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张PPT。单元小结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第
八
单
元 课件45张PPT。第八单元第 22课
文学的繁荣识记·基础知识探究·重点难点应用·落实体验把握·命题热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考点一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课件33张PPT。第八单元第 23课
美术的辉煌识记·基础知识探究·重点难点应用·落实体验把握·命题热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考点一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课件34张PPT。第八单元第 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识记·基础知识探究·重点难点应用·落实体验把握·命题热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考点一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美术的辉煌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在美术领域的体现
B.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
C.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D.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反映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
2.19世纪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①法国大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②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③人们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自由引导人民》是世界名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点是( )
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
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
C.巴黎公社,现代主义
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
4.“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 70 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 )
A.《马拉之死》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向日葵》
5.《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
A.大卫——《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格尔尼卡》
6.“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绘画风格应该属于哪种美术流派(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7.下列关于现代主义美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重视传统和理性
B.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C.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D.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
8.某班举行西方近代美术作品展览,下列美术作品能列入现代主义流派展板的是( )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下列材料:
图1 这是塞尚的一幅静物画。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么“凝固”。塞尚的画强调立体感,被表现的物体虽然故意变形,但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
图2 这是一幅 20 世纪 30 年代的作品,它是当时兴起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作之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两幅画所属的派别。其表现形式各有何特点?(6分)
(2)两幅图画反映的美术派别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各是什么?(8分)
(3)两幅图画的艺术派别表现方式有何差异?(4分)
答 案
1.选D 《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美结合,而画家大卫的代表作《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反映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
2.选B 注意每一美术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要关注时间与历史事件对美术流派的影响。①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④是印象画派产生的背景。故选B项。
3.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自由引导人民》是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大背景下所作,属于浪漫主义。
4.选B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题干中材料所描绘的画面体现了注重现实生活的特点,属于现实主义美术风格,《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
5.选C 印象主义画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七色来调配颜色。属于印象主义作品的是C项。
6.选D 从题中所给的信息,不难看出其风格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的特点。这是现代主义绘画的风格特征,故选 D项。
7.选A 现代主义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反传统和反理性,故 A 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8.选C A 项是荷兰印象画派大师凡高的《向日葵》;B 项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D 项是俄国列宾的现实主义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 项画面杂乱无章,图案变形抽象,反映了作者反传统和迷惘的心态,是一幅典型的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作品。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做好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图1是印象画派;图2是现代主义美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叙述这两种画派的特点与产生背景,并比较二者在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答案:(1)图1:印象画派;图2:现代主义美术。特点:图1作品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图2作品反传统,表现抽象。
(2)印象画派背景:19 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印象画派兴起,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印象画派有了新的发展。现代主义美术背景:20 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3)印象画派强烈主张个性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采用夸张和抽象的表现方法。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文学的繁荣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来描绘。”该小说家的创作风格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2.“自由和理想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在 19 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了一篇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而斗争的文学著作。该作品为( )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D.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该作品以 19 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以离奇的情节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是( )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 D.《人间喜剧》
4.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
5.下列文学作品与右图所示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有( )
①《大卫·科波菲尔》
②《人间喜剧》
③《等待戈多》
④《叶甫盖尼·奥涅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某种联系,它们都( )
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计一明显的理由
B.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C.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续
D.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
7.欧·亨利(1862~1910 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市夜生活的气氛。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8.下列属于20世纪亚非拉作家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 1831 年的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描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材料二 《死魂灵》发表于 1842 年,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契契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贵族的昏庸。《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被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1)根据材料一,《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7分)
(2)根据材料二,《死魂灵》的创作手法是什么?试列举与其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7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4分)
答 案
1.选D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创作风格上,浪漫主义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故选D项。
2.选D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而斗争”判断。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浪漫主义诗作,热情洋溢地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选B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雪莱的作品,并非以 19 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排除 A项;《安娜·卡列尼娜》和《人间喜剧》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并非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4.选B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5.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而《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故③不正确,排除含③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6.选B 本题考查比较辨别历史问题的能力。A 项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B、C、D 三项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但传统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强调个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发挥,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也是集中表现自我的一种形式。
7.选A 现实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欧·亨利笔法”正符合此特征。
8.选B 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③④排除。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文学流派。第(1)问主要是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结合所学知识与作品内容回答其思想内涵。第(2)问考查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俄国现实主义作品依据所学知识不难举例。第(3)问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回答即可。
答案:(1)浪漫主义。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即采用具有强烈感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2)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任答两部即可)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音乐与影视艺术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西方一位著名音乐家曾经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要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这位音乐家代表性的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蓝色的多瑙河》
C.《卡门》 D.《围着时钟摇吧》
2.他是19世纪中期的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表现出俄罗斯音乐的幽深沉静。他是( )
A.贝多芬 B.小约翰·施特劳斯
C.柴可夫斯基 D.格林卡
3.看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战后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B.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爵士乐
C.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爆
D.“猫王”普莱斯利成为爵士乐青年的青春偶像
4.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家境较殷实的英国人可能( )
①坐飞机去法国欣赏比才的《卡门》 ②乘轮船去法国观看印象派画展 ③去电影院观看卓别林主演的无声电影 ④通过电视机观看奥运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电视出现的条件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的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D.默片电影
7.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 )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场面 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新闻 ③访问《自由引导人民》的创作者德拉克洛瓦 ④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1956年,美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有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除了家庭、教堂和学校外,还有( )
A.电影 B.报纸
C.电视 D.互联网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高尔基
材料二 1960 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的电视是何时发明的?材料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4分)
(3)以上两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6分)
答 案
1.选A 题中这句话是贝多芬的名言,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英雄交响曲》。B项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C项是法国比才的作品,D项是现代摇滚乐。
2.选C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主要音乐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故选C项。A、B两项是德国的音乐大师;D项是俄罗斯的音乐大师,代表作品是《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
3.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B、C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D项“猫王”普莱斯利是摇滚乐巨星。
4.选B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艺术,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电视机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的,排除④。
5.选B 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它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6.选D 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此时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7.选B 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时效性和现场感。电视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①③是在19世纪,符合题意。
8.选C 本题考查西方影视艺术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由“1956年”和“影响最大”可知,答案为C项。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分析问题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知道是电影放映,“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经济利益、精神要求、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第(2)问属于记忆性问题。第(3)问主要考查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影响。
答案:(1)现象:电影放映。原因:19 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为电影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为其诞生提供了精神动力;商业利益的驱动为其诞生提供了物质动力。
(2)时间: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功能:传播资讯。
(3)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