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张PPT。单元小结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第四单元 课件40张PPT。第四单元第 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识记·基础知识探究·重点难点应用·落实体验把握·命题热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考点一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十一)课件35张PPT。第四单元第 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识记·基础知识探究·重点难点应用·落实体验把握·命题热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考点一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课件34张PPT。第四单元第 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识记·基础知识探究·重点难点应用·落实体验把握·命题热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考点一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十三)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伽利略之所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天主教会旧的宇宙观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2.牛顿非常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从与牛顿的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3.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指牛顿( )
A.创立了植物分类学 B.建立了量子力学
C.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4.《西方科技十二讲》中记载:“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牛顿“新规范”确立的标志是( )
A.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C.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D.《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发表
5.“爱因斯坦是一个造物者!”这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对爱因斯坦的评价。杨振宁在这里高度评价爱因斯坦,主要依据是他( )
A.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B.创立了现代物理学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D.发现和创立了相对论
6.爱因斯坦说自己是站在牛顿的肩上取得了科学成就。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B.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
D.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
7.在宏观世界中,看起来相同的物体总是可以区别的,但在微观世界中,同一类粒子却无法区分。例如:所有的电子的一切性质都完全一样。下面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8.科学在不断积累中实现了超越,在下列世界近代科学家的关系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B.牛顿——认真研究伽利略的落体定律
C.爱因斯坦——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
D.普朗克——推广了爱因斯坦的量子假说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物理学大厦’落成”指的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落成的?(6分)
(2)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3)物理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当时有什么意义?(6分)
答 案
1.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伽利略科学贡献的理解能力。伽利略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研究世界,从而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科学的时代。
2.选A C、D两项是牛顿之后的科学家,排除;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不科学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
3.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示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B、C三项都不是牛顿的贡献。
4.选B 本题考查牛顿的科学著作。材料所说的“新规范”是指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这一理论。
5.选D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杨振宁对爱因斯坦的评价,依据就是相对论的重要性。
6.选B 爱因斯坦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力学原理,进一步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否定的是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但没有完全否定牛顿力学体系,B项错误,符合题意。
7.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A、B、D三项都是宏观世界的科学理论,只有C项为微观世界的科学理论,故选C项。
8.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量子假说是由普朗克提出的,爱因斯坦推广的。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可知“物理学大厦”的“落成”是指经典力学的建立。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第(2)问抓住时间“20世纪初”和人物“爱因斯坦”可以判断物理学的重大理论是相对论的提出。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提出的背景则是科学的发展以及经典力学存在的不足。第(3)问则是要回答相对论的意义。
答案:(1)经典物理学。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由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2.下图再现的工具中对工业城市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
3.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的社会现象不包括( )
A.殖民活动猖獗
B.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C.信息与化工对工业生产影响巨大
D.世界不同地区间经济差距拉大
4.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举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5.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它说明( )
A.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离不开科技发明,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汽车、飞机改善了交通条件
B.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生活品质
C.互联网的诞生是为了改善生活
D.信息技术改变了联系方式
7.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8.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依据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你认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知识
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给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健康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两例。(8分)
答 案
1.选D 本题由“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判断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应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机械的普及。
2.选B 观察图判断分析,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化城市的出现。
3.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信息技术在20世纪中期才出现,不可能出现在“蒸汽时代”。
4.选D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一有效信息,可以分析出,涉及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电气时代的电灯等发明符合这一概念。
5.选D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使用从本质上看它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说明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说明了科技与生产力发展的密切关系,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6.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互联网的诞生是由于军事需要,而不是为了改善生活。
7.选B 依据图片信息,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可知,电话接线员与空姐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火车司机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网络管理员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8.选D 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大量知识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不良信息,D项正确。A、B两项的说法与实际不符,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C项对利与弊的判断不正确,互联网代表了最先进的科技发展,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它。
9.解析:第(1)问提取图片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从使用范围、动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有机的系统”等,归纳出“地球村”的相关特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列举推动各地联系的科技发明。
答案:(1)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与上帝造人说的相同点是( )
①都信仰神 ②认为人是神创的 ③正确地解释了自然现象 ④都是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禁区,主要原因是( )
A.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在生物界占主导地位
B.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C.基督教的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D.没有经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3.下图所反映出的科学观点的创立者是( )
A.牛顿 B.普朗克
C.拉马克 D.爱迪生
4.达尔文《物种起源》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选择变异 B.人工选择变异
C.社会选择变异 D.遗传变异
5.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③“物质的辐射能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①达尔文 ②法拉第 ③爱因斯坦 ④牛顿
B.①达尔文 ②法拉第 ③普朗克 ④牛顿
C.①拉马克 ②牛顿 ③爱因斯坦 ④伽利略
D.①拉马克 ②牛顿 ③普朗克 ④伽利略
6.“……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以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下列人物中对宙斯威胁最大的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
7.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表明胡适接受了( )
A.进化论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8.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已注意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材料二 正如牛顿因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生物现象证明了生物进化论的哪些观点?(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应如何评价牛顿和达尔文的科学贡献。(12分)
答 案
1.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明显错误,两种传说都未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它不是对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2.选B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掌握着教育,鼓吹上帝造人说,实行愚民政策,使得生物学领域研究难以开展。
3.选C 图片反映了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与拉马克主张一致。
4.选A 达尔文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选B ①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②是法拉第探寻光与电磁之间的联系的思想;③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④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6.选D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起源,否定了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直接威胁了宙斯的权威。
7.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观点,胡嗣糜改名为胡适说明他已经接受了进化论。
8.选D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9.解析:第(1)问要结合生物进化论的三个核心观点加以归纳。第(2)问要结合牛顿力学体系和生物进化论对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普遍性意义回答。
答案:(1)证明了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遗传变异及适者生存等观点。
(2)牛顿力学体系第一次对无生命领域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其他科学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则是第一次对有生命领域的物质运动规律进行的科学的归纳和总结,推动了19世纪生物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