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民版历史 专题二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 学案 (教师版 带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民版历史 专题二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 学案 (教师版 带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4 10: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 学案(教师版 带答案与解析)
【课标解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考试说明:①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②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③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④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⑤探讨抗战胜利在
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基础预习】——夯实基础,理清要点。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背景
(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 征服满蒙 ”的武装侵略方针。
(2)直接原因:1931年世界性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席卷日本,日本企图用发动对外战争的手段摆脱危机。
(3)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围剿” 红军 ,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侵华过程
(1)1931年,日军发动“ 九一八 ”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2)1937年,日军发动 七七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
(3)1937年,日军发动 八一三 事变,先后占领上海和 南京 。
(4)1938年,日军占领徐州、广州、 武汉 ,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军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 南京大屠杀 惨案,后又制造多起类似的惨案。
(2)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 细菌战 和毒气战。
(3)对占领区实行所谓的“ 以华制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 ”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 奴化教育 。
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背景:1935年 卢沟桥 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良、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 ,逼蒋抗日。它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 第二次 次合作的序幕。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背景:
①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②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2)过程:
①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 》。
②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把在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和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
(3)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国共合作 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教师提问: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日民族矛盾,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种看法准确吗?
不准确。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升,但是阶级矛盾仍占主导地位;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4)影响:
①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计划。
(2)太原会战:八路军参加会战,一一五师在 平型关 歼敌千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指挥军队进行 台儿庄 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 战略相持 阶段。
(4)枣宜会战:1940年5月,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
教师提问:
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大会战,但仍然导致大片领土丢失。据此有人说,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消极的。这种看法正确吗?
不正确。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几次会战,英勇抗击日本的侵略,虽然丢失大片领土,但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态度是积极和值得肯定的。
3.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
(1)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 全面抗战 路线。
(2)1937年9月, 陕甘宁边区 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3)中共领导根据地军民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粉碎日军的“扫荡”、“蚕食”和“清乡”。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 百团大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4)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发展壮大。
(5)抗战相持阶段, 敌后 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教师总结)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战场,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两个战场彼此配合,共同抗日。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背景
(1)1942年1月,世界 反法西斯 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中共七大的召开。
内容:制定了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 新民主主义 国家的任务,
确立了 毛泽东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 抗日战争 的胜利和 新民主主义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 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2)1945年10月25日, 台湾 光复。
3.意义
1)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 完全胜利 。
(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 民主革命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人民为世界 反法西斯 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总结)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斗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员国奠定了基础。
【预习检测】——小试牛刀,一展身手。
1.“麻雀叫,麻雀叫,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解析:材料可以看出,该事件明显是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答案:B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都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个战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截然不同 B.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C.两个战场的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D.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解析:在抗战前期,正面战场是主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变为主战场。答案:D3.关于中共“七大”,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C.提出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 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解析:全面抗战路线是在洛川会议上制定的。B项符合题意。4.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中美加强合作抗日,故选A项。答案:A
【关注重点】——自主建构,互动思维。
★思考1: 阅读材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邻土,……尚未实现。”
材料二 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材料三 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历史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大陆政策”,灭亡中国是其既定国策。
(2)现实原因:日本发生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3)有利时机:中国境内爆发大规模内战。(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
(4)国际形势:英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思考2:阅读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教师总结: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②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保证)③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重要原因)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⑤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 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展现自我。
★探究1:如何全面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点拨:抗日战争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要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1)从近代中国革命角度来看:抗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极大地激发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从现代化角度来看:抗日战争增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自信心,为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支柱;抗日战争期间,废除了部分特权、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现代化扫除了部分障碍;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为现代化创造了外部环境。
(3)从国际意义角度来看:作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探究2:如何全面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点拨:要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反侵略战争。
(2)抗日战争使得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抗日战争是世界上发生最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提示:抗日战争不是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胜利。在此之前,我国军民在抗击侵略过程中取得过许多局部的胜利。
【课堂点睛】——回眸要点,提升价值。
关键信息 一个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两条主线 日本的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三个战场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国外战场
三大罪行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
四大战役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本课要点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长期并存,是中国抗战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明显区别。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知识结构】——知识脉落,整体感知。
【学以致用】——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一)基础组:
1.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D )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 ( http: / / www.21cnjy.com )登了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 B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D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前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D.枣宜会战
5. 美国《时代》杂志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B )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二)提升组:
6.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 ( http: / / www.21cnjy.com )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说明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
7.1937年~1941年,中国独立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军230万海 外派遣军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军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这说明抗日战争( B )
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C.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D.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主义错误不断滋长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
解析:选D。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关头,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全民族抗战,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9.《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歌词所反映的事件(  )
A.出现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发生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情况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中“中国不会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谢团长”应是指在淞沪会战中的守卫上海四方仓库的谢晋元团长。据此分析,此时正值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故A项正确。
10.路透社1938年4月9日电:“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
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B.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关键信息“1938年4月”“津浦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应该为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B表述正确。A描述的是太原会战;C是武汉会战;D是百团大战。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堂评价】
自己的评价 同学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