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知识点1 摩擦起电
1用久了的风扇叶片上会积累很多灰尘,要定期清洗,这是因为风扇工作时,叶片与空气摩擦发生了 摩擦起电 现象带上了电荷,从而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丝绸与玻璃棒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较强的是 丝绸 (选填“丝绸”或“玻璃棒”)。
3(2023·福建中考)我国古药物学家常用布摩擦过的琥珀能否吸引干草屑来辨别琥珀的真假。摩擦后的琥珀能吸引干草屑,说明琥珀带了 电 。吸管和纸巾摩擦后,吸管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 纸巾 (选填“吸管”或“纸巾”)失去电子。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小球,小球显著被排斥。由此推断小球 (D)
A.可能带负电 B.肯定带负电
C.肯定不带电 D.肯定带正电
5(2024·邯郸期中)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与头发摩擦会带上 异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6
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 电荷 ,能够吸引小纸屑,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知识点3 验电器
7
(2024·吉安期中)用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正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而张开。
知识点4 静电感应现象
8如图所示,A、B两根导体的右端分别会带上什么电荷 (A)
A.正电荷,负电荷 B.负电荷,正电荷
C.正电荷,正电荷 D.负电荷,负电荷
【练易错】
易错点 不会分析带电体与验电器接触时电荷的转移情况
9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
D.A、B接触时,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
10(2024·济南期中)生产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有些是防止静电产生危害,有些是利用静电技术。下列静电现象,利用静电技术的是(D)
A.严禁用塑料桶来装运汽油
B.油罐车后面装拖地的铁链
C.在有些地毯中穿入金属丝
D.工厂烟囱的静电除尘设备
11
(2024·武汉期末)如图,小李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纸巾摩擦吸管一端使其带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使正电荷发生转移的现象
B.在纸巾和吸管摩擦的过程中,纸巾带上负电荷
C.在纸巾和吸管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纸巾转移到吸管
D.把某个物体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判断该物体是带电的
12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梳子与图中的 毛皮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梳子带 负 (选填“正”或“负”)电荷,带电的梳子 吸引 (选填“吸引”或“不吸引”)干燥的碎纸屑。
13(2024·惠州期中)有三个都带电的小球甲、乙、丙,已知小球甲与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电相同,小球甲吸引小球乙,小球乙吸引小球丙,那么小球乙带 正 电,小球丙带 负 电,小球甲与小球丙靠近时将互相 排斥 。
14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 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力越大,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大。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被称为 转换法 (选填“类比法”或“转换法”);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塑料泡沫小球 (选填“小钢球”或“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距离越小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D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知识点1 摩擦起电
1用久了的风扇叶片上会积累很多灰尘,要定期清洗,这是因为风扇工作时,叶片与空气摩擦发生了 现象带上了电荷,从而具有 的性质。
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丝绸与玻璃棒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较强的是 (选填“丝绸”或“玻璃棒”)。
3(2023·福建中考)我国古药物学家常用布摩擦过的琥珀能否吸引干草屑来辨别琥珀的真假。摩擦后的琥珀能吸引干草屑,说明琥珀带了 。吸管和纸巾摩擦后,吸管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 (选填“吸管”或“纸巾”)失去电子。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小球,小球显著被排斥。由此推断小球 ( )
A.可能带负电 B.肯定带负电
C.肯定不带电 D.肯定带正电
5(2024·邯郸期中)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与头发摩擦会带上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异种电荷相互 。
6
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 ,能够吸引小纸屑,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 。
知识点3 验电器
7
(2024·吉安期中)用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
知识点4 静电感应现象
8如图所示,A、B两根导体的右端分别会带上什么电荷 ( )
A.正电荷,负电荷 B.负电荷,正电荷
C.正电荷,正电荷 D.负电荷,负电荷
【练易错】
易错点 不会分析带电体与验电器接触时电荷的转移情况
9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
D.A、B接触时,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
10(2024·济南期中)生产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有些是防止静电产生危害,有些是利用静电技术。下列静电现象,利用静电技术的是( )
A.严禁用塑料桶来装运汽油
B.油罐车后面装拖地的铁链
C.在有些地毯中穿入金属丝
D.工厂烟囱的静电除尘设备
11
(2024·武汉期末)如图,小李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纸巾摩擦吸管一端使其带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使正电荷发生转移的现象
B.在纸巾和吸管摩擦的过程中,纸巾带上负电荷
C.在纸巾和吸管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纸巾转移到吸管
D.把某个物体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判断该物体是带电的
12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梳子与图中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梳子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带电的梳子 (选填“吸引”或“不吸引”)干燥的碎纸屑。
13(2024·惠州期中)有三个都带电的小球甲、乙、丙,已知小球甲与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电相同,小球甲吸引小球乙,小球乙吸引小球丙,那么小球乙带 电,小球丙带 电,小球甲与小球丙靠近时将互相 。
14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 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力越大,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大。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被称为 (选填“类比法”或“转换法”);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选填“小钢球”或“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