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13: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说课稿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我的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旁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也有诗歌。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3.多维度理解文意,探索学习古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识字、写字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
2.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情景的创设,从熟悉的生活中切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寓言的深意。
2.朗读感悟法:请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的写作体裁。
3.提问引导法:以提问的方式主导学习思路,以问导学。
4. 评价激励法:对回答言而有理言而有据的学生及时作出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学习兴趣。
(二)学法
1.多感官参与法:通过读、思、议等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2.自我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朗读分析课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发挥伙伴互助精神。
五、教学流程
(一) 猜图激趣,引出新课
1.课件出示《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生对照插图猜故事。从而导入新课。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边听边勾画生字,标注出你不懂的地方。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识记生字,落实目标
1.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让同学们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方式来识记生字。
2.将我会写的字全部出示在课件上,引导同学们观察分类,整体把握。
3.指导书写两个较难的生字,并进行小组之间展示,勾起学生们的写字兴趣。
(四)再读课文,以读促悟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人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丢下农具
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
(五)总结升华,拓展积累
1.这篇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篇寓言故事中的农夫他是一个愚蠢、赖惰、想不劳而获的人。因为他有一次在田间劳作时,拾到一只野兔。从此以后他就开始有这种歪理,整天坐在这里等待天掉下来的肉。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一个游手好闲的赖惰人。
2.学习完课文后,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小组讨论,相互评价。
通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自己不能像宋国的农民一样,总想着不劳而获,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行。
六、说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耕 释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 妄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
结果:身为宋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