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二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认识地球
REN SHI DI QIU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的运动
地球在宇宙中
_________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
太阳系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________、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
天体系统:地月系、__________、银河系、河外星系
地球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 JIE ZHI SHI GUI NA
地球与地球仪
DI QIU YU DI QIU YI
火星
太阳系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____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千米
地球与地球仪
DI QIU YU DI QIU YI
球体
4万
地球仪
地球仪概况、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纬线与纬度
地球与地球仪
DI QIU YU DI QIU YI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________方向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______(最大的纬线圈)
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_________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纬度:从赤道(0°纬线)向北(N)和向南(S),各分90°
东西
赤道
30°—60°
地球仪
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线与经度
地球与地球仪
DI QIU YU DI QIU YI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指示_______方向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______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E)和向西(W),各分180°
南北
20°W
1.地球
(1)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更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_________。
(2)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_______。
(3)地球是太阳系八颗_____之一。月球是地球的_____,两者一起组成了______。
唯一家园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在宇宙中
太阳系
行星
卫星
地月系
地球
2.太阳系八颗行星:水星、金星、______、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
3.宇宙的天体系统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与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__________。
3.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千米。
不规则球体
5.1亿
6371
4万
地球仪
1.地球仪概况
(1)定义: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_________。
(2)作用: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直观演示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3)地球仪上的点与线:______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是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_____。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地球模型
地轴
两极
纬线与经线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缩为一点 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______方向 ______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两极
圆圈(除极点外)
半圆弧
东西
南北
纬度 经度
起始线 _________(0°纬线) ___________(0°经线)
度数划分 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
符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变化规律 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 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南极和北极都为 90° 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
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
东、西经 180°经线重合
纬度与经度
赤道
本初子午线
纬线 ____________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30° 低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地区的分界线
60° 中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
经线 0°(本初子午线)、180°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_______、_______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0°(赤道)
160°E
20°W
重要的纬线、经线
(1)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在地图上,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可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人们往往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绘制地图。
经纬网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特点: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周期为_______
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__________、四季更替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 JIE ZHI SHI GUI NA
地球的运动
DI QIU DE YUN DONG
特点:绕地轴__________转动,周期为一天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_______
自西向东
时差
一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________________转动的运动方式,周期为_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______、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时差等。
3.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昼半球与夜半球: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处在白昼,称为______;背向太阳的半球处在黑夜,称为_______。
(2)时差:地球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方有白天和黑夜、日出和日落的差异,即不同经度位置上的__________是不同的,从而产生了时差。
地轴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更替
昼半球
夜半球
地方时间
4.时区与区时
(1)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为当地的12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经度不同的地点,地方时也不同。
(2)标准时间: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这就是“______________”,又称“世界时”。
格林尼治时间
(3)时区划分
①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___________(又称“零时区” )。
②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______时区。
③东西十二区时间相同,日期相差________。
(4)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________的区时——“__________”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中时区
24个
1天
东八区
北京时间
(5)国际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国际日界线”。
时区划分简图
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______________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_____。
2.公转特点: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______的夹角,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__________现象等。
太阳自西向东
一年
66.5°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4.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 3月21日前后 ______ _______________
夏至 6月22日前后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赤道
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极昼
昼最短,夜最长
极夜
考点一 宇宙中的天体系统
例1 (江苏常州中考)在太阳系中,临近地球的两颗行星是( )
A.水星和金星
B.水星和火星
C.金星和火星
D.火星和木星
C
考点二 极地经纬网图中的定位与定向
1.极地经纬网图中的定位
2.极地经纬网图中的定向
例2 (山东淄博中考改编)下面是经纬网示意图。对图中四地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B.②地位于西半球
C.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④地经度为20°E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①地位于40°纬线上,属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②地位于40°W经线上,属于西半球,B正确;③地位于②地的东南方向,C错误;④地的经度为20°W,D错误。故选B。
B
考点三 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状况
(以北半球为例)
①春分 赤道(0°) 昼夜平分
a 0°—23.5°N 直射点北移,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②夏至 北回归线(23.5°N)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
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状况
(以北半球为例)
b 23.5°N—0° 直射点南移,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③秋分 赤道(0°) 昼夜平分
c 0°—23.5°S 直射点南移,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状况
(以北半球为例)
④冬至 南回归线(23.5°S)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
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d 23.5°S—0° 直射点北移,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例3 (湖南长沙中考)2023年是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400多千米,其在轨运行绕转中心是( )
A.地球 B.月球 C.北极星 D.火星
(2)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时,位于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的测控站正值夜晚。这是因为( )
A.纬度差异 B.气候差异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A
D
(福建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其中包括一颗智能遥感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它是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
(1)写出图1中乙地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
(20°N,160°E)
材料二 地球光照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
图1 图2
(2)图1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
(3)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澳大
利亚所处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
乙
图1
由于地球的自转,时间东早西晚,乙地位于三地中最东边,日出最早。
冬季
(4)图2中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A和B,正确的是_______。
(5))描述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包头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A
图2
包头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6)结合图文材料,试列举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至少2个)
四季的变化、地球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