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20 21: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是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时。根据教材和教学情况,学生在上一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时经历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的过程,掌握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上学会了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模型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例1“牛饲料问题—-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的探究,本节课的例题比前面的更加接近现实,分析解决的难度更大。本人对教材进行了整合,第一课时讨论的是对提出的问题转化后再间接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又是例2和例3学习的基础,与建模思想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提高运用方程组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增强应用意识与建模思想。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认知基础: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且初步经历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上开展的.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知识的学习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了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学好本节课内容,学生有着较好的认知基础.
2.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
本课的实际问题比前面更加接近现实,分析解决的难度也更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估计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能是:(1)如何转化题目的要求;(2)题目中有哪些等量关系.针对以上学习难点,本课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1)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怎么办 题目中有哪些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这些量和量之间存在哪些等量关系?能否用数学式子表示出这些关系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独立完成;(2)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这些策略,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法特点
整体上看,本课教学时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索,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教学内容和流程上看:
(1)引入部分承上启下。由悟空追妖的话题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2)在探究部分,解决探究1后进行解题总结,由具体到一般化,上升到理性思考,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解题能力,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3)巩固和提高部分,虽然设问方式与探究1相同,但题目的呈现方式却有所不同,有诗句形式和填空形式,这需要学生从中获取信息,也是近年出现的热点形式,可谓别具匠心,其中练习1还以鸡兔同笼作为背景。练习2的难度要比练习1的难度小些,因为练习2是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目的也想让大部分学生能收获成功,轻松感受解题的方法。通过这两个练习达到了巩固提高的目的;
(4)最后的小结部分再次回归到理性思维,这样的安排科学合理。
2.从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上看,整节课“分析讨论,讲练结合,归纳点拨”的教学手段运用的恰到好处,课堂的组织形式多样,从“师生共同探究”到“学生独立完成”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例如:(1)探究例题由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寻找等量关系,由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然后由教师板演,最后归纳反思解题过程;(2)练习1由老师引导启发学生转化实际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寻找等量关系,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3)练习2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展示一名学生的解法,并由该生讲解分析;(4)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题方法。
3.从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看:本课教学过程抓住“如何分析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开展,突出了“转化问题,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重点,同时采用了问题串及解题过程反思的策略突破了难点。整节课在启发学生“如何寻找等量关系”抓住了关键问题组织教学。
四、教学效果分析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如下教学效果: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把问题中关键语句中蕴含的等量关系转化为方程、解方程组和验证解的合理性,使学生掌握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及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运用方程组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了符号感.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再次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与建模思想,在这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符合课改的要求,科学有效。
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给予纠正和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