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蝴 蝶 的 家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1. 孔雀(qiǎo què)展开美丽的尾巴,要和家雀(qiǎo què)儿比美,家雀儿不理它。
2. 几只鸽子正在屋檐(yán yáng)下避(bì pì)雨。
3.“炊烟的下面有一个念你的家。”这句话令我十分震撼(gǎn hà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透:①穿通,通过;②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③泄漏;④显露。
1. 树叶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 ( )
2.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了进来,暖洋洋的。 ( )
3. 弟弟的脸蛋白里透红,可爱极了。 ( )
4. 这个消息是他透露给我的。 ( )
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 用“烈”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1)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 )的掌声。
(2)风( )地刮着,许多枯枝从树上落下来。
(3)对于童话故事书,弟弟有着( )的阅读欲望。
(4)辩论赛的正方和反方开始了( )的唇枪舌剑。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谁能告诉我蝴蝶的家在哪里,我( )不着急了。
(2)( )我不知道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我为蝴蝶着急。
(3)( )女孩的话说得不错,( )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下雨时蝴蝶藏身的地方。
四、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 载不动一个水点 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 一点儿水都 不能沾 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1. 在句中的“ ”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 这句话依次写出蝴蝶 _三方面的特点。
3. 给画“____”的部分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蝴蝶在风雨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充
分体现了作者对蝴蝶的 之情。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 为主线,以 的情感贯穿全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 之情。
六、把下列有关蝴蝶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 儿童急走追黄蝶 日长篱落无人过 穿花蛱蝶深深见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点水蜻蜓款款飞 飞入菜花无处寻 自在娇莺恰恰啼 惟有蜻蜓蛱蝶飞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 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 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 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 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 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小动物。它的网 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着创造的。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小心翼翼:
(2)沉默寡言:
2. 第3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
A. 表示话题转换。 B. 表示解释说明。 C. 表示语意延伸。 D. 表示声音延长。
3. 短文中两次写“蜘蛛不会飞翔”,这与题目“‘飞翔’的蜘蛛”是否矛盾 为什么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蜘蛛把网结在半空中的过程。
5. 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蜘蛛的精神。
八.下列动物分别象征什么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填序号)
① 任重道远 ② 勤劳无私 ③ 温顺善良
④ 勇敢搏击 ⑤ 和平友谊 ⑥ 任劳任怨 鸽子( ) 蜜蜂( ) 骆驼( ) 海鸥( ) 黄牛( ) 绵羊( )
语文园地
一、按要求完成形声字练习。
1. 选字填空。
[ 驻 注 ] ( ) 意 ( )扎
[ 赔 培 ] ( ) 养 ( ) 款
[ 抄 钞 ] ( ) 票 ( )写
[ 煤 媒 ] ( ) 炭 ( )体
2. “账”的形旁是 ,表示意思与 有关,这样的字还有
“猾”的形旁是 ,表示意思与 有关,这样的字还有
3.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测“瑞”字的读音是( ),意思与( )有关。
A.wáng B.guāng C. 光明 D. 玉器
二、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空(填序号)。
① 好问则裕, ——《尚书》
② 博学之,审问之,, ,笃行之。 ——《礼记》
③ 智能之十, - — 王充
④ ,孰能无惑 —韩愈 以上名言中,告诉我们要成为博学多才的人该怎么做的是 ;告诫我们不能自以为是、
主观武断的是 ;说明哪怕是聪明智慧的人,也要重视学习与提问的是 ;说明有疑问 很正常的是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读一读,体会下面两句话在表达上的不同,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1)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2)“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现场,教练、专家、少先队员都来了。
2.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 )
(2)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四、七嘴八舌话阅读。
阅读的时候,我喜欢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如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针对课文 部分内容我提出了“ ”这个问题:读《夜间飞行的秘 密》一文,针对课文的写法我提出了“ ”这个问题: 读《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我提出了“ ”这个对理 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再次阅读课文,我发现我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