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测试模拟卷数学-4(19题型 新高考区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测试模拟卷数学-4(19题型 新高考区专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21 11:12:50

文档简介


缺考填涂标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测试模拟卷数学
16.(15分)
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考号
考场:
0□0□
000□0□
0□0□0□0□0
座位号:

1□
1口


西
22
C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1、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
4

2、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5□5□
5
5
■5
5□
5
5口
■5□

3、不得在打分框内书写、涂抹。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6□
6□
6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9■9□■9□■9□■9□
■9
9□9□9□9
9
一、
单选题(40分)
1A□BC□D3ABC□D□5A□BCD□7A□BCD□
2A□B□C□D四4A□B□C□D□6A□BCD四8A□B□C四D□
二、
多选题(18分)
9A□BCD□10AIB□CD□11AB□CD□
三、填空题(15分)
17.(15分)
12.
14.
四、解答题(77分)
15.(1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1页(共4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2页(共4页)
18.(17分)
19.(17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3页(共4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4页(共4页)
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测试模拟卷 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满足(1-i)z=2+i,则z的共轭复数为( )
A. B. C. D.
2.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2且面积为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 B. C.1 D.2
3.已知,,且,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B. C. D.
4.为了解某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年级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其中高一年级抽取24人,高二年级抽取26人.若高三年级共有学生600人,则该校学生总人数为( )
A.900 B.1200 C.1500 D.1800
5.已知:表示不同的直线,表示不同的平面,现有下列命题:①,②,③,④,其中真命题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C,D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A,B,C,D四点共面的是( ).
A. B. C. D.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如图,在中,,,,M是边上的中点,P是上一点,且满足,则( ).
A. B. C. D.
8.如图,四边形中,,,且、的周长相等,则(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向量,若与共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的最小正周期为 B.直线是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C.在上单调递增 D.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11.如图,直角梯形中,,E是边中点,将沿翻折,得到四棱锥,在翻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 B.
C.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是 D.点C到面距离的最大值是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一个正四棱台的上底面边长为2,下底面边长为4,高为,则这个正四棱台的体积为 .
13.某公园有一座摩天轮,其旋转半径米,最高点距离地面米,匀速运行一周大约分钟某人在最低点的位置坐上摩天轮,则第分钟时,他距地面大约为 米
14.如图,中,为钝角,,,过点B向的角平分线引垂线交于点P,若,则的面积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C是平面上一点,,.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最大值.
16.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证明:;(2)若,,求a的值.
17.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SB,AC=BC,O为AB的中点,SO⊥平面ABC,AB=4,OC=2,N是SA的中点,CN与SO所成的角为α,且tanα=2.
(1)证明:OC⊥ON;(2)求三棱锥S—ABC的体积.
18.某滑雪场开业当天共有600人滑雪,滑雪服务中心根据他们的年龄分成,,,,,六个组,现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人参加有奖活动,这些人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从左往右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1)求并估计开业当天所有滑雪的人年龄在有多少人?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平均数和中位数;(求得数据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数值代替)
(3)在选取的这20人样本中,从年龄不低于35岁的人中任选两人参加抽奖活动,求这两个人来自同一组的概率.
19.如图,在正方体中,点E,F分别为棱,AB的中点.

(1)求证:E、F、C、四点共面:
(2)求异面直线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测试模拟卷 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满足(1-i)z=2+i,则z的共轭复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
【详解】∵(1-i)z=2+i,
∴(1-i)(1+i)z=(2+i)(1+i),化为2z=1+3i,∴,
则z的共轭复数为,
故选:B.
2.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2且面积为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 B. C.1 D.2
【答案】B
【分析】利用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公式求得展形图的弧长,该弧长即为圆锥底面圆的周长,进而可求得该圆锥的底面半径.
【详解】不妨设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半径为,弧长为,则圆锥的母线为,底面圆周长为,底面半径为,则
,即,得,故,
故由得,得.
故选:B.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已知,,且,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已知算出,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所以,即,
又因为,设的夹角为,所以,在上的投影为:,
所以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C.
4.为了解某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年级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其中高一年级抽取24人,高二年级抽取26人.若高三年级共有学生600人,则该校学生总人数为( )
A.900 B.1200 C.1500 D.1800
【答案】B
【分析】先求出高三年级出去的人数和所占比例,再用高三年级学生数除以其所占比例即为总人数.
【详解】解:由题意知,高三年级抽取了:人,
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占总抽取人数的比例数为:
所以该校学生总人数为: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层抽样,属于基础题.
5.已知:表示不同的直线,表示不同的平面,现有下列命题:①,②,③,④,其中真命题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①中或,故①错;②中设经过的平面与交于,则,因为,所以,所以,故②正确;③中可能在内也可能与平行还可能与相交,故③错;④中或,故④错,故选B.
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C,D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A,B,C,D四点共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判断点是否共面,并应用平面的性质画出截面即可判断.
【详解】由正方体性质,选项A,B,C中,A,B,C,D四点显然不共面.
对于D选项,如下图取E,F为正方体所在棱的中点,依次连接ADCEBF,
易知ADCEBF为平面正六边形,所以A,B,C,D四点共面.
故选:D
7.如图,在中,,,,M是边上的中点,P是上一点,且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向量表示,由条件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求, 再由数量积的定义和性质求
.
【详解】因为P是上一点,故可设,
因为M是边上的中点,所以,
所以,

又,所以,故,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D.
8.如图,四边形中,,,且、的周长相等,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求出,设,可得出,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的值,可求出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进一步可求得的正弦值和余弦值,然后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
设,则,
因为、的周长相等,则,解得,则,
于是,,
故,
.
因此,.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向量,若与共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CD
【分析】先根据向量共线求解出的值,然后再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且与共线,
所以,所以,故A错误;
由题可知,故B正确;
因为,所以,故C正确;
因为,且,所以,故D正确,
故选:BCD.
10.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的最小正周期为
B.直线是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C.在上单调递增
D.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答案】ACD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规律得出,利用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可判断A选项;计算的值可判断B选项;由,在的单调性可判断C选项;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可判断D选项.
【详解】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函数的图象 .
对于A选项,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选项正确;
对于B选项,,B选项错误;
对于C选项,,则,,在上单调递增,C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函数的定义域为,,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D选项正确.
故选:ACD.
11.如图,直角梯形中,,E是边中点,将沿翻折,得到四棱锥,在翻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 B.
C.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是 D.点C到面距离的最大值是
【答案】ABD
【分析】结合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对四个选项逐个分析,可选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四边形是正方形.
∵,且平面,平面,
∴面,即A正确;
在梯形中中,,翻折过程中,
∵,∴平面,
∵平面,
∴,即B正确;
在翻折过程中,当平面时,三棱锥体积最大,
所以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故C错误;
作于,作于,连接,
由平面,可得,
∵,且平面,
∴平面,
∵平面,
∴,
又∵,且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在中,作于,
∵平面平面,
∴平面,
由题易知平面,可知即为点C到面的 距离,
设,则,即,
在中,,,
∴,
易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最大值.
∴点C到面距离的最大值是.
故D正确.
故选:AB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一个正四棱台的上底面边长为2,下底面边长为4,高为,则这个正四棱台的体积为 .
【答案】
【分析】由棱台体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该正四棱台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13.某公园有一座摩天轮,其旋转半径米,最高点距离地面米,匀速运行一周大约分钟某人在最低点的位置坐上摩天轮,则第分钟时,他距地面大约为 米
【答案】
【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某人第分钟时所在位置关于的解析式,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出时的值即可.
【详解】解:如图设为地面,圆为摩天轮,其旋转半径米,最高点距离地面米,
则摩天轮的最低点离地面米,即,
以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某人在最低点的位置坐上摩天轮,则第分钟时所在位置的高度为,
则,
由题意,,
则,
所以,
当时,.
故答案为:.
14.如图,中,为钝角,,,过点B向的角平分线引垂线交于点P,若
,则的面积为 .
【答案】
【分析】设,,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余弦定理求得x和的值,再计算以及、和的值,从而求得的面积.
【详解】如图所示,
设,,
则,
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即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是中档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C是平面上一点,,.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向量的几何意义做出图形,然后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令为的中点,则结合当三点共线时,最大,即可求解.
【详解】(1)如图①,因为,所以,且,
则,
又,则,
又因为

(2)如图②,令为的中点,
则所以三点共线,
若形成三角形,则有,

所以当三点共线时,最大,为,
此时,故的最大值为
16.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证明:;
(2)若,,求a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已知等式可得,可得,或,分类讨论即可证明;
(2)由,求解,利用,求解,结合正弦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由及正弦定理可得,,

即,
所以,
整理得,
即,
又,是的内角,
所以,,
所以或(舍去),
即.
(2)由及可知,.
由可知,,.
由可得,.
在中,由正弦定理
可得,,解得,
17.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SB,AC=BC,O为AB的中点,SO⊥平面ABC,AB=4,OC=2,N是SA的中点,CN与SO所成的角为α,且tanα=2.
(1)证明:OC⊥ON;
(2)求三棱锥S—ABC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OC⊥AB,再根据线面垂直性质得OC⊥SO,最后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OC⊥平面SAB,即得结果,(2)先确定线面角,解得高SO,再根据锥体体积公式求结果.
【详解】(1)证明∵AC=BC,O为AB的中点,
∴OC⊥AB,又SO⊥平面ABC,OC 平面ABC,
∴OC⊥SO,又AB∩SO=O,AB,SO 平面SAB,
∴OC⊥平面SAB,
又∵ON 平面SAB,
∴OC⊥ON.
(2)解设OA的中点为M,连接MN,MC,
则MN∥SO,故∠CNM即为CN与SO所成的角α,
又MC⊥MN且tanα=2,
∴MC=2MN=SO,
又MC===,
即SO=,
∴三棱锥S—ABC的体积
V=Sh=24=.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以及锥体体积公式,考查基本分析论证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8.某滑雪场开业当天共有600人滑雪,滑雪服务中心根据他们的年龄分成,,,,,六个组,现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人参加有奖活动,这些人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从左往右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1)求并估计开业当天所有滑雪的人年龄在有多少人?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平均数和中位数;(求得数据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数值代替)
(3)在选取的这20人样本中,从年龄不低于35岁的人中任选两人参加抽奖活动,求这两个人来自同一组的概率.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频率和为1求x的值,进而估算人数;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平均数,分析可知,结合中位数的概念运算求解;
(3)求各层人数,利用列举法结合古典概型运算求解.
【详解】(1)由题意可得:,
则,
所以估计开业当天滑雪的人年龄在内有人.
(2)由题意可得:,
又因为,
可知,则解得:.
(3)中的人数:,分别记为;
中的人数:,分别记为
中的人数:,记为
则任选两人的情况有
,共种,
其中来自同一组有
,共种,
所以两个人来自同一组的概率为.
19.如图,在正方体中,点E,F分别为棱,AB的中点.

(1)求证:E、F、C、四点共面:
(2)求异面直线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证明,即可得四点共面;
(2)由平行关系将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角,在平面内解三角形即可.
【详解】(1)连接.
在中,点E,F分别为棱,AB的中点,
则,
在正方体中,,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故、、、四点共面.

(2)由(1)知,,
则即为所求异面直线与BC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在中,,
则,
所以.
故所求异面直线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