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23:4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选择性必修
(三本)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下册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本模块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入手,通过与此相关的六个专题,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时序编排 专题呈现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各国通过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长期演进的结果。单元概述高中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授课人:刘 涛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线索演变。西周大盂鼎新课导入: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目 录CONTENT一、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三、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朝(前2070--前1600年):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禹,姓姒,史称大禹、帝禹,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相传,禹因治河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历史沿革的发展。禹王像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朝(前2070--前1600年):王位世袭制益干启位启杀之。——《古本竹书纪年》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上博简·容成氏》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1.形成: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朝(前2070--前1600年):王位世袭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思考: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这一变化?世袭制下王位继承方式有哪些?2.变化:权力传承:传贤→传子政权性质:公天下→家天下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3.评价: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私有制推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4.王位继承的主要方式: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商朝(前1600--前1046年):1.地方制度:内外服制内服外 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2.中央管理: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1.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西周分封示意图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顾炎武“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钱 穆思考: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实行的目的是什么?(1)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2)分封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左传·昭公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晋侯苏编钟》管仲对曰:“……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左传》文公十三年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 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 告子》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分封制下受封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分封制有何特点和影响?(5)特点: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等级森严。1.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4)受封者权利:可以再分封;享有受封土地上的世袭统治权,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役等。(6)影响:积极: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秩序;推动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消极:西周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3)受封者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随从作战等。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2.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班固《白虎通义》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乱。——《吕氏春秋》思考: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宗法制有何特点及影响?(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家国同构”;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3)影响: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3.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材料一: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公羊传·桓公二年》材料二:《周礼·春官·小胥》中有对乐队的规定: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材料三:(季孙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血缘纽带(里)分封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宗法制家国一体礼乐制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思考西周实行礼乐制的目的是什么 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原始民主传统: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左传·昭公四年》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哪些特点?特点:(1)君主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民”的意见;(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4)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四)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的原因?(1)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井田制崩溃;(2)各国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3)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追本溯源: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根据材料分析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有哪些?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一)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制度1.皇帝制度: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妙妙之身,兴兵诛暴乱……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材料反映出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一)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制度2.三公九卿制:特 点:以皇权为中心,家国同治。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一)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制度3.文书制度: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行书律》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王充《论衡》睡虎地秦墓竹简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二)汉朝:中外朝制→尚书台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有事上报九 卿由皇帝亲信担任外朝—执行机构中朝—决策机构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东汉:尚书台尚书省西汉:中外朝制度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三)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三 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 部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责执行政事堂(议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四)宋朝:二府三司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财政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执政)行政枢密使(执政)枢密副使(执政)军政三司三司使台谏御史中丞知谏院监察御前会议不参与政事枢密院中书门下(政事堂)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五)元朝:中书一省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行政)御史台(监察)枢密院(军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权反弹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六)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 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今我朝罢除丞相,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明太祖《皇明祖训》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明清简史》明朝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明朝中枢机构示意图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七)清朝:设军机处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军机处如何行使职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秦:三公九卿制西汉:(汉武帝)“中外朝”制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雍正)军机处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知识归纳】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思考1:结合教材所学探究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趋势。君臣礼仪变化中国古代(秦汉)坐而论道(唐宋)站议时政(明清)跪受笔录皇帝调控中枢策略分散权力三省六部二府三司转移权力中外朝尚书台内阁军机处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元例外)。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思考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0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0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0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0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帝王将相:秦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三、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路、州(府)、县三级制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宋行省制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元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明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清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思考: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朝代地方治理措施效果唐宋元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阶 段朝代地方制度(措施)对中央集权影响形成秦郡县制加 强巩固汉初郡国并行削 弱武帝推恩令加 强完善唐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 弱加强宋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加强;但三冗、积贫积弱新发展元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加强,重大变革, 省制开端明废行省,设三司加 强清督抚制度加 强归纳: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深化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
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01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分权是地方行政机
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02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
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03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
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04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经邦纬国:秦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两宋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谢谢聆听!THANK YOU FORWATCHING!仙桃中学高一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