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对重点实验进行复习,掌握实验活动细节;
2.梳理单元概念架构,查漏补缺;
3.易错问题集体研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动画等
【教学过程】
单元汇总
1.本单元用作小车动力的有?(垫圈重力、气球发冲力、橡皮筋弹力)
2.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
3.认识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大小的判断
4.认识能量并通过实验现象判断能量大小
5.制作反冲力或弹力作为动力的小车
分课时深入
(一)让小车动起来
1.说明动力和阻力的区别(练习:要让向前运动的小车速度更快,加方向一致的动力)
2.什么是重力。(画图略)
3.实验中放垫圈的要求。(一个一个放上垫圈,记录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少垫圈数;多个多个放上垫圈,记录垫圈个数与运动时间。)
(二)用气球驱动小车
1.反冲力概念回顾:当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已知:较大的气球和较细的喷管能让小车行驶的更远。如果要行驶地更远,还能怎么做?(地面变得更光滑、气球更大、减轻小车质量等)
(三)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弹力概念回顾:物体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方向问题:要使小车向前行驶,橡皮筋在车轴上应该向后绕。
3.研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四)弹簧测力计
1.工作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2.最大测量值、最小分度值的判断
3.弹簧测力计使用注意事项:(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
(五)运动与摩擦力
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六)运动的小车
运动的小车能量大小与什么有关?(复习实验)
(七)设计制作小车
1.回顾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强调“明确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避免忽略。
2.评估后问题呈现,共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