体育场内的范围。
(2)笑笑在A处能看到在B处的淘气吗?
(3)随着笑笑逐步走近体育场大门到达C处,笑笑能看到体育场内的范围会越来越( )。(呈现你的依据)
28.(本题6分)老师站在窗外观察教室里的情况。
(1)请在下图分别画出王老师在A点和B点观察到的范围。
(2)王老师站得离窗子越近,看到教室里的范围越( )。
(本题6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几个小立方块?搭一搭。
参考答案:
1.C
【分析】可以在司机与阻挡视线的前车之间连一条直线,这条线就当相于司机的视线,因车辆D较高,所以车辆A、B、C阻挡视线的前车,指的就是D,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故答案为:C
2.D
【分析】从右面观察,有两层,下层有3个正方形,上层有2个正方形,右边对齐;其中,下层中间的正方形应该是蓝色,表示这一排有3个正方体叠加;其他部分都是白色,表示这一排只有一个正方体。
【详解】
由分析可得:如果用表示1个正方体,用表示2个正方体叠加,用表示3个正方体叠加,那么下图中由7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右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故答案为:D
3.C
【分析】
要求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不变的,原立体图形从左面看,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有两层,可以看到有上、下两层,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上层有一个小正方形在最左侧,据此解答。
【详解】A.第一幅图从左侧看有3层,不符合题意;
B.第二幅图从左侧看有两层,但下面一层有三个小正方形,不符合题意;
C.第三幅图从左侧看有两层,下层是2个小正方形,上面的一层是1个正方形,在左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B
【分析】乐乐从家门前走过,首先看到房子的左侧面和正面,然后看到房子的正面和房子旁边的大树,最后看到的是大树、房子的右侧面和正面,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乐乐从家门前走过,他看到的房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①。
故答案为:B
5.B
【分析】光源与物体顶部的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于一点,这点到物体底部的长度即为影子的长度;因为从早上到中午太阳越来越靠近旗杆的顶部,所以这时影子越来越短,而从中午到晚上,太阳越来越偏离旗杆的顶部,所以影子越来越长,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从早上到中午太阳越来越靠近旗杆的顶部,所以这时影子越来越短,而从中午到晚上,太阳越来越偏离旗杆的顶部,所以影子越来越长。
故答案为:B
【点睛】
6.C
【分析】
根据题意,从上面看的形状为,说明有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说明从左侧看到4个小正方体,和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小正方体重叠了2个,用左面看到的正方体加上面看到的,然后减重叠的2个小正方体,就得到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来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据此解答。
【详解】
4个小正方体,同样也是4个小正方体,搭成这个立体图形需要4+4-2=6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C
7. 4 6
【分析】根据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这个立体图形从前往后有两排,每排有1到3个小正方体。当第一排有3个小正方体时,第二排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有3个小正方体。据此解题。
【详解】3+1=4(个)
3+3=6(个)
所以,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4个小正方体,最多用6个小正方体。
8.( )( √ )( )
【分析】
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据此判断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它的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从它的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它可能是:
( ) ( √ ) ( )
9. ② ① ③
【分析】根据观察者观察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观察者所看到的被观察的对象的范围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的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距离越远,看到的目标越小,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第二幅图观察的范围大,先看到第二幅图,第三幅图观察到的范围最小,最后看到第三幅图,所以顺序是②①③。
10.6/六
【分析】第一种:把正方体放在从左数第一列两个小正方体的前面;第二种:把正方体放在从左数第二个正方体的前面;第三种:把正方体放在从左数第三个正方体的前面;第四种:把正方体放在从左数第一列两个正方体的后面;第五种:把正方体放在从左数第二个正方体的后面;第六种:把正方体放在从左数第三个正方体的后面。
【详解】
由分析可得:在立体图形中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但要保证添加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6种添法。
11.(1) ④ ① ③ ②
(2) 东面 南面
【分析】(1)因为所处的位置和方向不同,在观察同一物体时,所观察到的形状也不完全相同。①的位置靠近亭子的位置,所以看到的画面以亭子为主体,即第二幅图;②的位置是既能看到树又能看到亭子,且教学楼在这两者中间,即第四幅图;③的位置靠近树,所以看到的画面以树为主体,同时也看得到远处的教学楼,但看不到亭子,即第三幅图;④的位置只能看得到教学楼,即第一幅图。据此解答。
(2)根据从高空看到的教学楼可知,亭子在教学楼的东南面,第一幅图中有亭子的正面、教学楼的侧面,据此得出看到第一幅图的方向;第二幅图中有教学楼的正面,据此得出看到第二幅图的方向。
【详解】(1)由分析可知:下面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④、①、③、②的位置看到的。
(2)由分析可知:下面两个画面分别是从教学楼的东面、南面看到的。
12. A C
【分析】确定观察的范围:先找到观察点、障碍点;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后确定观察的范围。据此画出A、B、C三点能观察到的范围再确定即可。
【详解】
通过观察可知,小明站在A点看到的树最多,站在C点看到的树最少。
13.(1) ② ④
(2)①
【分析】由图知:监控可观察的区域是从②到④的范围内。在②到④之外的区域是监控不到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汽车从位置(②)开始进入监控区域,从位置(④)开始走出监控区域。
(2)(①)区域是监控盲区。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置关系与观察范围。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就越大。
14. 小 大
【分析】人看物体时,眼睛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离物体越近,像越大,所以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小,但看到的景物越来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从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但看到的景物越来越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知识,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解答。
15.(1)见详解
(2)①
【分析】(1)左图从正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左齐;从左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
中图从正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下层3个,上层居中1个,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1个,下层2个,右齐;
右图正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左齐;从左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右齐;据此解答;据此即可知道哪个图符合。
(2)从上面看有4小正方形,上面1个,下面3个,右齐,据此解答。
【详解】(1)
(2)该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①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
16.2
【分析】(1)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有1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右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不一样;
(2)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一样;
(3)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有1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右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不一样;
(4)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有1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右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不一样;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下图中,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完全相同的的是第2幅图。
(1) (2) (3) (4)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要有较强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17. ① ② ④ ③
【分析】离的越远,观察的范围大,物体小;离的越近,观察的范围小,物体大;据此进行排序即可。
【详解】机灵狗放学从学校出发,它看到下面四幅图片的顺序是:①→②→④→③。
【点睛】这道题考查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18.√
【分析】人的视线是一条直线,以淘气的眼睛为射线端点,过阳台作射线,找出淘气的盲点,即可求出淘气站在阳台上能看到谁,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可知,淘气能到乙、丙,看不到甲。
故答案为:√
19.√
【分析】学校阶梯教室呈阶梯或下坡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学校阶梯教室内的座位呈阶梯状排列,是为了增大可视区域,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
由题意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些小正方体左右排成一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些小正方体有上下两列;那么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上下两层,下面一层四个小正方体成一行,上面一层最少有一个小正方体。据此判断。
【详解】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1.√
【分析】根据视点、视线、盲区的定义画图,再根据图示找出不同位置时的盲区是那一部分,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如图: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当小汽车行驶到A时,林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高低变化而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22.×
【分析】分别从左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图形,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判断即可。
【详解】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3.见详解
【分析】明确观察物体的方法,先确定有几列或几行,每列或每行有几个,形状是怎样的。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第一个图形看到的是两列:左边一列2个正方形,右边一列1个正方形靠下边;第二个图形看到的是一行2个正方形,第三个图形看到的是两列:左边一列2个正方形,右边一列1个正方形靠上边;第四个图形看到的是一行2个正方形。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图:
24.见详解
【分析】从上面看,有两层,上层3个,下层1个,右对齐;从正面看,有两层,下层3个,上层1个,左对齐;从左面看,有两层,下层2个,上层1个,左对齐,据此画图。
【详解】画图如下:
25.见详解
【分析】过点A和屋顶的右角处作一条直线相交于广场的地平线,相交的点就是点A',用同样的方法找出点B',据此解答。
【详解】照分析作图如下:
26.9个
【分析】从上面看,可以知道最底层有5个正方体,3列3行,从前往后依次为2、2、1,从左往右也是2、2、1;从正面和右面看,可知该模型一共有3层,从正面看,第二层中间一列没有,第一、三列各有一个,从右面看,一共有三个,三行各有一个,可知中间一层最左边一列有2个,所以中间一层一共有3个;从正面和前面看可知,第三层只有一个,偏右。据此把每层的个数加起来即可解答。
【详解】5+3+1
=8+1
=9(个)
答:该模型共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
27.(1) ;(2)不能;(3)大
【分析】光线沿直线传播,大门的两侧的围墙阻挡了光线,所以笑笑所能够看到的最大范围是从他的位置与大门两侧的连线再延长,所确定的范围。
【详解】(1)如图,画出笑笑从A点观察所能看到的范围;
(2)B处在笑笑的盲区里,所以看不到B处的淘气;
(3)如图,画出笑笑在C处所能看到的范围,很明显,笑笑所能看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点睛】影子的形成,能看到的等知识点都与光的传播有关,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求解问题。
28.(1)见详解
(2)大
【分析】(1)分别连接A点与窗子的两个端点画出两条射线,两条射线之间的区域就是王老师在A点观察到的范围;同理,分别连接B点与窗子的两个端点画出两条射线,两条射线之间的区域就是王老师在B点观察到的范围。
(2)比较(1)中王老师在A点和B点观察到的范围即可解答。
【详解】(1)
(2)观察王老师在A点和B点观察到的范围可知,王老师站得离窗子越近,看到教室里的范围越大。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的范围。观测者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称为视区,本题中画出站在不同位置的视线是解题的关键。
29.最少:5个;最多8个;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下层最少有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的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上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下层有4个小正方体;由此可知,最少有4+1=5个小正方体,最多有4+4=8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最少:4+1=5(个)
如图:
最多:4+4=8(个)
如图:
答:最少5个小立方块,最多8个小立方块。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