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与妻书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为精神底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抱负与使命”,《与妻书》相契合的学习任务群是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及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与妻书》是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英勇就义前给其妻子的绝笔信,文体为书信,书信的特点是实用,写给特定对象,富有针对性。相较于其他文体,书信更有着注重交流、书写自由的文体特质。同时,本文是又是中国革命时期感人至深的一篇经典之作。林先生对妻子之爱及对国家之大爱,至今感人至深。此外,在探讨研习文本时要学习有理有据的表达意见,阐发主张、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短语,学会断句,正确理解文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全文思路,三忆三愿,把握作者感情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寓情于事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美读文章、阅读研讨、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与鉴赏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革命文化,理解和借鉴革命特殊时期文化,继承和弘扬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担当精神。
教学方式与策略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学习本文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 教学方法
1.讲授点拨法:讲解字词、文意、写作背景等基础知识。
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读等,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交流。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思想情感。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导入: 设置情境:2025年5月3日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逝世114周年纪念日,伊宁县xx中学高一xx班有幸参加线上宣传活动,并且在班内诞生两位同学担任林先生逝世纪念日活动的推广大使。因此我班特组织历史文物《与妻书》书信美的美读活动,及“我手写我心”的宣传活动,最终以朗读录音或视频及电子文稿的形式形成一篇电子美篇。 让学生在拟真的情境下进行文本阅读活动。 3分钟
活动一、美美地读,感受其信美。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根据你的理解,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其他3位组员。 3.据评价量表,请其他3位组员根据评价量表打分,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在全班展示。 4.每个小组推举一位代表给予评价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点评)
5.观看朗诵视频,结合班内朗诵活动,学生说说读后感受。
6. 教师小结 通过朗读熟悉文本,了解书信的特点。 小组合作的方式朗读,小组内分工不同,每位学生都有任务,采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充分的朗读为阅读理解奠定情感基础,朗读视频帮助大家理解课文大意同时完善自己的朗读作品。美读为细品活动做好前期铺垫。
15分钟
活动二、细细地品,感受其人美。 ·三忆三愿(可在朗读时梳理) ·主问题:林觉民说“吾至爱汝”,既然“至爱汝”,可为什么却又舍得“勇于就死”呢?这个说法不矛盾吗? ·重点品读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历史背景——黄花岗起义 梳理文中具体事,由事及人,由人及情。 在原文中来来回回地走,体会人物形象,体会林觉民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细品关键句,勾连文本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主问题,让学生去寻找作者对妻子的爱的具体表现,正因为爱而选择死,体现作者对国家的大爱。 15分钟
活动三、美美地写,感受“人”美。 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逝世114周年纪念日需要推广,百年来有千千万万“你”为之感动,请“你”给林觉民写一封回信,“你”可以是妻子、儿子或当代青年等身份,字数200字左右,写完后可分享至个人朋友圈或班级钉钉群。 由读品延伸到写,写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通过练笔让学生理解个人与时代的共生关系,激发青年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读写结合,拓展训练书信,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联系,以小见大,将革命先烈与一个个具体的“你”相联系,更震撼! 10分钟
作业设计:将自己的朗读录音或视频、回信(原创作品)制作成美篇;感兴趣的同学亦可以将林觉民与妻子的故事拍成课本剧短片,收录在美篇中,放置我校电子大屏上在全校宣传推广。 作业与总情境总任务形成闭环,有输入有输出,以电子美篇的方式体现对经典的深刻思考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 2分钟
板书设计 与妻书 林觉民 小爱——妻子 大爱——国家
教学特色与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小组合作朗诵原文带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作者写下这封信的情感和目的。初读原文,学生知道林觉民是为了革命赴死,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这封信跟妻子作最后的道别,写信的目的是让妻子理解自己的决定,表达对妻子深爱和嘱托,劝慰妻子不要过于悲痛。
以“林觉民说‘吾至爱汝’,既然‘至爱汝’,可为什么却又舍得‘勇于就死’呢?这个说法不矛盾吗?”这个主问题切入课堂核心讨论活动。其实针对学情,我应该将主问题分为两个问题“结合原文分析林觉民对妻子的爱”和“深爱妻子却又为何选择诀别”。
设计“结合原文分析林觉民对妻子的情感”的问题,概括得出文中通过直抒爱意、三次回忆和三个愿望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深爱。通过探究“如何看待既然深爱妻子又选择离开”这个问题,让学生着重分析第五段的至情至理,体会出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在爱和悲交织中,在家和国矛盾中,林觉民坚决地选择“死”、选择“悲”、选择“国”,这样的选择是爱的升华,情感统一的背后展现的是革命者推己及人、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大义和担当。
让学生感受家书中延续的大爱之后,让学生自选视角为林觉民写一封信的课堂写作活动来致敬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英雄。
基本上整堂课能按照我设计的环节推进,达成了预计的教学目标。为了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我进行多重评价的朗读训练,整堂课兼具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四项能力训练。
我认为自己课前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所以在有些环节处理上不够流畅较为生硬,比如在课上进行朗诵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之后又没留给学生回味体悟的时间,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还不够灵活。
本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讲得太多了,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展示得过少,这跟我的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有关,所以在今后如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设计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方面我还需要多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