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23:4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下册
高一历史学习内容
必修(通史)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经济与社会生活
3、文化交流与传播
高二历史学习内容
选择性必修(专题史)
1.学习内容


对内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政治生活
国家制度是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概述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各国通过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
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长期演进的结果。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结构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
时空坐标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前221年)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A.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1、建立:
禹,姓姒,史称大禹、帝禹,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相传,禹因治河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历史沿革的发展。
(2)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A)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1)建立: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天下为公
禅让制
天下为家
世袭制
2、政治制度:启创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方式:
(2)特点:
(3)结果:
(4)评价: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是私有制推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3、变化:
(1)政权性质:
(2)权力传承:
(3)社会形态:
公 天 下
家 天 下
传 贤
传 子
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
(1)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2)内外服制;
①“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②“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B)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1、建立:
(1)建立:汤建立
(2)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2、政治制度:职官制度和内外服制
内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3、特点: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1)神权色彩浓厚;
(2)神权与王权结合;
(3)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内外服制之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商王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
C)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1、建立:
(1)建立:周武王建立
(2)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2、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1)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
①目的:
②对象:
③受封者义务:
④受封者权利:
⑤特点:
拱卫王室,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随从作战等
可以再分封;享有受封土地上的世袭统治权,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役等
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政治生活等级化
⑥等级秩序:
⑦影响: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积极:
a.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秩序;
c.促进地区经济开发、社会发展,推动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
消极:
a.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
b.从长远看,容易造成地方与中央的对抗,为分裂割据埋下祸根。
(2)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
①含义:
②目的:
以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家庭生活政治化
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体与王室有血缘或姻亲关系;分封制下诸侯国义务明确,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强。
大宗
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④特点:
⑤影响: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同构”;
c.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d.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a.巩固了分封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
①含义:
②实质:
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b.利于凝聚宗族,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影响后世;
c.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等级观念生活化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规矩——区别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血缘纽带(里)
分封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
家国一体
礼乐制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①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③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
④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3、特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B.夏周原始民主传统: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2、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3、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C.先秦政治制度特征: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等级森严;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4、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1、变化:
(1)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2)君主权力加强;
(3)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4)郡县制产生。
2、变化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1)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井田制崩溃;
(2)各国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3)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相对“民主”而言,处理的是君臣关系,指国家决策的方式由君主独裁,即皇帝独裁、皇权至上。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总揽大权,专断独裁(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特点是地方 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听命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发展完善
明 清
顶峰及衰落
(一)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央政治制度(中央行政)的演变
A.演变:
1、秦朝:
(1)皇帝制度:
①地位:
②特点:
③本质: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李斯
材料二:“天子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子独以印称为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
a.皇权至上(核心);
b.皇帝独尊;
c.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九卿
(丞相的助手
负责监察系统)
(百官之首
处理政务)
(主管军事)
(宗庙礼仪及教育)
(宫廷警卫)
(宫门廷卫)
(司法)
(少数民族及及外交)
(皇室事务)
(国家财政)
(皇室财政)
(宫廷舆马)
(2)三公九卿制:
①内容:
②特点:
a.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官僚政治);
b.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c.廷议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d.家天下,以皇权为中心,家国同治。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由皇帝裁断。
(确立相权)
(3)文书制度:
①内容:
②作用:
材料一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二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材料三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a.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b.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b.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a.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2、汉朝:中外朝制→尚书台
(1)西汉:中外朝制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九 卿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令
常 侍
侍 中
由皇帝亲信担任
中朝—决策机构
有事上报
(2)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a.中朝:皇帝亲信(决策机构);
b.外朝:三公九卿(执行机构)
尚书台
材料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防止强臣窃权,以加强皇权。
(转移相权)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职能: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 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2)特点:
①三分相权,加强皇权
(3)意义:
②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①三省六部分工合作,相互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三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
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④标志着中央官制的完善与进步,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后世所沿袭。
(分割相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
4、宋朝:二府三司制 (分割相权)
(1)内容:
皇帝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分行政
枢密院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分军权
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三司使
分财权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东 府
西 府
(2)特点:
分割相权、分化事权、职能明确、维护统治
(3)存在问题:
导致了“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5、元朝:中书省一省制(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
(1)原因:
元朝疆域辽阔,政事繁多,为提高行政效率,改三省为一省
(2)内容:
中书省
(行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弊端:
相权反弹
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御史台(监察)
枢密院(军事)
相权反弹
6、明朝:
(1)废丞相: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2)设内阁:
明成祖朱棣
①定义: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②特点:
a.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
b.始终没有取的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性质);
c.职权范围模糊,不能正式统领六部受到司礼监牵制甚至是控制。
明成祖朱棣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称“内阁”。
(终结相权)
7、清朝:军机处
(1)行使职能: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直接秉承皇帝旨意
(3)影响:
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演变趋势:
皇权不断强化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特点:
①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②密:地处内廷、便于保密;
③速: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办事效率高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秦统一以后,古代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中央是如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辖呢?
(二)秦汉至明清时期地方制度(地方治理)的演变
A.演变:
1、秦朝:郡县制
(1)内容:
①分为郡、县两级;
②郡置郡守(行政)、郡丞(监察)和郡尉(兵事),共36郡;县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③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2)特点: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地方官员分工明确。
(3)变化: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4)意义:
①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③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④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2、汉朝: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1)西汉初:
郡国并行制
①原因:
②表现:
③结果:
汉初,刘邦吸取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
汉初在推行地方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
地方封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出现王国问题。
(2)汉武帝后:郡、县二级制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解决王国问题
(3)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3、东汉——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书》
(1)变化:
(2)问题:
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州刺史权力增强,危及中央集权
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4、隋朝:郡、县二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
5、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1)变化:
①设道为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2)问题: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最终形成尾大不掉,削弱中央集权
6、宋朝: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1)变化:
①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②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
③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④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2)问题:
“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7、元朝:行省制(省—路—府—州—县)
①原因:
元朝的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管理
②内容:
a.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今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b.全国共设10个行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c.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特点: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④影响:
a.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c.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8、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清朝:省、州、府、县三级制
B.总趋势:
巡抚为一省之长,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C.演变的规律: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中国版图)
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