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21:2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探究学案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一)自主预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起止时间:1894年——1895年
(二)日本挑起战争原因: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重要原因:制定“大陆政策”,妄想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世界,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3、直接原因:1894年派兵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
(三)战争过程及民族英雄:
(1)丰岛海战:1894年 7 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
(2)平壤战役:1894 年 9 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
(3)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4)辽东之战(或称大连旅顺之战):徐邦道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
(5)威海卫战役:1895 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战争的失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必考
(四)中国战败原因:★★★★★必考
1、根本原因:清王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或者表述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低3、战略战术失当,丧失了制海权4、日本蓄谋已久,战事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内因)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客观原因(外因):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③装备先进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必考
(一)时间:1895年 (二)地点: 日本马关 (三)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四)内容:
1、【割三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两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增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五)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五)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拓展延伸,理解记忆)
1、《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3、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倾销商品)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结:《马关条约》后,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与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三国干涉还辽: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二)瓜分中国狂潮: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新修订)
(三)“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错失瓜分中国时机的美国向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这样,列强不断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新修订)
(四)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根据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 中国 外国
18世纪 1729年,清朝设立军机处。1757年清朝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1791年,《红楼梦》出版。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9世纪 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与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相关的法律文件。
(2)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一)达标测评
1.李军同学喜欢用顺口溜方式记忆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例如,他将某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编成“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的顺口溜。该不平等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囗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囗应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荷兰
3.“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这些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5.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曾兴高采烈地说道:“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包括赎辽费用)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这笔赔款”应来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近代的七个地区比作是被掠夺的“孩子”,下面诗歌中的“孩子”被夺走是因为( )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二十一条”的签订
7.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 伊云:听彼鼓噪,我自有法, 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 伊云:我亦闻此事。 李云:台民戕(杀)官聚众,视为常事,他日不可怪我。 伊云:中国一将治台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
A.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侵占台湾 B.清朝官员为虎作张加速台湾沦陷
C.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
8.近代欧美列强凭借“实力地位”,肆意侵略扩张,犯下累累恶行,给中国带来无尽灾难。下列史实(中国近代史)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例有哪些?( )
①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②沙俄曾经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日本近代侵华制造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等惨案
④欧美列强在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孤立、封锁新中国政权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曾有人作对联讽刺蓝太后,“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二省!五万里版图弥壁(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与上述材料中的“五十失琉球”相关的战役是( )
A.戚继光抗倭 B.雅克萨之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10.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
C.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二)提升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是什么。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并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原因。并用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沙俄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①,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出的现象因为哪个条约的签订?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1)1787年美国宪法、《人权宣言》。
(2)从表格中提取信息,史论结合进行阐述即可,例如:外国: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中国: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阐述: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与生活方式。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之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于1894年与清政府爆发了甲午战争,清政府与失败而告终,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列强开始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详解】(1)文件: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2)选取: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之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论述: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与生活方式。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之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于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政府以失败而告终,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列强开始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课堂达标
1.D
【详解】据题干中“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D项正确;《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 中美《望厦条约》未割占土地,排除B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的一区给英国,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囗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可知,此则材料讲述的是《马关条约》 签订的内容和后果,《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都比前面的条约更甚,《马关条约》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符合材料的“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A项正确;其余三项的国家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据材料“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可知,该内容属于《马关条约》。根据题意,C项正确;《南京条约》割让的是香港岛,排除A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依据材料“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可以看出列强对中国的觊觎,《马关条约》签订后会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客观上不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允许在华设厂一定程度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开放重庆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包括赎辽费用)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可知“这笔赔款”是中日签订的第一个赔款的条约,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后来,日本又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排除A项;《北京条约》是清政府和俄国、英国、法国签订的,排除B项;《辛丑条约》不是第一个赔款给日本的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项正确;《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内容,排除C项;“二十一条”没有涉及割地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可知,台湾同胞坚决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岛给日本,A项正确;从李鸿章的话可知,李鸿章是想借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事情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施压,从而不割让台湾,B项表述不恰当,排除B项;当时《马关条约》还未签订,台湾还没有被日本侵略者侵占,排除C项;根据所学历史可知,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的确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但当时日本侵略者还没有进入台湾岛,D项所述历史还未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题意要选取近代欧美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898年列强瓜分狂潮等都是近代欧美侵略中国的史实,B项正确;日本是亚洲国家,不属于欧美列强,排除A、C项;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孤立、封锁新中国政权,不属于近代史的时间范畴,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据材料“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十失琉球”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了日本,C项正确;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他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而题干中的琉球指的是台湾,排除A项;雅克萨之战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不涉及台湾,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琉球指的是台湾,抗日战争发生在近代中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在华建厂合法化,加大对华资本输出,A项正确;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是与帝国主义直接的交涉,与对华投资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资,不是本国资本,排除D项。故选A项。
11.(1)不知道军事失败的理由。意图: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主要原因:没有对清政府统治造成实质性危害。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史实: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3)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详解】(1)第一小问“民族的致命伤”,依据材料“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以得出民族的致命伤是指不知道军事失败的理由。第二小问意图: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第三小问原因:依据材料“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清政府统治造成实质性危害。
(2)原因:根据材料“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许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史实:俄、德宗、法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说明日本的实力尚无法与欧洲列强相对抗,在其实施侵略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受西方列强的牵制。
(3)本题设为开放,言之成理即可。鸦片战争的背景可知,落后就要挨打;从近代屈辱史来看,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从近代史的教训来看,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2.(1)《马关条约》。
(2)示例一:观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危害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纷纷在华设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纷纷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华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结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质彻底暴露,也唤醒了空前的民族意识。
观点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详解】(1)根据材料“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
(2)根据上述材料,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表明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强。因此观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第二步进行论述,重点阐述《马关条约》签订的内容、危害以及引发的后果,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危害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纷纷在华设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纷纷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华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最后结论进行升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质彻底暴露,也唤醒了空前的民族意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