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 式
第一课时 单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理解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3)能用单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展符号感,通过观察代数式的特点,发现、归纳、单项式的感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研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点: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教学难点:负系数的确定以及准确确定一个单项式的次数和代数式的书写。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列车在青藏铁路线上行使的情形,并作相关介绍导入.
二、师生互动,进行新课
活动一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各式中的问题:
1、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小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的问题:
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2小时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3小时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t 小时的路程是 100×t=100t(千米)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省略不写。例如,100×x可以写成100·x或100x。
2、下面,我们在来看看几个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问题。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看看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表面积( ),体积为( )。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 )。
上面各个问题的代数式分别是:6a2,a3,2.5x,vt,-n.
观察上面的各式子中运算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 分析、归纳出单项式的概念
上面列出的式子100t,6a2,a3,vt,-n,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2,a,1/3等都是单项式,而1/a,1+x,1-x都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例如: 100t的系数是100, 6a2的系数是6, a3的系数是1,vt的系数是1,-n的系数是-1,-(ab)/5的系数是-1/5.
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不写.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例如:100t中,字母t的指数是1, 100t是一次单项式; 6a2中,字母a2的指数是2, 6a2是二次单项式; vt中,字母v和t的指数的和是2 , vt是二次单项式;-n的指数是1,所以是一次单项式.
活动三 范例学习
例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 ) 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它的体积是( );
3)、某班中男生是女生的1又3分之2倍,如果女生有x人,则男生有( )人;
4)、一太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 )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元,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强调:单项式的次数是单项式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字母的指数不写的,表示这个字母的指数是1,不是“没有”。
用字母表示后,同一个式子在不同的问题中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单项式?
2.指出上述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如图是由10个棱长为a的正方形摆成的,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是 ,这个式子是 次单项式,系数是 .(看幻灯片图)
4、课本56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1、什么叫做单项式?举例说明。
2、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是单项式吗?x\a是单项式吗?为什么?
3、什么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什么叫做单项式是次数?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第59页的1题,60页2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多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熟练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2)能用多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展符号感,通过观察代数式的特点,发现、归纳、多项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研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点:理解多项式的概念、项数和次数。
教学难点:多项式的次数和代数式的规范书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旧知复习
1.下列式子: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其中为单项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式的系数是 , 次数是
3.是 次单项式
4.单项式的系数是 ,次数是
(二) 新课导入
谈话:像上面③和⑥那样的式子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它叫什么 次数,各项系数怎样确定呢
二、师生互动,进行新课
活动一 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再看看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讨论:由上面的题目,你可以发现什么 这些式子还是不是单项式
活动二 归纳总结出多项式的概念
1.归纳总结
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的。
像这样,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____________;在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_____.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 _____________;一般不笼统地问多项式的系数,而是特别指明是哪项的系数.
2.变式强化
(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如的第二项是_______.,
(3)判断正误
①的次数是7
②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为a3、a2b、ab2、b3,次数为12;
③多项式3n4-2n2+1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
活动三 例题讲解
例1(教材57页例2)
分析讲解按教材上的方法进行.
例1(教材58页例3)
(教师应板书示范)
例3(补) 已知代数式3xn-(m-1)x+1是关于x的三次二项式,求m、n的条件。
活动四 二度教学
1.比较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异同.(同伴交流)
2.归纳整式的概念.
3.简单介绍升(降)幂排列的概念.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 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1); (2)
2 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 (2).
3 教材59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1、什么叫做多项式?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举例说明。
3、什么叫整式 0是整式吗?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
第60--61页的2、4、5题。
课后反思:
2.2整 式 的 加 减
第一课时 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2)经历从实际问题入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研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辨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难点: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和合并同类项过程中的符号处理。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提供的情境导入
二、师生互动,进行新课
活动一 教材63、64页的探究
运用在上面探究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活动二 同类项的概念教学
1、 定义:若两个单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单项式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举例强化
(1)在下列各组式子中,不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
A、 2 ,-5 B、 -0.5xy2, 3x2y
C、 -3t,200πt D、 ab2,-b2a
(2)已知xmy2与-5ynx3是同类项,则m= ,n= 。
3、注意同类项的两相同和两无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与字母的先后顺序无关,与系数无关。
活动三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学
1、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简单地说成:字母和它的指数不变,只把系数相加减。
3、 变式巩固
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 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1)3a + 2b = 5ab ( )
(2)5y2 - 2 y2 = 3 ( )
(3)2ab - 2ba = 0 ( )
(4) 3x2y - 5 xy2 = -2x2y ( )
活动四 范例讲解
教师详细板书合并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定型化训练,同时起到示范作用。着重突出:(1)在合并过程中字母和它指数不变;(2)所有符号一律当性质符号处理;(3)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而数字与数字间相乘时不能省略乘号;(4)系数是“1”的要省略,而不省略性质符号,如:“-1”就省略写成“-”,而不是“ ”。(板书按教材的格式)
注意书写规范性的教学,并讲清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教材66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1、什么叫做同类项?举例说明。
2、什么叫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第71页的1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去括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提供的情境导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 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 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
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二、师生互动,进行新课
活动一 探究去括号的法则
1、教学思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
100t-120(t-0.5)=100t-120t-120×(-0.5)=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2、总结归纳: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活动二 范例讲解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在教学(2)时要注意两种方法的比较,一是先把“3”到括号里,再用去括号的法则计算;二是当成是“-3”与括号里面的相乘。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所选择。
例5.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 教材68页练习;
2 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去括号的法则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
第71页的2、3、5、6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整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
(2)掌握整式加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整式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2)经历从实际问题入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研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
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
教学难点:整式加减中对符号处理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前面我们研究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它们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式的加减,板书课题:整式的加减
二、师生互动,进行新课
活动一 教学范例6
活动二 教学范例7
活动三 教学范例8
活动四 归纳总结整式加减法的法则:
活动五 教学范例9
分析:先将式子化简后,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教材70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整式的加减法法则和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
第71页的4、8、9、10题。
课后反思: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复习与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梳理本章知识系统,进一步巩固整式的有关概念;
(2)提高整式加减运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运算能力;
(2)经历从实际问题入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研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
教学重点:整式的有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
教学难点:整式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正确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梳理本章知识系统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梳理,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二、知识回顾与思考
教学思路:教师引导下学生讨论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评价。
三、典型范例教学
1、用式子表示:
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对代数式的书写规范训练,同时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渗透方程思想。
4、 计算:
教材第70页的3、4题的单数题目。采用学生板演,师生评价订正的方法进行,着重突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去括号法则、运算中符号的处理等。
5、请你解决如下的问题:
这是教材77页的第8小题,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充分讨论交流,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摆摆、画画,以加强感性认识,同时注意渗透不完全归纳法的思想。
6、计算与操作
这是教材77页的第11题,第(2)问的难度较大,要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得出答案,对于具备怎样条件的线段能组成四边形,不宜讲得过深。
7、思考:
小李在计算x2-7x-2加-2x2+4x-1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算得的结果是3x2 -11x-1 ,聪明的你能帮小李算出正确的结果吗?试试看。
变式:小李在计算x2-7x-2减-2x2+4x-1时,把减号看成了加号,算得的结果是-x2 -3x-3 ,聪明的你能帮小李算出正确的结果吗?试试看。
教学后要引导学生反思、归纳这种题形的一般思路,增加数学经验。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评价,集体反思。
五、作业布置
第76--77页的4题的(2)(4)(6)(8)、5、6、7题。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FtpDown
FtpDownQ www.ftpdown.com 4"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