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球的结构
【教材简析】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学生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的运动,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再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增强对地球结构的感知。
本课以及后面的第3、第4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本课研究“地球的结构”,而第3、第4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地球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本课的学习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奠定认知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并不是一无所知,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但学生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与地表地形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不是很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认识到地球是有结构的,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知道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地球结构模型,能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
探究实践:通过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结构。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教学准备】
每组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鱼线、垫板、擀面杖;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评价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PPT:欢迎走进科学世界!
我是来自劲松小学的科学老师,我姓邵,你们可以叫我……
出示 地球仪
大家看这是什么?(地球仪)
确切地说这是地球的模型,对吧?
问:说到模型,你有没有制作模型的经历呢?
那你觉得模型应该是怎样的?(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物体、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好可真棒!待会在课堂上表现棒棒的小组,可以得到星星奖励!
一、聚焦内部,提出设想(5分钟)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展示“火山爆发”视频。
问:你能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吗?(板贴:地球的结构)
【画一画】我们都来画一画你想象当中的地球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抽屉里拿出来记录单1)
师:同学们,1分钟画出你认为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把结构表示出来就好了!(1分钟计时器出现)
展示:我叫几个同学来说说!哎,这是谁画的?那你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认识结构,制作模型(20分钟)
材料准备: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卡,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切割工具、垫板、擀面杖
1.认识地球内部结构
师:看来我们对地球内部的结构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其实呀,科学家经过研究已经获取了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你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用这些材料(课件出示)给地球的结构做一个模型呢?
问: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呢?谁来说说?(颜色、比例、)
问:那我们怎么看到里面的结构呢?(出示鱼线切割器)你看,材料盒里有这样一个工具,有什么用?
问:是的,可以用它将地球切割成两个半圆,这样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结构了!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很多好的方法,下面就来看看我们评价模型的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细则 自评 需要改进的地方
外形 近球形、像地球
结构 有层次、分厚薄
比例 按数据、求比例
分工 有分工、能合作
速度 不超时、整理好
2.设计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画一画】根据我们已经了解的信息,请小组合作,完成地球结构模型设计图。(要注意图文结合哦)
完成之后,可以凭设计图来领取材料,注意:邵老师提供的是充足的材料,你们小组使用的材料比例要根据你们的设计来决定!
将制作好的地球结构模型展示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半个地球来展示!(展示台出示)我们用时10分钟,计时开始!(倒计时出示)
【小组里铺垫凹凸不平的地壳】
三、研讨交流,评价跟进(15分钟)
1.小组自评
【指标一:外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小组的地球结构模型,评价标准第一条:我们11组地球模型的外形符合真实地球外形吗?(符合)符合的小组就给自己打上一颗☆
【指标二:结构】
师:再来观察我们制作的模型,我们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我看这个做的不错,是哪个组做的?你能用你的模型跟大家解释一下地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生:这是地壳、地幔、地核
师:他们组的层次结构符合真实地球的结构吗?(符合)对照你们的设计图,符合的小组就给自己打上一颗☆。
【指标三:比例】
师:(拿出两个模型),这两个模型都能反应地球结构,但是他们看起来好像有一些不一样,哪一个能更准确的表达地球的层次比例呢?依据是什么?(这一个,地壳最薄、地核最厚实,地幔其次,地幔其实跟地核差不多)
(课件出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厚度数据图)
师:当然要想更准确的话其实是需要用尺子来测量,今天因为时间等关系,我们就不进行测量了。对照你们小组的设计图,你们设计的地球内部结构比例符合地壳最薄,地幔地核较厚的小组就给自己加上一颗☆
2.了解地壳运动
师:说到地壳,老师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们看为什么有的地球模型最外层的地壳是凹凸不平?你们看,这些地方怎么凸起来了,而又有一些地方又凹下去了,你觉得地壳这里是平整的还是不平整的?
生:(不平整)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地球上有高山,比如喜马拉雅山,这么高,肯定要凸起来的呀!)
师:嗯,你说的真好!用生活常识运用来解决我们课堂上的问题,真棒!那你想过凹凸不平的地壳是怎么形成的呢?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彩色纸两边向中间挤压,演示:不同颜色的纸模拟岩层。)
师:原来凸起来的地壳是这样形成的呀!(播放FLASH)
师:那凹下去的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火山喷发,地球板块拉伸等)
师:看来地球真的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运动着(板贴:运动),同时也在改变着地壳。回顾刚才所学的地球的结构资料,找一找这种力量可能来自于哪里?
生:(地幔,有流动的岩浆/地核,高温高压、可塑性)
师:原来,看似平静的地球,它的内部其实时刻都在运动着。
3.了解地壳组成
师:地壳,它由各种各样的岩石组成,请你们阅读资料,思考:地壳中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怎样产生的?
生:岩浆岩有玄武岩、花岗岩、浮石等,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等,他们是泥沙等沉积过程中长时间结成块状形成的。
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他们是因为地壳在挤压过程中,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的。
师:这些岩石也在变化吗?(变化)。经过资料的学习,你觉得它们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的结构有关吗?(有关)。原来,这些岩石的形成其实也可以说明地壳是在不断运动的。
4.综合评价小结
【指标四:分工、指标五:速度】
下面我们来看分工合作:我们每个小组如果是人人有事情做的就都得一颗星,在十分钟内完成并整理好材料的再得一颗星,我们看看有哪几小组是五星级了呀!(小组评价加红星)
非常好!今天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同学们,前面在建立模型、使用模型的过程中,我们不但知道了地球的结构,还知道了地球内部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
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制作地球结构模型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发现:当我们获取的信息更多的时候,我们制作的模型就更加接近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