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0 21: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探究学案
1.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
2.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
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
4.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一)自主预习
一、全民坚持抗战
(一)日本对华政策:
1、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2、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3、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二)国民党消极抗战
1、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顽固派针对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三)中共积极抗战: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四)全民族抗战
1、正面战场: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2、敌后战场: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3、学生、广大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4、结果: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必考
(一)召开 :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二)内容:
1、政治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②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思想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一)战略反攻(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2、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3、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二)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3、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必考
1、胜利的原因:
①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前提条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③重要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浴血奋战,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④外部因素:国际社会的援助与支持。(熟读)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国内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新修订)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②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实现“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举例说明材料三中这种“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的表现。
(一)达标测评
1.下图时空观念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趋势,其中空白①处应填写( )
A.西安事变 B.豫湘桂战役 C.抗战胜利 D.武汉会战
2.下列对相关史实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3.有学者指出,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表)。由此可知( )
代表性事件 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鸦片战争 开始萌发
甲午中日战争 初步觉醒
五四运动 升华
抗日战争 高涨
A.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 B.民族意识与社会性质变化保持同步
C.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历史中逐渐形成 D.列强侵华是民族意识形成的根本原因
4.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强调各级文艺组织要积极为抗战服务,在其号召下各地陆续成立了剧团、话剧团、秧歌队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城市乡间进行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这反映了( )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B.文艺活动适应抗战需要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D.国共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5.下列时事漫画创作的主题是( )
A.日军“扫荡”犯下滔天罪行 B.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C.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6.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日本宣布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推翻南京政府
7.“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分别是指( )
A.幸亥革命、《南京条约》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
C.北伐胜利、《北京条约》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
8.据统计,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用于中国的35个、东南亚的10个,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投入侵华战争,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9.下图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这一历程反映出( )
A.台湾军民反殖民统治的决心 B.西方列强“以华制华”的政策
C.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 D.台湾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
10.某旧址主要包括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旧址(包括受降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何应钦办公室旧址)、萧毅肃陈列室、受降史料陈列馆、兵器陈列馆、受降亭和援华飞虎队纪念馆等纪念性构筑物和辅助建筑。这个旧址位于( )
A.怀化通道 B.益阳南县 C.常德 D.怀化芷江
(二)提升训练
11.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诞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和发展了“思想建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建党建军思想,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实践,初步探索出“以农村为中心”这样一条“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匡胜《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材料二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颐问们对蒋介石非常失望,因为蒋介石并不想对日作战,而是想保存实力……延安领导集体及其党、军队和群众组织拥有凝聚力、决心和高昂的士气,这些显然都是重庆缺乏的。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初步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红军将士在“漫漫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征途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领导集体”指的是哪一政党的领导集体,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军队、群众组织拥有凝聚力”的表现。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一林则徐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一一《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一一习近平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五: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现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一一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一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3)请根据材料三图示所示规律分别写出①②对应的内容。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仁人志士的这些探索有什么共同点?
(4)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1)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2)变化:由赞赏转为蔑视,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原因: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得胜利,中国被迫与其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错误估计: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表现:百团大战、抗日义勇军的出现等。
【详解】(1)主题:根据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反抗或者抗争。史实: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
(2)变化:根据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可知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的变化是由赞赏转为蔑视,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国民心理由赞赏转为蔑视,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的原因是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得胜利,中国被迫与其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们具有一定的优越感。
(3)错误估计:根据材料“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可知,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表现: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三中这种“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的表现可以从抗日战争的进程中寻找答案,如百团大战、抗日义勇军的出现等。
课堂达标
1.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历经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C项正确;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豫湘桂战役发生在1944年,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促进中华民族空前觉醒,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序幕,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一次次的反侵略斗争中得到不断地增强、升华、稳固、高涨,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未涉及民族意识与社会性质变化保持同步,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未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历史中逐渐形成,排除C项;列强侵华是民族意识形成根本原因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中“文艺组织要积极为抗战服务”“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可知,文艺宣传要采取群众喜欢的方式为抗战服务,将抗日的文化思想植入群众心田,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的表述,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漫画“《搁浅》《一只脚踏入中国,另一只脚陷入太平洋,难以自拔》《天来轰雷,魔入死窟》”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侵略世界的步伐并不顺利,日本的军力一边被中国大陆牵制,另一边陷入了太平洋战争的泥潭,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日军“扫荡”犯下滔天罪行,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题干内容与蒋介石无关,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B项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12月,排除A项;签署“双十协定”是在1945年10月10日,排除C项;推翻南京政府是渡江战役,在1949年4月,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可知,这个胜利指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50年前指的是1895年,因此中国五十年前大耻是指《马关条约》的签订,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排除A项;南京解放是在1949年,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属于内部矛盾,与“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不符,排除B项;北伐战争只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与“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亚洲战场中中国牵制了日本大批兵力,可见,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项正确;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正面战场和国民党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次数之多,表明台湾人民反抗的坚决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政策,排除B项;看不出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和台湾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排除C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该旧址位于湖南省怀化芷江县七里桥境内,D项正确;发生在怀化通道的重大事件有红军长征时的通道会议,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在益阳南县制造了厂窖惨案,三天屠杀我三万百姓,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发生在常德的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但三地均没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1.(1)内涵:坚定的理想,不偷的信念;买事求是、敢闯新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胜利。道路: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艰难险阻: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恶劣。(答到“渡江河,爬雪山,过草地”等其它具体因素,也可酌情给分)影响: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和发展了思想建党”可知,这体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买事求是、敢闯新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胜利;由此开创出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可知,这体现的困难的,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恶劣;它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延安领导集体及其党、军队和群众组织拥有凝聚力、决心和高昂的士气,这些显然都是重庆缺乏的”可知,“延安领导集体”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根据所学可知,“军队、群众组织拥有凝聚力”的表现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2.(1)虎门销烟。
(2)帝国主义列强。
(3)洋务运动、民主科学。推翻清朝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学习西方、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爱国主义精神。
(5)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或增强了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收回台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或答台湾回归祖国)。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因此,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虎门销烟体现了材料一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鬼子、大法国、英美俄德、洋鬼子”可知,材料二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列强。
(3)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因此,①处的内容是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因此,②处的内容是民主与科学。
功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最大的功绩是推翻清朝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因此,其共同点是都是向西方学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的发动五四运动。后来,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使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5)根据材料五“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可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五“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1945年10月,收回台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