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一、选择题
1.王青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学校在王青家( )。
A.北偏东30度 B.西偏南30度 C.北偏东60度 D.南偏西30度
2.若0<N<1,得数最大的是( )。
A.N- B. C. D.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为0,甲数( )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4.淘气用300颗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5颗没有发芽,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A.15% B.5% C.95% D.85%
5.一种游戏的规则是:先旋转转盘,如果指针箭头停在3的倍数的位置,就可以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珠子,如果摸到黑色珠子就能得到奖品。东东玩一次,他旋转转盘后,箭头所在位置和盒子里珠子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A.他不可能得到奖品 B.他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小
C.他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大 D.他一定可以得到奖品
6.图,圆柱形容器内的沙子(涂色)占容器容积的,倒入( )正好倒满。(单位:厘米)
A.B.
C. D.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7.03立方米=( )立方分米 520毫升=( )升 米=( )厘米
8.( )( )%=( )折=( )(填小数)。
9.若a=b,则a∶b=( )∶( );a与b成( )比例。
10.三王村去年产小麦20万千克,今年因天气原因,大概要减产三成,三王村今年大约产小麦( )万千克。
11.柏林合唱团有60人,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1,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12.把一个圆柱沿底面直径分割成若干等份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这个长方体的宽是2厘米,高是5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13.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还便于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
14.把13颗糖分给4个小朋友,不管怎样分,总有一个小朋友至少能分到5颗糖。( )
15.一个5mm长零件画在图纸上的长是20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40。( )
16.某面粉厂今年2月份销售面粉880吨,比1月份减少二成,该面粉厂1月份销售面粉1100吨。( )
17.乐乐有a张彩纸,亮亮的彩纸张数比乐乐的多3张,亮亮有(a+3)张彩纸。( )
18.一个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把它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面积是30平方厘米。( )
四、计算题
19.口算。
20.用递等式计算。
208×45-450÷18 (3.8-1.8÷2)×0.5
21.解方程或解比例。
x÷=8
2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五、解答题
23.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共有1440棵,其中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和桃树总数的2倍。梨树有几棵?(用方程解)
24.学校开展“保护地球、关爱环境”活动。五年级的83名学生和四年级的76名学生收集废报纸,平均每人收集2.5千克。四、五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千克?
25.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1.8米。用这堆沙在20米宽的路上铺3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26.将8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2年,年利率是,到期后可取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27.一种混凝土,水泥、黄沙、石子按2∶3∶5的比进行配制,现有这三种材料各有30吨,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最多能配制这种混凝土多少吨?
28.在六年级一班的一次当堂检测中,张老师对某道单选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如下图所示。
(1)六年级一班共有( )人参加当堂检测。
(2)选的有( )人,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是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全班的对题率是( )。
(4)如果你是张老师,对这样的答题情况满意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王青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是以学校为观测点;学校在王青家的方向是以王青家为观测点;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观测点不同,方向相反,夹角的度数相同,所以东偏北30度相对的是西偏南30度,由此解答。
【详解】王青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学校在王青家西偏南30度。
故答案为:B
2.D
【分析】根据0<N<1,可令,代入各算式中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A.
B.
C.
D.
故答案为:D
3.A
【分析】根据“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可得出:甲数×=乙数×,设它们的积都是1;然后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求出甲数、乙数的值,再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值反而越小。
【详解】设甲数×=乙数×=1;
甲数=1÷=1×=
乙数=l÷=1×=
>
甲数比乙数大。
故答案为:A
4.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发芽试验的种子总数减去没有发芽的种子数,求出发芽的种子数,然后根据“发芽率=发芽种子的数量÷种子的总数×100%”,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批种子的发芽率。
【详解】
即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95%;
故答案为:C
5.B
【分析】
9是3的倍数,可以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珠子;盒子里白色珠子有7颗,黑色珠子有3颗,所以得到奖品的可能性是,得不到奖品的可能性是,据此解答。
【详解】
A.3÷(3+7)
=3÷10
=
得到奖品的可能性是,有可能得到奖品,也有可能得不到奖品,选项说法错误;
B.7÷(3+7)
=7÷10
=
得到奖品的可能性是,得不到奖品的可能性是,>,所以他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小,说法合理;
C.得到奖品的可能性是,得不到奖品的可能性是,>,所以他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小,选项说法错误;
D.得到奖品的可能性是,并不代表他一定可以得到奖品,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6.D
【分析】
根据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分别表示出沙子体积和各选项容器的容积,再选择与沙子体积相等的选项即可。
【详解】沙子体积:π×(6÷2)2×12×
=π×9×12×
=108π×
=36π(平方厘米)
A.π×(12÷2)2×6×
=π×36×6×
=216π×
=72π(平方厘米)
B. π×(6÷2)2×8×
=π×9×8×
=72π×
=24π(平方厘米)
C. π×(4÷2)2×12×
=π×4×12×
=48π×
=16π(平方厘米)
D. π×(6÷2)2×12×
=π×9×12×
=108π×
=36π(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D
7. 7030 0.52/ 75
【分析】第一个,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用7.03乘1000即可;
第二个,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用520除以1000即可;
第三个,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用乘100即可。
【详解】7.03×1000=7030,所以7.03立方米=7030立方分米
520÷1000=0.52,所以520毫升=0.52升,或用分数表示为升
×100=75,所以米=75厘米
8.3;25;60;六;0.6
【分析】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3∶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和分母都乘5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把化成小数是0.6;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就是60%;根据折扣的意义可知,60%就是六折;据此解答。
【详解】3÷5==60%=六折;0.6
9. 9 8 正
【分析】已知a=b,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乘法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并化简比,再根据正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详解】由a=b可得:
a∶b=∶
=(×12)∶(×12)
=9∶8
a∶b=9∶8=(一定),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
所以,若a=b,则a∶b=9∶8;a与b成正比例。
10.14
【分析】将去年产量看作单位“1”,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减产三成是去年产量的(1-30%),去年产量×今年对应百分率=今年产量,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0×(1-30%)
=20×0.7
=14(万千克)
三王村今年大约产小麦14万千克。
11. 45 15
【分析】已知合唱团共有60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1,即男生、女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把合唱团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男生、女生人数。
【详解】男生:
60×
=60×
=45(人)
女生:
60×
=60×
=15(人)
男生有45人,女生有15人。
12.62.8
【分析】看图,这个长方体的宽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高和圆柱的高相等。圆柱体积=底面积×高,据此列式求出原来圆柱的体积。
【详解】3.14×22×5
=3.14×4×5
=62.8(立方厘米)
所以,原来圆柱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
13.√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还便于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
14.×
【分析】4个小朋友可以看作是4个抽屉,13颗糖看做13个元素,根据抽屉原理:把13颗糖平均分配在4个抽屉中:13÷4=3(颗) 1(颗),那么每个抽屉都有3颗,那么剩下的1颗,无论放到哪个抽屉都会出现4颗糖在同一个抽屉里。
【详解】13÷4=3(颗) 1(颗)
3+1=4(颗)
即总有一个小朋友至少能分到4颗糖。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典型的抽屉原理习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找出把谁看作“抽屉个数”,把谁看作“物体个数”,然后根据抽屉原理解答即可。
15.×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求出比例尺即可判断。
【详解】20cm=200m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0∶5=40∶1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二成就是20%;把1月份销售面粉的量看作单位“1”,2月份比1月份减少二成,即2月份是1月份的(1-20%),对应的是880吨,求单位“1”,用880÷(1-20%),求出1月份面粉的销售量,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二成就是20%。
880÷(1-20%)
=880÷80%
=1100(吨)
某面粉厂今年2月份销售面粉880吨,比1月份减少二成,该面粉厂1月份销售面粉1100吨。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成数问题,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
1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乐乐的彩纸张数+3张=亮亮的彩纸张数,已知乐乐有a张彩纸,则用a+3即可求出亮亮的彩纸张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乐乐有a张彩纸,亮亮的彩纸张数比乐乐的多3张,亮亮有(a+3)张彩纸。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假设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表示出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放大后长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
(5×2)×(3×2)
=10×6
=60(平方厘米)
所以,放大后的长方形面积是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a倍,面积就放大到原来的a2倍。
19.2.1;;;;
1.8;30;;16
【详解】略。
20.9335;1.45;
;
【分析】(1)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3)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208×45-450÷18
=9360-25
=9335
(2)(3.8-1.8÷2)×0.5
=(3.8-0.9)×0.5
=2.9×0.5
=1.45
(3)
=
=
=
=
(4)
=
=
=
=
=
21.x=4; x=
【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乘,然后再同时除以即可解答。
(2)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1)x÷=8
解:x÷×=8×
x=2
x÷=2÷
x=2÷
x=2×2
x=4
(2)
解:x=×
x=
x÷=÷
x=÷
x=×8
x=
22.13.76cm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详解】8×8-3.14×82×
=64-3.14×64×
=64-50.24
=13.76(cm2)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3.76cm2。
23.360棵
【分析】根据“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共有1440棵”,可以提炼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苹果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棵,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梨树有棵。
答:梨树有360棵。
24.397.5千克
【分析】将两个年级的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后再乘平均每人收集的质量2.5千克,即可求出四、五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千克。
【详解】
(千克)
答:四、五年级一共收集了397.5千克。
25.50.24米
【分析】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先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得圆锥的体积,即长方体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那么,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厘米米
=
=3.14×16×0.6÷0.6
=3.14×16
(米)
答:能铺50.24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6.8360元
【分析】根据本息和本金本金利率存期,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
(元)
答:到期后可取本金和利息共8360元。
27.
60吨
【分析】根据题意,混凝土用水泥、黄沙、石子按2∶3∶5的比进行配制,需要最多的是石子,石子占混凝土总量的,最多能配制混凝土的量=石子的量÷,据此解答。
【详解】
(吨)
答:最多能配制这种混凝土60吨。
28.(1)50
(2)8;如图:
(3)
(4)见详解
【分析】(1)由两幅图可知,选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用除法即可求出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选的分率求出选的人数;同理求出其他人数,完成统计图;
(3)用选的人数除以总人数;
(4)根据对题率写出自己的意见即可。
【详解】(1)(人
六年级一班共有(50)人参加当堂检测。
(2)(人
选的有(8)人。
(人
(人
条形统计图如下:
(3)
如果是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全班的对题率是()。
(4)如果我是张老师,对这样的答题情况不满意。因为对题率不高。(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填充,关键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