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0 16: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
疆域与人口
中国的疆域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
疆域
疆域
第二章 认识地球
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新课导入
地球的自转
阅读教材,结合图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球自转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一天
地轴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处在白昼,称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处在黑夜,称为夜半球。这也导致地球在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有白天和黑夜、日出和日落的差异,即不同经度位置上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从而产生了时差。
昼夜交替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在兴隆观测站拍摄的星轨照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
经度不同的地点,地方时也不同。
为了方便生活,避免在国际交往中因使用地方时带来时间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东西十二区时间相同,日期相差1天。
实际上,各国或地区采用的区时,往往是参照行政区界线或自然界线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例如,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想一想: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课堂
活动
昼半球
夜半球
太阳光线
逆时针。顺时针。
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与夜半球。
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
材料及工具: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等。
演示过程: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想一想:
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大致位置,贴上彩色胶带标记,观察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课堂
活动
昼半球
夜半球
太阳光线
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
材料及工具: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等。
演示过程:
在地球仪上任选一条经线,并用彩色胶带粘贴标记: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该经线两侧同一纬度越靠东的地方越先见到太阳,表明时刻越早。
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粘贴彩色胶带的那条经线上。我们会发现,这条经线到国际日界线之间的地方都过了12时、其他地方还没到12时,从而感受到时差的存在。
课堂
活动
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
材料及工具: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等。
演示过程:
巧记地球自转方向——右手法
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朝上指向北极,那么弯曲的四指指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下图所示:
第24届北京冬季奥
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时(北京时间)开幕。结合上图,想一想,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的当地居民在什么时间可以观看开幕式直播?
莫斯科2月4日15时,伦敦2月4日12时,纽约2月3日7时。
地球的公转
阅读教材,结合图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球公转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一年
太阳
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等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结合上图,分别说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大致时间。
课堂
活动
赤道—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和9月23日前后(秋分日);
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说出极昼与极夜产生的原理及其特征。想一想,北极圈
及其以内的地区,哪一天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哪一天全
部出现极夜现象?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6月22日前后(夏至日)。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将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地球仪的三条不同纬线上:赤道(0°)、北回归线(23.5°N)和南回归线(23.5°S),观察家乡的昼夜长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这一变化与你家乡四季冷暖差异有着怎样的联系?
四季变化
全年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昼夜长短变化
夏 至
玲玲和贝贝的说法正确吗?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假如地球不运动,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玲玲:如果地球不自转,我们可能就无法看到昼夜更替了。
贝贝:如果地球不自转,昼夜更替还会存在,只是周期不再是一天,而是一年了。
玲玲错误,贝贝正确。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将由地球公转来决定。
中国的疆域
板书
设计
地球的运动
自 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特点
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现象
公 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特点
四季冷暖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
现象
随堂练习
1.(四川巴中中考)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2.主要是由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昼夜现象
C.昼夜更替 D.四季冷暖差异
D
B
A B C D
3.(教材活动改编)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_____,就会产生昼和夜。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
(昼半球) 
(夜半球) 
透明
白天
黑夜
3.(教材活动改编)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拨动地球仪,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
(3)昼与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变为昼,为晨线;由昼变为夜,为昏线。图中AB 线为______。(填“晨线”或“昏线” )
昼夜
更替
晨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