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议论要有针对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议论要有针对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8:1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理有所指,洽意成文
——高中语文 议论要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形成论述的针对意识,形成有效的论述思路。
2.借鉴名家的说理经验,尝试自主构思。
3.尝试有针对性的说理片段写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总结名家的说理针对性。
2.尝试有针对性的说理写作。
导入语: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温习所学,探讨针对性
从以下写作背景里探寻《师说》《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所针对的对象类型以及对说理思路、方法产生的影响。
回看课文,阅读以下背景材料,找出文章中哪些文句的观点暗扣以下实际情况。
(一)教师引导示范:
关于《师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段话中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针对的对象类型:
人——士大夫之族
时弊——不从师、不尊师、讥从师
儒学之道——传道、闻道、古道等
文学主张——古文
讨论交流以下写法跟作者的针对性有什么关联:
先明确写法主要指哪些方面:阐述的思想、结构思路、说理方法、语言特色等。
大家往往忽视文末不起眼的这一节: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其实大有玄机。暗含了哪些针对性?有没有粗心的读者所忽视的地方?
从表面看结尾从写作缘起作了解答,是为了赞许李蟠。究其原因就是一个“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篇文章赠送?正因为李蟠以他自己的求学经历实践了韩愈古文运动的思想,成了触动韩愈针对现实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
1.激励后学不顾流俗。
“不拘于时”,所谓“时”,就是时俗,指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谓“古道”,则是指古代尊师重道的风尚。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居于上层,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之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的韩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所以《师说》结尾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回应开始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复兴儒学之“道”。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吏治日坏、士风浮薄,社会动荡不安。中唐人有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师说》第三段所举历史名人对象,是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除了增强“无常师”说服力之外也足见作者另意所在。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能行古道”,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道了。何况,李蟠的“通习”,也与“今之众人”的“耻学”和“童子”的“小学而大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3.提倡古文运动。
唐代的古文运动崇儒复古,提倡散体,为唐代散文革除六朝骈文旧习作出了很大贡献。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不忘借《师说》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师说》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的爱好他们提倡的那种古文。
本文中大量的对比,强烈的爱憎情感,与韩愈自身所受的嘲讽与攻击有关,他要做出有力的回击。
(二)请学生小组分工,分别讨论以下两篇的针对性与写法的关联。
1.关于《拿来主义》。鲁迅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同时,很多青年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
所针对的对象:一是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二是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
写法关联:
因为是思考文化的交流与取舍问题,就自然涉及相关联的词汇:开关、来去、拿来送去、抛来抛给这些表示不同态度词语的联想。同时因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自然想到祖上“大宅子”这个总喻体。其他子喻体,由这个总喻体自然联系。
语言上,对政府的文化卖国和列强文化侵略是冷嘲热讽,犀利尖锐。而对如何拿来的诱导更多的是诙谐风趣,对新文艺的产生充满热切期待的语调。
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
文章标题是“拿来主义”,但一开头却提出“闭关主义”,接着大谈“送去主义”,好像是绕了弯 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在历数“送去主义”的不足取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就显得顺理成章,很有气势。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批判就成了阐述“拿来主义”的铺垫。而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正好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照。
2.关于“八股文”与《党八股》。明朝中叶,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组成。八股文体制僵死,只可引孔孟之言。党八股是当时党内一种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的文章或报告。1942年是解放区公文改革的一个关键年头,这年年初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而本文写于1942年2月8日,这篇演讲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是发动全党整风运动的动员报告。当时,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尚未肃清,抗战爆发后,党内又增加了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许多非无产阶级思想被带进了党内,为党内错误思想的滋长提供了新的土壤。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极为严重的困难时期,这就更为迫切地需要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和更加巩固,这是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抗战的决定性因素。整风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延安从党的高级干部开始的。
讨论交流以下写法跟作者的针对性有什么关联:
1..本文“分项列举,边破边立”和“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证方法。作者幽默地说:“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可以,以毒攻毒的针对性直接影响了本文主体的写法和内容。
作者对于党八股每一条罪状的具体分析,大体上都是依照摆出现象、论述危害、分析原因、提出办法的层次展开的,这样的方法,有利于读者搞清楚什么是党八股,认识它的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学会杜绝党八股的办法,从而把反对党八股的斗争推向深入。
2.本文巧用成语、俗语,善于引例、设喻,灵活使用多种修辞,使语言新鲜活泼。作者从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观点出发,站在写文章、讲话都是在向群众做宣传工作的高度,强调一切干部都要学习语言,“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作者践行的语言特色对党的宣传干部有很强的示范性。
小结:心之所触,意有所指,因指导思,洽思成文。
学习活动二:举三反一,自定针对性,并据此说说大致构思。
读以下作文题:自定针对性,并且思考为了加强针对性,你会用怎样的思路展开,可能用哪些方法?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那么,你怎么看待成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提示:确定“成熟”对接现实生活中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尽量是自己深受触动的。亲身体验或是感同身受。年轻人,也将其明晰化,是校园里的同学,还是生活中,还是具体哪个领域的年轻人。从材料可知,可写言辞礼仪,可写个人性情品质的提升,可写待人接物的价值取舍等等。成熟,可以联想类比到很多生物体的生命现象。成熟可以思考类似行为的比较。成熟,可以探讨其条件、价值等。所有的一切后续文思展开都要基于一个真正的心灵触点,一切实实在在的所针对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