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将从教材和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解说。
一、说教材和学生
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探索过程及在方格纸上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的。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本单元的学习将对学生后续学习圆的面积产生影响。
组合图形的面积与前面多边形的面积的探究学习比较,延续了转化思想在解决复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中的应用,教材通过多角度地探索“L”形客厅的面积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转化思想,凸显化未知为已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积累有关图形面积计算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是选择教学策略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对“关注探究 追求生本”这一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本节课学习的主体是五年级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从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出发,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积累了探究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这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以上的教材与学生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经历运用多种方法得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探索过程,能灵活运用割补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
3.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运用多种方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依据新课标理念,本课将以我校“学导式” 教学形式展开教学。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小先生讲课,师生质疑;再度探究,理性提升等活动,力图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先学后导、先展后研的理念,让小先生点亮生本课堂,努力实现“关注探究,追求生本”的设计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引领教学设计。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将本节课分成以下六个环节:一拼一拼,导入新课;二分一分,尝试探究;三说一说,展示交流;四比一比,深研提升;五练一练,巩固应用和六品一品,拓展延伸。
环节一:拼一拼,导入新课
课一开始,我出示几种基本图形,并提问:你能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一些美丽的图案吗?并进行全班交流,预设学生会拼出以下一些组合图形(师出示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从中帮助学生体会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接着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及特点,提高学生的认知起点,我在导入这个环节中设计了拼一拼的动手操作活动,这样的导入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环节二:分一分,尝试探究
先出示问题:智慧老人准备给客厅铺上地板,客厅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师出示图)。你能估一估,客厅的面积大约有多大吗?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估计学生会有三种估计方法,往大估,不到42平方米,往小了估,比24平方米(或21平方米)大,靠中间估大约36平方米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智慧老人家的客厅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你能想一想,再算一算吗?再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件出示探究要求:
1.想一想,我想怎么来求客厅的面积;
2.画一画,把你的方法在图上表示出来;
3.算一算,客厅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设计意图] 当代数学教育专家邱学华老师倡导的“尝试教育法”指出: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本环节组合图形的面积探索过程我大胆地采用了放手探索的形式,想、画、算既为学生的探索指明了方法,又为后面的展示交流作好了准备。
环节三:说一说,展示交流
请小组代表以小先生身份在全班交流汇报,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并质疑提问。教师引导整理出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分成两个长方形(书88页方法1),算式是4×3+7×3=33(平方米)。
方法二: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书88页方法3),算式是6×4+3×3=33(平方米)
方法三:分成两个梯形(书88页方法4),算式是(3+6)×4÷2+(3+7)×3÷2=33(平方米)。
方法四:补上一个正方形,这样就成了一个长方形,先求长方形的面积是6×7=42平方米,再把42-3×3=33(平方米)
因为有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学生得到了丰富多样的转化方法,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正确的方法之外,学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转化方法。在展示交流时,教师退到了教室角落里,小先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教师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方法,几乎不重复;对于学生说不清楚的方法,教师适时地帮助解释;对于学生错误的转化方法,教师肯定其中的合理之处,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悟到错误。
[设计意图] 以上环节充分体现了“学导式教学模式”的亮点,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课堂上以小先生上台讲学、学生质疑、释疑,生生、师生互动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实现了不同转化方法之间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了方法的多样化。
环节四:比一比,深研提升
教师在学生展学的基础上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求出客厅面积的?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分割或添补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先用分割或添补的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找出计算每个小图形所需要的条件,再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教师教学的艺术在于“导”,本环节是“学导式”教学形式中教师导课艺术的充分体现。学生在经历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生生质疑之后对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将学生的认知和活动经验进一步提升显得尤其重要。本课中我运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新台阶。
环节五:练一练,巩固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本环节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分一分是巩固学生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书第89页第2题)
第二层次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中队旗的面积。(书第89页第1题)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感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转化思想,并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第三层次刷一刷,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书第89页第4题)。引导学生按:观察图形—选择方法—独立计算—汇报交流来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叠一叠是一道拓展题(书第89页第5题改编),求阴影部分面积是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解题思路有多种,教学时我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展示交流,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同时也把本课推向高潮。
环节六:品一品,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同学们在畅谈收获的同时回忆本课的探究过程,再次体会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问题的策略。接着,教师出示客厅面积计算的另几种方法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你看懂了以下哪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共同点?对,转化这种方法是我们打开数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用好这把钥匙。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回顾组合图形面积的探究过程,再品一品另外几种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突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正如我们所倡导的 :一节好课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了学生多少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多少学生学习的欲望。
本节课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充分体现了学生探究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回眸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关注探究 追求生本”的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拼一拼,导入新课;分一分,尝试探究;说一说,展示交流;比一比,深研提升;练一练,巩固应用到品一品,拓展延伸,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同时,获得了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象呼吸一样自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
附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图(4种) 列式 : 组合图形 平面图形
分割、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