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的叔叔于勒》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我的叔叔于勒》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11: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主备人: 辅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标要求 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视角选择三个角度,通过多形式朗读、品析关键词等方法,学习莫泊桑讲故事的技巧。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叙事技巧。2理解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理解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体会叙事技巧。难点: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教法学法 教法:朗读法、 品析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 学 设 计 与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 数字化教学
新课引入 师生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在大街上碰到过乞丐吗?你们会给他钱吗? 生:(略)师:如果这个乞丐是你的亲人你会上前去跟他相认吗? 生:(略)师:在崇尚金钱的社会里,亲情有时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看于勒的兄弟情能否经得起时间和金钱的考验。 师生互动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图片的引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选读,析人物1.分析主要人物,挖掘悲剧之根学生:找出对菲利普夫妇描写的语句,并加以品析。(1)分析态度变化的原因。①请同学们说说菲利普一家的生活过得怎样。预设:他们生活拮据。第一段总说拮据,第二段分说,后文中也有几处印证的细节。②菲利普夫妇向往怎样的生活?预设:他们想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如:衣冠整齐去散步;向往哲尔赛岛的旅行;羡慕他人吃牡蛎。③菲利普夫妇把希望寄托在何处?预设: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④结果怎样?预设:希望破灭。⑤在这个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预设:课文前后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是:“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小子”“家伙”“贼”“讨饭的”。态度的变化都是钱惹的祸,一切都是以金钱为转移的。(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朗读第23—47段,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①从这一部分可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上有什么特点?A.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预设:虚荣、爱摆架子。B.母亲有点儿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预设:视钱如命,虚荣。C.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预设:遇事易慌张。D.“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预设:虚荣、势利、自私。E.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预设:自私、势利、刻薄。出示:小结: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唯利是图,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冷酷、刻薄。②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预设:作者通过对他们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来体现其性格特点。2.分析视角人物,渲染悲剧之效(1)文中描写“我”与于勒叔叔接触的语句有哪些?预设: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2)“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出示:年幼的“我”,还没有被铜臭污染,天真、单纯、善良,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了悲剧效果。“我”是文章中的一抹亮色,就如同《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子,寄予了作者的感情和希望。二、研读,剖主题从详略与主题、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角度抽丝剥茧,探索文章主题。1.谁才是主人公师:小说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刻画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直接描写只有寥寥几笔。那么,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预设:作者浓墨重彩地刻画菲利普夫妇,可见他们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于勒虽着墨不多,但如影随形,似乎无处不在,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就是围绕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的。2.详略与主人公师:文章详略的安排与什么有关呢?预设:与主题密切相关,有助于表现主题的情节和人物要详写。3.主题与主人公师:作者塑造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为了表达他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本文显然要通过剖析菲利普夫妇才能把握主题。请说一说:你从这篇小说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塑造中读出了什么呢?出示: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和金钱的态度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以菲利普夫妇为代表的小市民的劣根性的批判,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不愿与于勒相认,这是因为相认不仅会使菲利普夫妇希望破灭,更会打破他们家现在平静的生活,造成女儿婚姻的动荡,从中流露出作者的同情,让我们能感受到小人物的辛酸。三、品读,赏技法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灵活而自然地运用了不少的写作技巧,无论是悬念的设置、对比的安排还是描写的方法、叙述的视角都值得我们欣赏。请每个同学自选一个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圈点勾画,小组讨论。1.悬念设置,环环相扣出示:菲利普念念不忘的于勒是谁?于勒为什么是全家的恐怖?于勒到美洲发了财,就要回来了吗?船上见到的老水手真是于勒吗?船长证实老水手是于勒,菲利普夫妇是怎么应对的?2.巧妙对比,入木三分出示:于勒形象的前后对比。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菲利普夫妇与“我”对于勒不同态度的对比。菲利普与妻子克拉丽丝两人性格之间的对比。千种花钱计划与舍不得十个铜板的对比。哲尔赛旅行出发与将到达时对岛屿景物描写的对比。3.细节描写,惟妙惟肖出示:本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细腻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4.视角独特,感染力强出示:小说精心设计,以“我”回忆往事的视角来叙述,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达的。这样写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主题的展开留下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避免多余的解释说明。四、拓展,悟人生1.拓展阅读课外阅读《项链》。2.发散思维师:有一首歌里唱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假如你是若瑟夫,当你走到于勒面前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结束语:金钱扭曲了人性,撕裂了亲情。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会发现亲情带来的温暖远胜于金钱,让我们一起说——让人间充满爱!。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小组合作选观点阐述,并在文中找到依据,简单分析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再对比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方法“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了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倾向,也就把握了文章主题。 本节课用到的信息化方式:视频的观看希沃白板5的生字学习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中的小组PK音频的播放语文学科中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钱的故事,这还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我们再来进一步看看菲利普夫妇在这出亲情故事中有着怎样的表演。
作 业 书面作业:(必做、选做、提高)必做题:把课文的内容复述给同学听选做题:阅读纸质版小说故事提高题: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以图片、视频导入,学生对其感兴趣,观看认真,效果良好。2.根据学生回答引导点拨,体会叙述视角的高妙选择让小说意蕴更加丰富。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选一个角度对小说的人物深度剖析效果较好。4.对文本的教授环节,我利用朗读音频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知, 整堂课以信息化的手段,采用希沃白板。5.多种学习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不足:由于课堂的时间有效,小组PK只涉及了两组的学生参与其中,略显遗憾。学生自主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对于布置的作业学生的完成弱,而在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的时候,赏析不透彻(尤其是作者适当的改造的理解浅,教师再课堂对学生鼓励性语言单一)。今后的改进措施:我是一名一线乡村语文教师,深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阅读的肤浅和阅读量的不足,身为语文教师我也倍感责任的重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的 难度是很大的,于是我总是先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我的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最后就是教给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来提高语文教学:了解学生特点,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断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拓宽阅读范围,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做好培优辅差,整体提高的教学方式相信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能为更多的一届一届的学生提供帮助,体会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