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21: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探究学案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一)自主预习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
2、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二)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三)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四)宣传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一)内容:1、思想革命: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2、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二)评价: ★★★★★必考
1、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进步性(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进行了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结构图
(1)请结合所学,完成结构图。
材料二 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成败得失——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的努力与洋务运动代表李鸿章等人相比,在“向
西方学习”方面有何新的变化?并概括指出“维新梦”破灭的原因。
材料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蔡元培先生书写了一对挽联纪念他:“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有什么遗憾?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5)根据材料五,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一)达标测评
1.一部历史剧《觉醒年代》在各大社交平台被疯狂转发,好评如潮,让无数国人看的眼含热泪、热血沸腾。这部剧中展现的历史事件就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缓解了经济危机
C.解放了人们思想 D.挽救民族危亡
2.在《新青年》的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C.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3.1920年,刘半农写下了著名诗篇《教我如何不想她》。在此之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指代女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说明( )
A.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 B.辛亥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
C.新文化运动提倡个性解放 D.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
4.“启蒙觉醒久徘徊,忽觉清风动地来。号角声声除旧弊,文章闪闪向新载。民主科学求革命,浪潮汹涌破冰开。”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的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场开天辟地的重大会议
C.一次扭转时局的国共合作 D.一次契合国情的军事转移
5.《新青年》在1915年之后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绝对喉舌。仔细阅读其创刊初期的评论,会发现对亚当·斯密、尼采、孟德斯鸠等人物的讨论,却找不到对马克思的讨论。l919年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B.戊戌变法促进思想启蒙
C.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D.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
6.口号能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这些口号共同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7.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邵林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学习,这个专题的名称应该定为( )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8.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到1925年,全国先后成立新文学社团130余个,出版文艺刊物不下百种,新文学著作和译作有近千种。这反映出( )
A.北伐战争进展顺利 B.抗日救亡思想传播广
C.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
9.“史实”和“史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前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后者是人们针对史实做的评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C.《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公车上书
D.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0.下图是中国近代化示意图。图中序号处分别是( )
A.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戊戌变法
B.①戊戌变法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C.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④辛亥革命
D.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二)提升训练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提出很多治国思想,节录如下:
① ②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 足国之道,节用而裕民……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实出百倍。……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1)概括材料一中治国思想的共同点。依据所学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人文思想的具体实践。
12.阅读下列有关近代化探索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求富】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行的有益探索。结合材料想一想,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变法图强】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动的?
【民主共和】
材料三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却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绵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
——摘自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
(3)根据材料三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民主科学】
材料四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探索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1)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变法图强 D:民主与科学 E:制度
(2)积极: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培养近代人才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消极:由于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足于改变当时的情况。
(3)变化:触动到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尝试;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
原因: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的不同;过分依赖于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4)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遗憾: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5)关系:新文化运动兴起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是对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补课。
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6)认识:中国近代化历程是曲折的。
【详解】(1)内容:结合所学知识,A: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B: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C: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变法图强;D: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E:戊戌变法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制,两者都是学习西方制度。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培养近代人才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也存在消极影响:由于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足于改变当时的情况。
(3)变化:根据材料“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不仅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更主张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制,它触动到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尝试。同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
原因:根据材料“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和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的不同,过分依赖于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4)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遗憾: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关系: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分析可知新文化运动兴起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是对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补课。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6)认识:综合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我们发现中国近代化历程是曲折的,它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课堂达标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与缓解了经济危机无关,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促进人民思想觉醒,没有直接挽救民族危亡,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正确;辛亥革命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排除B项;洋务运动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她指代女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可知,女性的代词从无专门词语到有专门词语,这说明女性地位提高了,也就是说,女性个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这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结果,C项正确;戊戌变法是1898年,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男女平等,只是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女性的代词从无专门词语到有专门词语,这说明女性地位提高了,不能体现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根据“民主科学求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A项正确;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是一场开天辟地的重大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扭转时局、促进国共合作奠定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长征是一次契合国情的军事转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题干“《新青年》在1915年之后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绝对喉舌。1919年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到1919年以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迅速传播,这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推动了社会的思想解放,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列宁主义对中国影响,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B项;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主张;“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时代特征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A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说法片面,不能体现全部的历史事件,排除C项;题干主要体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未涉及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专题”,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之后中国人民不断地觉醒,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的早期探索,C项正确;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的涉及范围要更大一些,包括农民阶级的抗争、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抗争(探索近代化)、无产阶级的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题干材料只涉及到其中的一部分,排除A项;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B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生在建国后,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于是,到1925年,全国先后成立新文学社团130余个,出版文艺刊物不下百种,新文学著作和译作有近千种,D项正确;北伐战争进展顺利是1926年到1927年,排除A项;抗日救亡思想传播广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排除B项;文学社团、出版文艺刊物体现的是文化的发展,不能体现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史论是对史实做的评论。“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反映的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D项正确;ABC项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故①为洋务运动,②为戊戌变法,③为辛亥革命,④为新文化运动,故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故①为洋务运动,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故④为新文化运动,排除AC项。故选D项。
11.(1)共同点:民为邦本;富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任意一点)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动荡,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学术思想领域解放活跃促使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思想主张。影响: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仁政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为历代盛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历史条件: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答一例)
【详解】(1)共同点:根据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和“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实出百倍”的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治国思想的共同点是民为邦本,富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因:依据所学可知,其产生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动荡,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学术思想领域解放活跃促使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思想主张;影响:依据所学可知,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仁政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为历代盛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历史条件:依据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的信息可知,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依据材料二“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的信息可知,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是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具体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锡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文化运动,由此可知,这种人文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2.(1)有益探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器物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原因: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等。
(3)结束帝制。
(4)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一场反封建旧文化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言之有理即可)
(5)救亡图存(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可知,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行的有益探索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器物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的原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根据题干材料“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知,戊戌变法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等。
(3)根据题干材料“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绵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可知,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根据题干材料“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可知,新文化运动是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反封建旧文化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探索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