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观潮》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观潮》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19: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观潮》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③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发现词语规律并仿照着写一写。
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
我也能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2.选文向我们展现了潮来时和 的景象,从划横线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写大潮动态变化的景象的。
3.读“潮来时”的语段,完成练习。
(1)作者由远而近观潮,观察到的大潮是怎样的呢?摘录关键词填写。
(2)作者由远而近听潮,潮声特点是怎样的呢?在横线上摘录关键句。
(3)可见,作者是从 和 这两方面来描写的,让我们如临其境,不禁想这样赞美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 ,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啊!
二、课外阅读
潮魂(节选)
乐维华
①风平浪静,侧耳细听,千里大江没有一丝声息,举目眺望,一江秋水呆呆地泛着白光。我呼吸着秋夜清凉的空气,穿过嘈杂的人群,来到一座亭子前,这是观潮亭,早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观潮,吞吐天下风云,所以又名“中山亭”。我不由得肃然起敬。这亭子虽然造型简朴,没有过分的修饰,却显得稳健踏实,落落大方,长年来为观潮人遮风挡雨,做尽了好事。
②我斟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天地一色,水月互相弄影,幽静的夜笼罩着幽静的江,也笼罩着幽静的亭子。这亭子没有半点夸耀和表功,默默地陪人们等待着潮魂的到来。
③“来了!潮来了……”人们惊叫起来,翘首东望,乱云飞渡,白光微微的泛起,有细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嘤嘤的如同蚊蝇嗡叫,是真的!人们左呼右喊,携老扶幼,跳的,跑的,滚的,爬的,一起涌到江边。啊!黑蒙蒙的水天之间,一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地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人们惊叹未已,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沙鸥惊窜,鱼鳖哀号,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像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像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天地间三分是水,三分是云,还有三分是阔大的气派!
④潮头哗哗地过去了,它又匆匆地回首看顾,飞云已经在遥远的烟波中了,无情的流水,多情的潮魂,秋风飘拂,被洗净了的月亮显得更白,飞云显得更轻,水影月色,清空疏淡。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①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
②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
③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
(2)第1自然段着重描写了 ,写它的幽静是为了与下文形成 。
(3)照样子填写表格,记录潮水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变化。
潮水的样子 潮水的声音
如素练横江而来 ①
② 如雷鸣般
③ ④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中,作者把浪潮比作 ,把潮声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潮水来时的 和 。
(5)细读下面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
参考答案:
1.近义词 摇头晃脑 抓耳挠腮 2. 潮去后 时间 3.(1)白线 白色战马
(2)潮声特点: 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3)形状 声音 气势磅礴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和风平浪静是成语,它们各自通过对比鲜明的词汇描绘了自然现象的极端状态。山崩地裂表达了强烈的破坏性和震撼感,而风平浪静则传达了平静与安宁。在仿写时,我们也需要找到两组词汇,它们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例如,“天昏地暗”描述了天空昏暗、大地混沌的极端恶劣环境,与“海晏河清”(意指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的平静祥和形成对比,符合了仿写的要求。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阅读文段我们知道文章展现了潮来时和潮去后的景象。文中可能会使用时间顺序的词汇或短语来引导读者跟随大潮的动态变化,从潮水的初现、到高潮的汹涌、再到潮水退去后的宁静。
3.(1)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的观察,描绘了大潮逐渐逼近、声势浩大的过程。从远处的“一条白线”,到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到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最后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些关键词和短语生动地展现了大潮的壮丽景象。因此关键词为:白线——水墙——白色战马。
(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作者不仅观察了大潮的形态,还仔细聆听了潮声的变化。从远处的“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到高潮时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潮去时“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些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潮头,感受到了大潮的震撼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理解。
作者通过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不禁要对钱塘江大潮发出由衷的赞美。
例如,我们可以说:“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啊!”这样的赞美既体现了大潮的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
4.(1) 风平浪静 居高临下 铺天盖地
(2) 中山亭(或:观潮亭) 对比
(3) 如同蚊蝇嗡叫 惊湍跳沫 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 好像千万头雪狮怒吼
(4) 素练 雷鸣 迅猛 壮观
(5)我仿佛看到了一片银白色的潮水从远处狂奔而来,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水流湍急,激起满天大大小小的泡沫。
【详解】(1)本题考查找关键词。
①从第①自然段“风平浪静,侧耳细听,千里大江没有一丝声息,举目眺望,一江秋水呆呆地泛着白光。”可知,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的词语是风平浪静。
②从第③自然段“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可知,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的词语是居高临下。
③从第③自然段“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可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的词语是铺天盖地。
(2)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从第①自然段“风平浪静,侧耳细听,千里大江没有一丝声息,举目眺望,一江秋水呆呆地泛着白光。”可知,第1自然段着重描写了观潮亭的幽静环境,通过描绘其造型简朴、稳健踏实的特点,以及它默默地为观潮人遮风挡雨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写它的幽静是为了与下文观潮时江面的喧闹、汹涌澎湃的潮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观潮的壮观景象,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③自然段“翘首东望,乱云飞渡,白光微微的泛起,有细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嘤嘤的如同蚊蝇嗡叫,是真的!”可知,如素练横江而来时,声音是,嘤嘤的如同蚊蝇嗡叫。从句子“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地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人们惊叹未已,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可知,潮水如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时,声音是如雷鸣般响。从句子“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沙鸥惊窜,鱼鳖哀号,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可知,当云和浪绞成一团时,潮水的声音是好像千万头雪狮怒吼。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黑蒙蒙的水天之间,一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地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人们惊叹未已,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从“雪白的素练”“雷鸣般的声响”可知,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浪潮比作“满江的碎银”,把潮声比作“雷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潮水来时的壮观气势和轰鸣声响。这样的比喻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潮水的力量和速度,还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5)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从句子中体会到的画面情感,继续补写即可。
如: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江潮画卷。潮头如同千军万马,携带着震耳欲聋的雷鸣声,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瞬间填满了我的视线。那奔腾的江水,在潮头的推动下,形成了无数道翻滚的急流,它们相互碰撞,激起层层水花,仿佛整个江面都在沸腾。那些飞溅的水珠,有的大如西瓜,有的小似豆子,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宛如满江的碎银在狂风中肆意倾泻,美不胜收却又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力量。同时,我也仿佛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潮水声,它如同万鼓齐鸣,又似雷鸣电闪,震撼着我的心灵。那声音中夹杂着水流的咆哮、水珠的跳跃声,以及江水拍击岸边的轰鸣,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雄浑壮阔的自然交响乐,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