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3第一专题《长江三峡》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3第一专题《长江三峡》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3 10: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长江三峡 刘白羽长江 简介 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长江穿过条条深谷,绕过座座高山,流贯丘陵,横跨平原,汇百川,联千湖,以气吞万里之势,滚滚向东,直入东海。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长江在四川盆地东面,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丛中汹涌奔腾而下,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大峡谷。三峡群峰夹峙,悬崖千丈,风光雄伟壮丽,风景如画。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有诗为证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作者简介: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他是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散文集《芳草集》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他与杨朔、秦牧被称为“现代三大散文家”。 1916年9月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3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草原上》。翌年春赴延安。抗战期间投身敌后战场,写出《五台山下》、《太阳》、《幸福》等小说。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写有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报告文学《光明照耀着沈阳》等。  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晚年笔耕不辍,写有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 193 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 90 公里,宽谷段合长 103 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课文说明 本文是一篇日记体游记。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以生动、轻松的笔调记述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取材范围极广,无所不包。可以描绘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可以记录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述一国的重大事件。 学习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字词 云蒸霞蔚:云霞涌聚的样子,形容绚丽灿烂。蔚:本指草木茂盛,这里指云气弥漫。
峨冠博带: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宽的腰带。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巨大。雷霆,暴雷、疾雷,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30斤。
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亭亭:高耸的样子。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眺望:往远处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提示: 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品读鉴赏 (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找出本段的关键词(2)“我像在…… 中飞翔”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雄伟而瑰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写出书面答案。总领全篇 “雄伟”、“瑰丽” 通感 “雄伟”、“瑰丽”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 品读鉴赏 (1)朗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2)文章如何写瞿塘峡口的“险”的?先总起交代, “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接着引用杜甫的诗句及歌谣,写出其险;再写其“万水奔腾”的水势,写出其险;最后再想像其雷霆万钧的气势,突出其险。品读鉴赏 朗读第二自然段“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 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1 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这一段描写,如诗如画,绚丽多彩,令人陶醉。2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一段描写的作用(1)承上启下,由上文写瞿塘峡之险,过渡到下文写巫峡的秀美。(2)上文写瞿塘峡之险,这里写峡外之美,行文有张有弛,富于变化。品读鉴赏 1 朗读第三—五自然段,找出一句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进行点评。2 用一个词概括巫峡的特点美3 第四段中引用神女峰的传说有什么作用?(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用神话传说突出了巫峡的神奇之美品读鉴赏 1 朗读七自然段,用文中原句概括西陵峡的特点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2 请用一个字概括西陵峡的特点险3 这部分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品读鉴赏 你能背全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这首诗吗?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品读鉴赏 原文第八自然段末有这样一句“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教材选编时把这句话删了。你认为删了好还是保留好?1 删。现代社会讲究和谐,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这种一味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观点与现代社会不和谐。2 留。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它告诉人们,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人们只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总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2)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3-5)写船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6-9)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第一部分(1)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文章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第一段总领全篇
“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雄伟”、“瑰丽”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大自然的伟力”是作者对三峡的赞美,“母亲河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的真挚感情。
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第二部分(2)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请找出描绘瞿塘峡的语句: 思考: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本段的景物描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景随时异。
步移景异。
同景换角。
两个引用突出瞿塘峡口的特征。
在拟声绘色地描写基础之上,恰当地抒发情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三部分(3-5)写船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巫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巫峡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巫峡两岸山峰秀美
写作手法:
点面结合
运用大量的比喻
按时间和航行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第四部分(6-9)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西陵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除了直接描摹自然景视以外,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出西陵峡的凶险? 从课文中找原句回答
总写西陵峡特点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第一站:瞿塘峡—像一道闸门杜诗
民谣瞿塘峡口险要气势(万水奔腾 雷霆万钧)(激流澎湃 涛如雷鸣)险要气势依然如故灰蒙蒙 乌沉沉金色 银(片)红 绛紫金黄气象万千神话境界第二站: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第一峰:美女峰:群 峰:山如斧削 隽秀婀娜万仞高峰之巅有诗意而变化无穷点  面· 思考:
  介绍美女峰的传说有怎么作用?(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了神奇美妙的意境。)第三站 :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多旋涡山陡流急布满礁石· 思考 : 1 、 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香溪”两个县城,
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⑴ 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神奇美妙的意境。⑵ 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
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2、作者为什么要忙里偷闲,借“船上的同志”说
“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出生在这儿”? 虽然长江山险、流急、滩险,看起来“十分吓人”,
但人类面对困难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开拓前进,在
大自然伟力中更体现人类的伟大。雄伟 瑰丽瞿塘峡 巫峡西陵峡(像闸门)(像画廊)(像鬼门关)雄秀险(诗句、民谣)(传说)(传说、诗句)描写景色描写景色描述感受诗情
画意
哲理
课文的中心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游记散文的写法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
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
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可用“广角镜”描绘场面,也可用“长焦镜”展示“特写”,有远有近,有面有点,使文章错落有致
选取准确、鲜明的语言,善用各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征,使读者也如身临其境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