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走月亮》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走月亮》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19: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走月亮》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片段阅读
走月亮(节选)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上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1.作者主要描绘了月光下的果园 和稻谷 的画面,不仅写了 、 、闻到的,还写了我 ,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 的心情。
2.请你调动多种感官,把冬天的雪景写具体。
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3.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D.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4.“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好处是    
A.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我”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B.这句话贯穿全文,流露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C.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课文表达显得生动优美,让画面有了流动感。
D.这句话是全文的线索,侧面表现出“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月亮的遗憾。
二、课外阅读
月光启蒙(节选)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②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③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④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豁然开朗:
(2)选文描写了夏天的夜晚, 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等情景。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①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②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夏夜的农家小院,请结合想象的画面写一写: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怎样的小院呢?
(5)对题目“月光启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民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了“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发“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
D.在月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参考答案:
1. 丰收的景象 成熟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无比欢愉 2.雪越下越大,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上,一会儿落在树枝上,还不时地飘在行人的脸上,只感到一丝冰冷。 3.B 4.B
【解析】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些句子可知,作者主要描绘了月光下的果园丰收的景象以及稻谷成熟了。这些是“我”见到的、闻到的。“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我”听到的,由句子“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知道,油菜花开和找兔草、吹蒲公英都是“我”想到的,这些句子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欢愉的心情。
2.本题考查了扩展写话。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我们可以更生动地描绘出冬天的雪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雪花的美丽和冬天的宁静。
如: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雪花像轻盈的羽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洁白无瑕,宛如天空中的精灵。我伸出手掌,接住一片雪花,它在我手中慢慢融化,带来一丝清凉的触感。雪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丝丝寒冷和纯净的气息,让人仿佛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生命力。雪花飘落的声音轻轻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祥和。
3.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理解。
A.从这个“抱着”词语可知这个句子是用了写人的词语写物,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B.这个句子中把“稻田”比作“银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
C.从这个“很满意”词语可知这个句子用了写人的词语写物,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从这个“低垂着头”词语可知这个句子是用了写人的词语写物,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内容可知:“‘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被反复提及,其好处在于它不仅是全文的线索,更是情感的载体。这句话贯穿全文,使得整篇文章的情感线索清晰明了。每当这句话出现,都伴随着“我”和阿妈一起散步、欣赏月亮的温馨场景,流露出他们之间的愉悦和浓浓的亲情。同时,这句话的重复出现也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更加流畅自然。此外,这种重复还强调了“我”和阿妈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因此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5.(1)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一下子领悟了某种道理,文中指母亲用歌谣启迪了“我”的心灵。
(2)母亲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声音的甜美和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作者直接抒情,写出了母亲用歌谣启迪了“我”的童年。
(4)夜晚渐渐凉快起来,夜空中布满了灿烂的星星。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是那么柔和,洒满了四周围着篱笆的小院。
(5)D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豁然开朗”的意思是从狭窄幽暗变得宽敞明亮。
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中“豁然开朗”指的是作者混沌懵懂的内心,因为母亲充满爱的歌谣而变的清晰、开阔,对世界和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感受。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可知,这段描写了夏天的夜晚,母亲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的情景。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可知,将母亲的吟唱的声音比作“三月的和风”和“小溪的流水”,写出了母亲吟唱声音的轻柔、温和、动听,表现出母亲吟唱时的亲切、深情,给人以温馨、美好的感受。
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可知,目前通过吟唱充满故乡情感的歌谣,在有月光的夜晚将深深的爱传递给了“我”,这份爱让原本懵懂无知的“我”明白了许多。它强调了母亲的歌谣以及其中蕴含的爱,对“我”心灵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启迪。
(4)本题考查想象写话。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可知这句话写出了夏季农村小院宁静、美好的夜景。
示例: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夏夜,星星像璀璨的宝石点缀在浩瀚的夜空,月亮宛如一个洁白的玉盘,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在这温馨的小院里,篱笆影子在月光下在一起,仿佛在地上绘出一幅神秘的图案。墙角的那株老桂花树,在月光中舒展着枝叶,似乎在与微风低雨。
(5)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
通读全文,“月光启蒙”的含义:1、母亲在月光下为“我”吟唱动听的歌曲,讲故事,唱民谣,用他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给“我”带来了文学的启迪,让“我”感受到民间文学的魅力,为“我”文学之路奠定了基础。2、月光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母亲给予了“我”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是爱的启蒙,让“我”感受到母亲的爱。3、“月光启蒙”也象征着在艰难的生活中,母亲依然用乐观智慧为“我”的童年带来光明和希望。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