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9 22: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例7》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间的联系,体会求“一共”问题的一致性。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与运算意义间的联系,体会求“一共”问题的一致性。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森林小学参观,大家准备好了吗?
(一)情境导入
1. 创设趣味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师:可是昨天啊,下了一场大雨把森林小学冲毁了,你看小动物们多伤心啊,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建座房子吧!
2.多种练习形式 回顾算理算法
师:聪明的同学们只要答对一道算术题,智慧爷爷就变出一块砖头,让我们齐心协力去盖房子吧!
3×4 5+3 2×1 2+5 4+3 5×5
1+2 3×5 3×2 5+4 1×4 4×4
师:大象伯伯也送来了两根大木头帮忙做桌椅,同时还带来了两幅图,请大家根据图意列算式,只有答对了才可以得到啊!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
生列式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够准确计算还能说出其中的意义。我们也顺利的得到了两个木头,你看眨眼间小动物们的新桌椅已经做好了呀!
(二)探究新知
1.明确已知问题,感知题目不同
师:小一班的小猴子说他们班的桌椅想这样摆,小二班的小鹿说他们班的桌子想这样摆。
小猴:小一班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小鹿:小二班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师:谁来说说从小猴和小鹿的话中你找到了什么信息?
生:第(1)题告诉我们有4 排桌子,每排5 张。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第(2)题告诉我们有2 排桌子,一排5 张,另一排有4张。也是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师:比一比这两题,你有什么发现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 1:我发现这两道题都是说桌子的事,而且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生2:我还发现这两道题条件里都有数字4和5。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这两道题里的4和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 1:我觉得不一样。第(1)题的“4”表示的是4 排桌子,而第(2)题的“4”表示的是4 张桌子。第(1)题的“5”表示的是每排有5张桌子,而第(2)题的“5”表示的是有一排有5张桌子。
生2:我发现第(1)题中的4排桌子,每排桌子的数量都相同,都是5张,而第(2)题中的2排桌子,每排桌子的数量不相同,一排5张,一排4张。
师:大家听懂他说的了吗?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同学,看到了题目中隐藏的不同。真了不起!谁能把他刚才说的再说一遍。
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2.表征数量关系,同桌合作交流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这两道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你能把对题目意思的理解用别人更容易看懂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合作要求:1、先画一画这两道题的意思
再算一算这两个班分别有多少张桌子
最后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和同桌交流完的同学请坐好,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表示的呢?
5×4=20(张) 5+4=9(张)
学生汇报
3.借助直观图形,解释运算含义
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第(1)题告诉我们每排有5张桌子,有4排,就有4个5。我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就是用乘法计算。而第(2)题,2 排桌子,一排5 张,一排4 张,也就是有一个5和一个4,求一共多少张,就是把一个5张和一个4张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说。
指明两三位同学说,最后一位边说边贴板贴。
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一题用加法,一题用乘法呢?
生:因为两道题中的4和5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师:说说看,怎么不一样?
生:第(1)题中的4,表示的是桌子有4排,而第(2)题中的4,表示的是其中有一排桌子有4张;第(1)题中的5,表示的是每排都有5张桌子,而第(2)题中的5,虽然也表示5张桌子,但表示的是只有一排有5张桌子。
师:那第(1)题用加法计算行不行?怎么列式?
生:行,5+5+5+5=20(张)
师:那为什么选择乘法?
生:用乘法计算简单。
师:那第二个能改成乘法吗?
生:不可以,因为两个数量不同。
师:这两道题都是求一共多少张桌子,都要把所有的桌子给合起来,但第(1)题因为每行数量相同(板贴),所以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比较简便。而第(2) 题两个数量不同(板贴),只能用加法计算。
4.借助图形检查题目
课件出示:错例
师:那有的同学这样列式对不对?
师: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还要进行(检验)。画图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啊,除了能检查列式对不对,还能检查一下和题目意思一不一样,最后再检查一下得数是不是正确。
5.回顾总结明确策略
师:刚才通过学习大家也收获了一些经验,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帮小猴子和小鹿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做了那些事?
找一找——数学信息
列一列——算式 (画一画)——图画
查一查——算式答案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基础题型练习方法巩固应用
师:森林小学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开始上课喽,猫头鹰校长也要请我们去班级参观呢,参观前我们得帮猫头鹰校长算算一到三楼有几个班级,四楼和五楼有几个班级呢?
出示:一楼到三楼每层楼都有6个班级,一共有几个班级呢?
四楼有5个班级,五楼有3个班级,四楼和五楼一共有几个班级呢?
在练习纸的背面做一做,再请学生上来讲解。(提示:快的小朋友可以用画图来检验)
2.变式练习尝试 练习条件筛选
师:快看小鹿慌慌张张地跑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哦,原来是小二班的同学们把题目和算式弄乱了,想请大家帮忙重新排好,你们能帮忙完成吗?
师:解决问题真是难不倒你们呀!这些是我们刚才做的题,看看我们列的算式,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把他们都合起来。
师:那不同的地方呢?
生:上面的算式是用乘法,因为数量相同,可以用乘法来算,下面的算式用加法,因为数量不同。
师:上面的可以用加法吗?为什么选择乘法?
生:可以,乘法更加简便。
师:这道题也是求一共有多少,咦,怎么是乘加呢?
生:因为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把他们都加起来,因为这道题中的一部分数一样,只能一部分用乘法,不一样的时候还是只能用加法。
师:小朋友们总结的真好呀!
3. 生活情境再现数学回顾生活
师:大家帮小动物们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为了向大家表示感谢,你看,他们都来了!咦!真奇怪,他们这次只带来了算式啊?这是什么意思呢?
师:哦,是想让聪明的你们挑战一下,根据算式讲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你们敢接受挑战吗?那我们就一起试一试吧!从三个算式里面任选一个编一个小故事。3×5 3+5 3×5+2
再把你编好的故事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汇报讲故事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帮助森林小学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现在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还能够自己编应用题了,老师也希望大家在实际生活中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这节课就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