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探究学案
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2、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一)自主预习
一、二次革命
(一)背景:
1、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2、导火线: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
(二)爆发:孙中山(领导者)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三)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原因),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复辟准备
1、对内政策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对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一)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二)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三)经过: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四)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回首中国的共和之路,一路艰难曲折,一路血雨腥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凭一腔孤勇近乎悲壮地坚持着反专制的斗争。让我们不禁在钦佩之余,也引发深深的思索。
探究一:【革命党人 缔造共和】
(1)中国同盟会的纲领被孙中山阐发成怎样的思想并用于指导辛亥革命的伟大实践?哪一事件成功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探究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为二千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2)“二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指的是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意义?
探究三:【窃国大盗 破坏共和】
(3)破坏共和的窃国大盗指的是谁?
(4)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前赴后继,你有什么感悟?
(一)达标测评
1.“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 )
A.宋教仁 黄兴 B.黄兴 蔡锷
C.陈天华 黄兴 D.宋教仁 蔡锷
2.“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3.下图反映出民国初年( )
北洋军阀:“宋案”→复辟帝制→军阀割据 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继续探索
A.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B.专制独裁从未改变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4.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并于1913年派亲信在上海火车站刺杀改组国民党的宋教仁这些行为( )
A.说明袁世凯已经复辟了帝制 B.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
C.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D.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5.《申报》民国七年八月……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田赋增加使土地得不到休养,政府忙于征兵派款,索取田赋以致加深了天灾……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成功 B.中华民国建立
C.袁世凯称帝 D.北洋军阀混战
6.下面是一幅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
A.各派军阀肆意搜刮,中饱私囊 B.军阀混战是为了夺取北京政权
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7.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1913年进行的反抗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8.《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指的是削弱了清朝统治
B.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指的是结束了封建统治
C.“树墩还在”导致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D.“还是可以萌发的”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9.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此则材料表明中国的局面陷入了( )
A.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中 B.军阀割据的动乱中
C.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中 D.工农武装割据中
10.“宋案”发生后,孙中山等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举起了反袁的旗帜。7月,李烈钧正式宣布江西独立,电告讨袁,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与政府军展开作战。9月,南京失守,持续两个月的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被迫再次流亡日本。这次“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民党的力量太涣散 B.帝国主义支持政府军
C.袁世凯纠结重兵围剿 D.领导人战斗意志不强
(二)提升训练
11.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展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它的成立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如下图:纪念章上方的文字是“中华民国”,两面旗帜中间的字是“鄂军政府起义纪念”。
(2)材料二这枚纪念章是为纪念那场起义?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材料三: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3)依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讨袁檄文》
(4)材料四袁世凯为什么被称为“民贼”?国人是如何戮此民贼?
材料五: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5)材料五中“先生”的“未竟之功”指的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下列图片并仔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袁世凯,以换取袁世凯帮助推翻满清政府。3月10日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袁世凯身着军服,佩长剑,面南正立,宣读誓词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伸(使)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图二为限制总统的权力,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上述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3)结合上述图文介绍回答,临时政府通过什么方式限制袁世凯权力?
(4)结合上述图文介绍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是否履行了就职誓词,举例说明。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1)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武昌起义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袁世凯
(4)正是有了这些仁人志士的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使得民主革命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他们的功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应不断学习,勇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成功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2)据探究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二千年的历史”主要指的是自公元前221年秦朝确立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据探究三“破坏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结果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破坏共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本题是开放题,围绕国家存亡之际,仁人志士不断探索的爱国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如:正是有了这些仁人志士的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使得民主革命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他们的功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应不断学习,勇于探索。
课堂达标
1.D
【详解】据题干“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再造民国第一人”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建立国民党,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为宋教仁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再造民国第一人”是蔡锷。1911年武昌起义后,蔡锣在云南起义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奉调入京。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后,蔡锷秘密离京返至昆明,宣布云南独立,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D项正确;因蔡锷在反袁斗争中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与黄兴无关,排除AC项;“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是孙中山为宋教仁的题词,不是黄兴,排除B项。故选D项。
2.C
【详解】依据“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七年指的是1918年,可见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是民国初年又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中国的社会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C项正确;列强瓜分中国是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宣告失败,本人也在众叛亲离中死去,排除B项;国民政府腐败与“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由示意图可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意图建立独裁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进行不懈的斗争,能够反映出民主的进程艰难曲折,D项正确;示意图没有涉及法治内容,因此,不能体现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示意图反映了北洋军阀和资产阶级两方面的行动,因此,BC项均概括不够全面,排除B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孙中山筹划了责任内阁制,而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发动了刺杀宋教仁案,D项正确;1913年,袁世凯还没有复辟帝制,排除A项;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彻底”一词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民国七年是1918年,此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田赋增加使土地得不到休养,政府忙于征兵派款,索取田赋以致加深了天灾”反映的是北洋军阀连年混战,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D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在1912年,袁世凯称帝在1915年,均与题干“民国七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图示,军阀混战将人民踩在脚下,根据所学,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图示反映的是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一史实,D项正确;其余选项在材料中看不出,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13年,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排除A项;护国战争发生于1915年,排除C项;护法战争发生于191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树墩还在”指的是封建制度的根基包括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还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袁世凯去世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C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没有结束封建统治,排除B项;“还是可以萌发的”指的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的萌发,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可知,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军阀争权夺利,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动乱中,B项正确;此时是军阀割据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早在1864年就已经失败,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始于1924年,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此时是军阀割据时期,不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改组国民党、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A项正确;这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缺乏统一领导、力量涣散,帝国主义支持政府军是是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排除B项;袁世凯纠结重兵围剿,力量强大,是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排除C项;这次“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缺乏统一领导、力量涣散,领导人战斗意志不强不是这次“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1.(1)中国同盟会;作用: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2)武昌起义;理由:武起义成功后,革命党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详解】(1)根据材料一“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可知,反映的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纪念章上方的文字是‘中华民国’,两面旗帜中间的字是‘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可知,这枚纪念章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后,革命党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根据材料三“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根据材料四“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戳此民贼,以拯吾民。”可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所以被称之“民贼”;结合所学可知,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根据材料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可知,挽联是为孙中山撰写的,“未竟之功”指的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12.(1)A
(2)(就职、颁布)时间、就任地点、(誓词、文献)内容、文献名称、文献地位。
(3)制定法律。
(4)没有。袁世凯复辞帝制,违背了共和。
【详解】(1)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由图一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图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图,可知以上材料是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属于第一手史料,选A项。
(2)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意世凯,以换取素世的帮助推翻满清政府。3自10日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袁世凯身着军服,佩长剑,面南正立,宣读誓词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伸(使)五大民族同臻乐利”“为限制总统的权力,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可知,我们能获得的历史信息点有就职(颁布)时间、就任地点、就任者、文献名称、文献地位、文献(誓词)内容等。
(3)结合图文信息可知,临时政府通过制定法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方式限制袁世凯权力。
(4)结合上述图文介绍及所学知,袁世凯没有履行就职誓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后又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复辟帝制,违背了共和精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