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同步练课件(5份打包)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同步练课件(5份打包)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0 15:31:11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气温与降水
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
的气候要素。
知识点一气温
1.气温:指空气的
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温的测定
(1)测量工具:温度计。
(2)观测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知识点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阅读
(1)首先看不同等温线的数值,其次看等温线的疏密,最后看等温
线的走向。
(2)数值越大,温度越高,反之则温度越低;等温线越

说明区域内温度差异越大。另外,从全球来看,等温线大致与纬
线平行。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纬度差异: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升高/降低)
(2)海陆差异: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
陆地气温
高,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海洋)
知识点三
降水
1.降水形式:雨、雪、
冰雹
等。
2.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
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3.主要降水类型
冷空气
暖空气
111111111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降水类型
形成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
地形雨
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
锋面雨
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4.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
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
的水层深度,通常以
毫米为单位。
(2)测量工具:雨量器(雨量筒与量杯)。
知识点四
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

(多/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降水多,
大陆
西岸降水少。(东岸/西岸)
2.地球的“雨极”:印度东北部的
乞拉朋齐
知识点五
气候信息的表示方法
1.表示方法:表格、坐标图
和等值线图等。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
平均气温之差。
[原创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气温的测定
和记录活动。下图示意该小组测得的某日不同
时段的气温值,据此完成1、2题。
30
30
30
30
20
20
20
20
10
10
10
-
10
3
1.图中能正确表示14时气温状况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当日的气温日较差和日平均气温分别为
(C)
A,20℃
50
B.15C
8℃
C.10℃
10℃
D.7℃
12℃(共18张PPT)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知识点一天气
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
短时段内的具体
状态。
2.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知识点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
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2.卫星云图的判读: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
海洋;白色表示云
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3.常用天气符号
多云
阴天
小雨
中雨
大雨
雷电
冰雹


小雪
荣装中雪
米米
大雪
霜冻
山,风(西风5级)
P
风(北风8级)
台风
S
浮尘
$
扬尘
强沙尘暴和
沙尘暴
特强沙尘暴
(广东河源东源期末改编)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读某地
某年天气记录表,完成13题。
日期
天气状况
气温/℃
风向风力
3月25日

513
北风5级
5月5日
1628
西南风4级
7月26日
2433
南风5级
12月1日
米装
-10∞-3
西北风5级
1.天气记录表中,有大雨天气的日期是
(C)
A.3月25日
B.5月5日
C.7月26日
D.12月1日
2.表示该年12月1日风向、风力的天气符号是
(B))


M
A
B
C
D
3.根据上表的天气状况,判断下列户外活动合理
的有
(C)
①3月25日一开车上高速
②5月5日一放风

③7月26日一爬山
④12月1日一堆雪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情境创设2024年5月1日,多云,某学校组
织美术选修社团学生到北京颐和园写生,左图
为颐和园示意图,右图为该社团一名同学的作
品。读图,完成4、5题。
NA—
昆明湖


4.能反映5月1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D

A
B
C
D
5.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写生的地点在左图
中的位置是
(A)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链接生活每年入春后,广东沿海地区返潮,
一些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冒水”,称为“回南
天”。这种现象是因为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迅
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而形成。如图
示意广东沿海某市2024年3月部分天气数据。
读表,完成6、7题。
21日
阴天
23℃-29℃
22日
小雨
15℃-27℃
23日
中雨
14℃-17℃
24日
雷电
14℃-17℃
25日
小雨
22℃-26℃
26日
小雨
18℃-26℃(共5张PPT)
《看云识天气》一文对夏季雷雨的形成过程有着生动描述。通过看云识天气,我们一起来探究天
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任务一体会云与天气的关系
1.仔细阅读《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谈一谈你对“云与天气的关系”的体会。
不同形态的云、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密切相关。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非常
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任务二认识云的基本形态
2.从形态上看,云主要有积云、层云和卷云;从所处高度来看,云又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请在下表
中分别填写层云和卷云的外形特征,并将对应示意图填入相应位置。



分类
外形特征
示意图
积云
个体明显,轮廓分明,顶部凸起,底部较平,形状像“馒头”

层云
云体均匀成层,呈灰色或灰白色,像雾

分离散开处呈白色细丝状,或白色(或主要是白色)碎片状或窄条状,分散个体常呈丝
卷云

缕状、马尾状、羽毛状、钩状、团簇状和片状等多种形态
任务三看云识天气
3.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观察下列四
幅图片,出现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D
A
B
C
D
4.搜集一些与云和天气相关的谚语或者俗语,并且解释其含义。(不少于三条)
①“馒头云,晒死人”:天上出现像馒头一样的云(淡积云),预示短期内天晴。
②“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故兆雨;拦腰的云,一般是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
云,云层不厚,故兆晴。
③“梭子云,定天晴”:“梭子云”指荚状高积云,这种云如果云量少,变化不大,预兆短时期内天晴。
④“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乱云”指天空云多,上下有几层;“绞”指云系不稳定,扰动性大,上
下对流旺盛。这些现象预示风雨要来临了。
⑤“云绞云,雨淋淋”:“云绞云”指上下两层云或几层云移动方向不一致,说明这几层风向不一致,
它通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故预兆要下雨。
⑥“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这种云也是下雨或刮风的征兆。(共40张PPT)
知识点一纬度位置与气候
1.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几乎可以看成是平行的。地球具有球
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纬度
的地方,正午太阳光
线与地平面夹角往往不同。
2.太阳光线
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
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越来越
小,一定面积的地表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也逐渐减少。地球公
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成一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
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
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太阳光热
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
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北极
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66.5N
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四季分明)
23.5N1-

热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终年高温)
23.5S
南温带
无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四季分明)
66.5°S
--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南极
知识点二海陆分布与气候
1.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1)同纬度地区的海陆气温差异: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
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海陆气温差异
陆地
海洋
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
7月
8月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
1月
2月
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一般来说,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降
水较多;有的地方虽靠近海洋,但风从大陆吹来,反而降水较少。
知识点三地形地势与气候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山地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
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
降约
0.6
℃。
知识点四
人类活动与气候
1人类活动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1)有利影响: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
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
(2)不利影响:过度砍伐森林,可能使当地气候
恶化。
2.城市热岛效应: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
市,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
高,风速比郊
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
3.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
放的
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
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发生;排放出的
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到达地面
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共40张PPT)
匹极圈
北同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热带雨林气侯候
热带草原气候
田热带沙漠气候
翻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3
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知识点一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类型
大致在北纬10°
南北回归线经过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附近
至北回归线之间
的内陆和大陆
规律
的南北两侧
的大陆东岸
西岸地区
亚马孙

典型
印度半岛和中南
非洲北部的

原、刚果盆地和
非洲
地区
半岛
哈拉沙漠地区
马来群岛等地
自然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荒漠
景观
终年高温,降
气温终年较高,
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干燥,降
水年内分布不
长夏无冬,旱、
特征
气温年较差小
水极少
均匀

季明显
2.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一年内风向随季节变化
亚热带季风
亚热带的大陆东
明显,最冷月平均温度在
亚热带常绿
和季风性湿
岸地区
0℃以上,四季分明,夏季
阔叶林
润气候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南北纬30°一40°的
大陆西
岸,以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亚热带常绿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周边地区最
和多雨
硬叶林
为典型
知识点三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亚欧大陆
温带地区
夏季「
暖热多
温带季风
的东部,1
雨,冬季寒冷
气候
月0℃等
干燥
温带落叶
温线以北
阔叶林
中纬度
冬无严寒,夏无
温带海洋
地区的大
酷暑,一年内降
性气候
陆西岸
水均匀
温带森林、森
亚欧大陆
冬冷夏热,温
温带大陆
林草原、草原、
和北美大
差大,降水少
性气候
半荒漠、荒漠,

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
知识点四
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1.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南、北极圈以内
分布规律
亚欧大陆和北
格陵兰岛和北极
美大陆北冰
地区其他岛屿、南极
洋沿岸

长冬无夏,只
终年严寒,降水
气候特征
有短暂的暖季
稀少
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于
中低
纬度地区的山
地高原,自然景观以
垂直变化明显为重要
特色。
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
意图,完成1~3题。


2.④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B)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西岸地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