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0.5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非答题区域
无效。
4.画图清晰,并用2B铅笔加深。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创作并不是为细节而细节。细节的存在是因为细节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
们也许会忘记作品的情节、人物,但会因一个典型细节而记住作品。
细节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这也是人们对细节意义的普遍性认知。
《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与赵树理善于捕捉
并使用细节分不开。细节在某种条件下也往往会影响作品的结构,或者说,作者会设
计一种类似于“中枢”意义的细节,并围绕这一细节来展开作品。刘慈欣的《乡村教
师》中的乡村教师让孩子们背诵牛顿定律的细节是整个小说结构的重心。这种“宇宙
巧合”的细节使人类与宇宙中的碳基联邦发生了奇异的联系,进而产生了拯救太阳系
的功用。细节会改变作品的艺术境界,使作品的品格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
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对细节的使用是否合适。有一种情况
是,由于细节的出现对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形成某种暗示或隐喻。茅盾的
《子夜》中描写吴老爷子从传统的乡下进入当时灯红酒绿的上海,立刻就晕了过去。
这个细节充满了象征意味,隐喻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将面临像吴老爷子一样的命运。可
见,细节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性。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但长于细节描写的作家一定是优秀
的。他们具有营造细节的天赋、才华,以及准确运用细节提升作品品格的卓越能力。
高一语文学科试卷第1页/共11页
作家首先要有艺术的敏感度。就是说作家对万物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要有敏锐的
鉴别力、感受力。如果作家没有这种敏锐性,对万事万物持冷漠、麻木、僵硬的态度,
就难以发现艺术的细节。作家其次要有对生活的熟悉度。不熟悉、不了解生活,不知
道人们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就难以表现出活色生香、充满人间气息的生活。而细节
正隐藏在这样的生活中。细节可能是作家捻断数根须后创造的,但最好的状态是在熟
悉描写对象之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作家还要有表达的准确度。
有的人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喜欢描写细节,但可能这些细节或者冗杂多余,或者
与作品需要的艺术情境不符,或者张冠李戴,与人物的性格、精神品格相悖。这样的
细节描写就是不妥的,甚至是失败的。细节的准确度除了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价值观
之外,还要体现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与伦理的…只有准确的细
节才能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使作品的品格得到升华,艺术的魅力得到强化。
(摘编自杜学文《细节,无所不在又意味深长》)
材料二:
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呈现一定密
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所谓密度是指一个细节单元
的体量,频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细节出现的频率。
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堆砌和罗列细
节。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认为细节应该是情节之中的细
节,应该是为了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否则就是“细节肥大症”。
所谓“肥大”不仅是细节的“量”的问题,还指细节所承担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
就人物塑造而言,作家常常采取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但如果没
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再多的细节也无法掩饰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细节
肥大症”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还是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人、书写人的写作伦理问题。
很多推理小说的细节描写极其严密和精细,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根
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
小说往往通过“细节的洪流”来成就别样的小说艺术。所谓“细节的洪流”,是
说“众多细节不再是悬念或者宏大叙事抛弃的多余之物,相反这是一种历史存在”。
卡夫卡的《变形记》用大量细节精细地描述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各种变化和感
受,细节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却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境遇和体验。“细
节的洪流”就是小说的主体,细节本身具有了自足性。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洪流”,
读者无法“原谅”一位不交待格里高尔“为何变”“如何变”的作者。
小说艺术常常通过调节相同或相似细节的出现频次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美国
高一语文学科试卷第2页/共11页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1.C(A.将细节存在的最终目的归结为“最终让读者能够因某个典型细节记住作品”
错误:B.“真正优秀的作家一定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错误,原文说“并不是所有的
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D.“小说中运用多频次的细节描写…”错误,原文中
有“这里的”一词,说明是特指,相关艺术效果的论述是针对《百年孤独》中的个例
而言的,不能理解为普遍规律)
2.B(B.“就能够使细节描写既妥当又成功”错误。“作家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并
对细节描写感兴趣”,不是“能够使细节描写既妥当又成功”的充分条件)
3.B(B.仅呈现了单一细节,谈不上“密度和频次”,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
4.A(A“揭示了祥林嫂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错误,解读牵强,相关描写的作用应
为营造环境、渲染氛围)
5.①作者对”风雪”细节蕴含的价值与意义具有艺术的敏感度(敏锐的鉴别力、感受
力)。
②作者平时非常了解、熟悉生活,所以对“风雪”细节能自然呈现。
③作者对“风雪”的描写具有表达的准确度。
④作者合理把控“风雪”细节呈现的密度和频次,实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效果。(每点
2分,答对三点得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B(B项据原文可知,用掷土块的方式引起父亲的注意是因为“我”结巴,不愿
意用嘴喊)
7.D(D项“融记叙、描写、说明于一炉”错误,小说没有运用说明的手法)
8.①情节上形成突转,也照应标题。父亲依恋土地却毫无征兆出门,情节突转:照
应标题“行行重行行”,表现父亲新的“出行”。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父亲并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勇敢前行,离家远行突显了他的
探索精神。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4页
③深化作品主题。父亲对泥土有很强的依赖,最后却选择离开土地,体现了其对改变
家庭现状、寻求更好生活的不解追求,深化了不断探索,勇敢前行的主旨。
④留白。父亲为何突然远行,引发了读者对父亲此行目的的好奇与想象,为读者留下
了想象的空间。(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9.①汤成难是真实自然地书写农村现实生活的创作者。文中自然真实地描写了劳作、
争吵和修路等农村现实生活的场景,朴实地再现了普通农民家庭的艰辛与温暖,及其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②用诗意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形式,呈现人物的人性光芒(光辉)。诗意的语言包括富
有诗意、富有内涵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人性的光芒,如父亲的勤劳朴实、内敛
隐忍的性格及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品格。(每点3分,答出两点得6分:如从“现
实生活”“诗意的形式”“人性的光芒”三个方面作答亦可,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EG(“安石文行甚高”为完整的主谓结构的句子,故应在“高”的后面加句读:
“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为省略主语“安石”的谓语,“矣”为句末助词,故应在“矣”
的后面加句读:“宰相自有度”为完整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故应在宾语“度”的后
面加句读)
11.D(D项意思相同,两句中的“所以”都是“用来”之意)
12.B.(“不同或者相同的”理解错误,“异同”为偏义复词,指“不同的”;“少
一点关注并采纳、考察”理解错误,“少”应为“稍稍”之意)
13.(1)而且有合适的人选,政治就能顺利实施,介甫真的能够选择贤能的官员并委
任他们,有弊端的法令自然去除。(得分点:举,执行;诚,果真,倘若,确实;弊
法,有弊端的法令:以上三点各1分,句意1分)
(2)至于说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果真能如此,那是国家和百姓的
福分。(得分点:辟,批驳:难,排斥:壬人,巧辩的佞人:以上三点各1分,句意
1分)
14.(1)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表达自己实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2)司马光借“盘庚迁都”劝王安石能够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
孤行。(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A(“帘旌在落日的辉煌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恢弘壮丽,富有诗情画意”错误,诗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4页■
■
大连育明高中2023-2024学年(下)期末考试
9(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高一语文答题卡
18.(3分)
①
学校
考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姓名:
贴条形码区
13.(1)(4分)
19.(4分
班级:
(2)(4分)
一选择题(36分)
21.(6分)
1 [A][B][c][D]
6[A][B][C][DJ
2 [A][B][c][D]
7[AJ[B][c][]
■
3 [A]CB][c]CD]10 CA][B][c]CD][E][F][G]CH]
4 [A][B][c][D]11 CA][B][c][D]
14.(3分)
■
I2[A][B][c][D]
15 [A][B][c][D]
20[I[B][CJ[D]
■
22[AJ[B][c][D]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6.(6分)
5(6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8(6分)
17(1)
(2)
(3)
回器
■
口口■
ID:3308652
第1页共2页
■
■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四作文(60分)
23.
柔
■
■口
ID:3308646
第2页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