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节 辛亥革命 学案(教师版 带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节 辛亥革命 学案(教师版 带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4 15: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第二节 辛亥革命 学案(教师版 带答案与解析)
【课标解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考试说明: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理解《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基础预习】——夯实基础,理清要点。
(一)武昌起义。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条件
(1)清政府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组织准备:1905年 中国同盟会 在日本东京成立。
(3)军事准备:同盟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如1911年4月在广州发动的 黄花岗起义 ,加速了革命的发展进程。
(4)有利时机:1911年5月,全国范围的 保路运动 兴起。
(5)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 共进会 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力量。
3.过程
(1)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
(2)成立 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4.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定国旗为______________,改用公历,以______________纪年。(五色旗、中华民国)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①政策:颁布移风易俗和保护______________发展的法令和措施。(资本主义)
②性质:以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政府。(革命派)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时间:1912年3月11日公布,参议院制定。
(2)内容:主权___________;天赋人权;三权___________;责任______________。 (在民、分立、内阁制)
(3)意义: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_________________制度的灭亡和
_________________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君主专制、民主共和)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革命结果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 宣统帝 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革命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历史功绩
(1)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二千多年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沉重打击________和________。(君主专制政体、封建主义、帝国主义)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3) 民主共和 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共和)
(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4.历史局限
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历史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提问: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预习检测】——小试牛刀,一展身手。
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成立的标志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项的标志是宣统皇帝下诏退位,C项不属于《临时约法》的内容,故选D项。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规定是( )A.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实行责任内阁制C.增加副总统权力范围 D.限定临时大总统任期解析:选B。因为袁世凯当时想当中华民国总统,而责任内阁之下,是总理而不是总统掌握国家政权。 B项符合题意。3.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革命的破坏C.立宪派和旧官僚势力过大 D.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解析:选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它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明确反帝,所以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4.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下列理由可以作为对辛亥革命评论依据的是(  )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失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从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来看,是失败了 ③给封建君主专制致命的一击,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是胜利了 ④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胜利了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①②③④的说法都符合历史事实,故答案为B。
【关注重点】——自主建构,互动思维。
★思考1:根据材料,准确理解《临时约法》的内容。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问题①: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主权在民——主权在君。(否定君主专制)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问题②:从中找出能体现民主社会特征的两个关键词?这有何进步意义?
平等、自由。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无阶级的区别是不可能的,它隐藏了阶级压迫的社会本质。)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享有行政权;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问题③: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三权分立)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问题④:《临时约法》实行怎样的制度?其意图如何?
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从而维护民主共和)。
教师总结: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1)制定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主要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3)评价:从法律上宣告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
★思考2:根据材料,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结局与功绩。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 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 082万元。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 759家,资本总额50 062万元。另据统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材料三 某学者撰文说:“从前皇帝自称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问题①:上述四则材料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四则材料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材料二: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材料四: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革除了一些旧习,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开化。
材料五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问题②:材料五中作者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不足的?
作者指出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的进步,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总结1:多种史观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①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变的重要一步。
②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③法治: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治观念。
④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
教师总结2: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及原因。
(1)失败的表现: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②主观原因: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软弱性、妥协性)
(3)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或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展现自我。
探究:结合本课学习内容,试着完成下面表格,全面理解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直接目标 清政府
斗争方式 革命手段
都城 南京
结果 失败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组织形式 旧式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性质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反帝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资政新篇》(施政纲领) 三民主义
最终目标 建立理想天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
【课堂点睛】——回眸要点,提升价值。
关键信息 一条线索 辛亥革命
两个重点 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大事件 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四个视角 民族民主革命、政治近代化、经济生活近代化、思想观念近代化
本课要点 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社会进步打开了闸门2.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原则,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知识结构】——知识脉落,整体感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以致用】——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一)基础组:
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  )
A.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B. 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 成立时间最早 D. 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政党的纲领、领袖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且是第一个。
2、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主要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3、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的说法最为准确与全面。
4、“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选D。由题干中“皇帝倒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A、C两项错误;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不直接反映题干内容信息。
5、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解析:选D。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C两项体现了中国沦落的历史,太平天国不是政治民主化的具体实践活动。
★★(二)提升组:
6、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解析:选B。从题干提供的数据分析,全国有1 ( http: / / www.21cnjy.com )5个省宣布独立(革命),其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了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所以选B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项。
7、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的成果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被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扼杀,使之成为“空壳”。故D项正确。
8、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解析:选B。本题以历史事件背景分析立意,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能力。结合史实可知,辛亥革命发生时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选A。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体”体现了人民主权,从本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是截然对立的。
10、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指反对民族压迫,民族意识增强;“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指人民主权,强调民主,故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堂评价】
自己的评价 同学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