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3.9《探究秋叶的秘密》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3.9《探究秋叶的秘密》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10 13:58:55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3课时
探究秋叶的秘密
(苏教版)一年级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描述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和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
01
02
借助观察的手段,运用逻辑推理,发现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
03
通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巩固用证据验证假设的学习成果。
科学观念
04
对秋叶的秘密感兴趣,愿意探索相关问题。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秋天到,树叶变黄了。秋天的树叶,仅仅是这一种颜色吗?
新知导入
秋天的树叶,颜色五彩斑斓,如诗如画。
新知导入
秋天的树叶都变色吗?哪些树木的叶子不变色?
冬青卫矛
松树
新知导入
云杉
兴安桧
圆柏
秋天的树叶都变色吗?哪些树木的叶子不变色?
新知导入
我们的家乡,哪些树的叶子会变色掉落?
新知导入
白杨树
梧桐
银杏
我们的家乡,哪些树的叶子会变色掉落?
新知导入
柳树
槐树
水杉
我们的家乡,哪些树的叶子会变色掉落?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看一看,摸一摸,冬青卫矛树叶和杨树树叶有什么不同?
冬青卫矛树叶
杨树树叶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我们看什么?怎么看?
(1)形状、大小、颜色、光泽
(2)先看正面,再看反面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摸树叶,怎么摸?
(1)既要摸叶子正面,又要摸叶子反面
(2)用两个手指轻捏叶片,感受叶片厚度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把我们看、摸的结果记录下来。
冬青卫矛树叶 白杨树树叶


叶片小,有光泽,长椭圆形
光滑,较厚
卵形,叶片较为宽大
较薄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如果在两种叶子上滴几滴水,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滴管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冬青卫矛树叶上的水珠容易滚落,杨树树叶上的水珠不易滚落。
冬青卫矛树叶上有蜡质层,光滑,水珠不易停留。
为什么会这样?
探究新知
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树常绿,有的树却要落叶?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
先猜一猜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1)是整体慢慢变黄?
(2)是从中间向边缘变黄?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3)是从边缘向中间变黄?
(4)是从下向上变黄?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想什么办法能找到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
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
观察时不要攀爬树木,不要折断树枝
方法1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想什么办法能找到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
收集落叶来观察
方法2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根据你的证据,画出银杏树叶是怎么变化的?
银杏树叶是从边缘向中间变黄。
探究新知
银杏树叶变黄
树叶都像银杏树那样从边缘向中间变黄的吗?
水稻的叶子从叶尖开始发黄
课堂练习
判断题
银杏树叶是整片叶子一起变黄的。( )
观察树叶时,只能选择树上的叶子。( )
所有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 )
银杏树树叶变黄是从中间向边缘变黄。( )




1.下面的叶子中,银杏树叶是( )。
A. B. C.
2.秋天到了,下面的( )的树叶不会变黄。
A.梧桐 B.松柏 C.银杏
3.下列树叶中冬天不变色的有( )。
A. B. C.
课堂练习
选择题
A
B
B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描述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知道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
作业布置
常绿树会落叶吗?先猜一猜,再想办法找证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探究秋叶的秘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前两课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课文内容共分3个模块: 模块1:秋叶变黄的事实 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模块2: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比较常绿植物叶片与落叶植物叶片的不同,为下一模块的研究提供研究角度。 模块3:银杏树叶变黄了 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因为猜想不一定正确,所以要有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有两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要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在此探究活动中,仍然需要学生有依据地表达想法,以促进学生思考。 本课3个模块内容采用总分加递进的结构,第1 模块与第2、第3模块之间是总分结构,第2模块与第3模块构成递进关系,进一步巩固事实——猜想——验证的科学思考推理能力的训练。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对常见树木的叶子变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经验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有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区别,更没有关注落叶树木树叶变黄的过程。本课通过观察落叶树木树叶夏秋季节的变化,及银杏树叶变黄过程的研究,让学生经历一次“猜想——找证据——验证猜想”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描述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和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科学思维:借助观察的手段,运用逻辑推理,发现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巩固用证据验证假设的学习成果。 态度责任:对秋叶的秘密感兴趣,愿意探索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 难点:比较常绿植物叶片与落叶植物叶片的不同。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列举交流家乡秋天树叶变色、常绿、变色并落叶的事例。能说出常绿树木和落叶树木名称。能基本能不能借助看、摸、滴水等方法,比较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描述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能基本能不能探究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能助观察手段,运用逻辑推理,发现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过程。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现象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1.秋天到,树叶变黄了。秋天的树叶,仅仅是这一种颜色吗? 明确: 秋天的树叶,颜色五彩斑斓,如诗如画。播放视频。 2.秋天的树叶都变色吗?哪些树木的叶子不变色? 3.我们的家乡,哪些树的叶子会变色掉落?学生活动1 回答 欣赏五颜六色的秋叶 冬青卫矛、松树、云杉、兴安桧、圆柏等 白杨树、梧桐、银杏、槐树、柳树和水杉等。活动意图说明:将研究内容聚焦到秋叶颜色变化上来,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环节二: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教师活动2 1.看一看,摸一摸,冬青卫矛树叶和杨树树叶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供两种树叶。 引导学生讨论: (1)我们看什么?怎么看? (2)摸树叶,怎么摸? 2.指导学生组内观察交流,把看、摸的结果记录下来。 3.如果在两种叶子上滴几滴水,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提供实验器材:滴管和水 指导学生怎样使用滴管。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4.为什么有的树常绿,有的树却要落叶?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学生活动2 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先看正面,再看反面 既要摸叶子正面,又要摸叶子反面;还要用两个手指轻捏叶片,感受叶片厚度 组内观察、记录、交流 冬青卫矛树叶上的水珠容易滚落,杨树树叶上的水珠不易滚落。 冬青卫矛树叶上有蜡质层,光滑,水珠不易停留。 活动意图说明:提供与下一模块内容相关,且与秋叶变化相关的研究角度。环节三:银杏树叶变黄了教师活动3 1.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 先猜一猜: (1)是整体慢慢变黄? (2)是从中间向边缘变黄? (3)是从边缘向中间变黄? (4)是从下向上变黄? 2.想什么办法能找到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 提示:观察时不要攀爬树木,不要折断树枝 教师提供银杏叶子标本。 3.根据你的证据,画出银杏树叶是怎么变化的? 4.拓展:树叶都像银杏树那样从边缘向中间变黄的吗? 教师讲解:水稻的叶子从叶尖开始发黄。学生活动3 猜想 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 收集落叶来观察 观察,寻找证据 画图记录 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给学生提供真实自然情景下从猜想到验证的探究实践机会。
7.板书设计 探究叶子的秘密 叶子的变化:常绿 变色 比较叶子——常绿、落叶的原因 银杏叶变黄:边缘→中间 水稻叶变黄:叶尖开始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银杏树叶是整片叶子一起变黄的。( ) 2.观察树叶时,只能选择树上的叶子。( ) 3.所有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 ) 4.银杏树树叶变黄是从中间向边缘变黄。( ) 二、选择题 1下面的叶子中,银杏树叶是( )。 A. B. C. 2秋天到了,下面的( )的树叶不会变黄。 A梧桐 B.松柏 C.银杏 3下列树叶中冬天不变色的有( )。 A. B. C. 【参考答案】 1. 2.ABB 作业布置:常绿树会落叶吗?先猜一猜,再想办法找证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用大脑思考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三、学业要求 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用大脑思考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具体展开 “走进科学”单元的未尽内容。 人的思维以事实为基础,以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推理和验证,是科学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科学活动的基本依靠。掌握从事实到猜想、验证的思维活动要点,对形成唯物观的科学观念,促进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科学思维方面的目标。增进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甚至为其一生的思维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分事实与观念,正确地从事实到观念,应该是健康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分辨真假善恶、进步与倒退、先进与落后,学会从事实出发形成正确的观念,不但有利于在科学领域建功立业,还能促进全社会思想观点以及文化格局的提升。 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其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相当于验证与获得实验结果。在增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为后续的诸多科学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主题学情分析 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对于刚进入小学不到三个月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既迫切需要学习如何动脑思考,也需要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需要有针对地进行方法指导。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事物的基本外部特征,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 科学思维:能针对具体现象,有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并用证据说明猜想是不是正确,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态度责任: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当意见不一致时,交流、磋商、讨论的重要性。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图片导入,解释概念 首先以蚂蚁排队现象为例,说明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个事实——菜叶上有洞、小鸡站不稳和有盏灯不亮——做出猜想。 设计意图:用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事实与猜想的不同,为后续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2 名称:猜想的依据 先讲述地面潮湿、狗吠的事实,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多角度猜想原因并说出依据,锻炼学生大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猜想活动,让学生获得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猜想的锻炼机会。
任务3 名称: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 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学生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也比较好奇,他们或多或少都从媒体上了解到一些,因此,可以结合阅读,让知道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 设计意图:借助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的情况,表明猜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测试导入,揭示验证必要性 通过一道智力测试,即曲面中两个小棒一样长吗?引发学生猜想,然后通过测量、视频展示等途径验证小棒一样长的结果,从而揭示本课重点:验证是判断猜想正确与否方法。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既回顾上课所学,也揭示本课重点。
任务2 名称:观察和实验两种验证 通过上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验证的必要性。如何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有哪些?本环节设置两个活动:一是验证两根线是否笔直,二是在玩碰碰球中进行猜想和验证,分别侧重体会观察和实验两种验证方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猜想的锻炼机会。
任务3 名称:其他验证方法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直接提供的“狡兔三窟”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想山中隧道的情况,画出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 在猜测盒子里情况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如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起来,动作快好还是慢好,用什么来感觉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承接上述模块的活动,让学生得到用非观察实验方法搜集证据验证的锻炼机会。
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现象导入,揭示主题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秋叶的颜色变化,给学生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列举交流家乡秋天树叶变色、常绿、变色并落叶的事例,能根据叶子的变化给树木分为常绿和落叶两种。 设计意图:将研究内容聚焦到秋叶颜色变化上来,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任务2 名称: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先看、摸叶子,比不同;然后再做滴水实验,继续比不同;最后概括两种叶子的不同。学习从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厚度等方面比较事物的不同。 设计意图:提供与下一模块内容相关,且与秋叶变化相关的研究角度。
任务3 名称:银杏树叶变黄了 首先摆出事实——秋天银杏叶子变黄了。然后通过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和收集落叶来观察的两种途径寻找证据,通过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猜想与验证的结果。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真实自然情景下从猜想到验证的探究实践机会,体会大脑的思考作用。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事实与猜想 1.以蚂蚁排队为例,解释事实与猜想。 2.能根据已有的事例进行猜想。 3.阅读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猜想资料,并像科学家一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 第2课时:从猜想到验证 1.阅读验证必要性资料。 2.对两条直线是否笔直进行猜想与验证,在玩碰碰球中猜想和验证。 3.结合具体事例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 第3课时:探究秋叶的秘密 1.交流秋天叶子变黄现象 2.借助各种方法比较两种树叶子的不同 3.观察银杏叶变黄的过程
评价指标 第1课时:事实与猜想 1.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科学观念) 2.通过练习,能针对事实,根据已有经验,对一些简单事物作出猜想。(科学思维) 3.能就具体情境,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探究实践) 4.愿意像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那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责任态度) 第2课时:从猜想到验证 1.能举例说明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验证。(科学观念) 2.从观察实验的结果和其他证据出发,就因果关系对猜想进行判断。(科学思维) 3.经历多个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能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科学探究) 4.借助判断盒子里小球数量活动,初步具备证据意识,在意见不一致时,多试试,多交流。(责任态度) 第3课时:探究秋叶的秘密 1.描述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和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科学观念) 2.借助观察的手段,运用逻辑推理,发现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科学思维) 3.通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巩固用证据验证假设的学习成果。(科学探究) 4.对秋叶的秘密感兴趣,愿意探索相关问题。(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 ) A.整体慢慢变黄 B.从中间向边缘变黄 C.从边缘向中间变黄 2.秋天到了,下面哪种树叶不会变黄呢?( ) A.银杏树叶 B.柳树树叶 C.松柏树叶 3.要想验证自己对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猜想,必需的材料是( ) 4.科学猜想需要( )来证实。 A.事实和证据 B.言语 C.猜想 5.蚂蚁排队的原因,猜测正确的一项是( ) A.搬家 B.遇到天敌 C.晒太阳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灯不亮是事实,小鸡站不稳是猜想 B.小鸡站不稳是事实,灯不亮是猜想 C.小鸡站不稳和灯不亮都是事实 7.早晨地面湿猜想夜间可能下雨,猜想的依据是( ) A.生活经验 B.自己想象 C.别人告诉的 8.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是( ) A.验证 B.证据 C.事实 【参考答案】 CCBA ACAA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观察树叶时,只能选择树上的叶子。( ) 2.做解暗箱”实验时,盒子是封死的,不能打开。( ) 3.所有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 ) 4.银杏树叶是整片叶子起变黄的。( ) 5.滴水实验能比较叶子的不同。( ) 6.猜想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 √ 三、连一连,请将指纹的形状与正确的名称相连。 云杉 杨树 落叶树 油松 常绿树 槐树 【参考答案】 云杉 杨树 落叶树 油松 常绿树 槐树 四、简答题 如图,雪地上有动物的脚印,猜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参考答案】 雪地里有两种动物的脚印,一种类似于鸟类的脚印,两种动物脚印清晰,没有打斗痕迹,说明两种动物没有发生冲突,或者它们是先后经过的,没有相遇等。 五、实验题 玩碰碰球。 (1)拉开一个球,松手后弹起( )个球。 (2)拉开两个球,松手后弹起( )个球。 (3)拉开三个球,松手后弹起( )个球。 【参考答案】 1 2 3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用大脑思考 事实←猜想 ↑ 练习:秋叶变黄秘密 验证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