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同步探究学案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认识罗马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的危机。
(一)自主预习
罗马城邦
公元前1000前,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1)国家统治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利机关。
平民选出来的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奴隶反抗:(1)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三次战胜迦太基(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2)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最终被镇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首创“元首制”,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之间的独尊地位。
2、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跨欧亚非三洲。
3、罗马帝国的衰亡:
(1)原因:罗马的政治、经济发危机。公元前375年,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
(2)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3)476年,西罗马对日耳曼人消灭。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求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以宗教”是指什么宗教?再写出罗马法制建设中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统称。
(2)材料二中,图一法律文献确立的资产阶级政体的名称是什么?图二体现了美国在国家权力方面确立了什么原则?
(3)材料三中的“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
(4)材料四中的会议通过的哪一文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意义?
(5)写出材料五中的法律文件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一)达标测评
1. 罗马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统治时期被形象地描绘成欧洲的“罗马时代”。这主要是因为( )
①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 ②罗马帝国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③留下了罗马法等文化遗产 ④罗马建筑的式样和风格影响深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 二铜表法》的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
A.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3.史论结合是评价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古罗马历史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有( )
选项 史实 推论
① 罗马保民官的设立 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胜利
② 罗马的儒略历 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③ 罗马在“布匿战争”的胜利 是征服地中海的重要一步
④ 罗马爆发斯巴达克起义 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都是西方著名的谚语,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有着罗马人的特点
B.罗马文化影响了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C.罗马帝国十分繁盛
D.罗马为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大路
5.如图所示扑克牌中的人物出生于名门贵族,他酷爱古希腊文化,喜欢体育运动,军事和外交才能突出,公开实行独裁统治,还曾改革历法,创立了“儒略历”。“他”是( )
A.凯撒 B.图特摩斯三世
C.汉谟拉比 D.查理大帝
6.法学家西塞罗在评价《十二铜表法》时说:“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B.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C.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7.罗马大道的特色之一在于道路穿过城市中央,而不考虑环绕城市的环线,这样不仅便于军队调动,而且方便城市居民使用。这说明罗马帝国( )
A.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 B.各地区经济密切联系
C.以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D.交通系统服务于统治
8.“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9.“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即“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大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开始于( )
A.476年 B.843年 C.1258年 D.1453年
10.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期大致位于以下年代尺的 ____处( )
A.A B.B C.C D.D
(二)提升训练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4世纪末这个曾经极盛的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地中海东部的那一半尽管疆域辽阔,但在后期发展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材料二:这个地中海东部的国家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睡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被时代所抛弃。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在基督教兄弟--代表着一种新文明扩张势力的西欧十字军进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在新崛起的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打击之下也束手无策,不断的战争导致财政的亏空,经济衰退,最终在1453年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1) 材料中的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指的是哪两个部分?
(2)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古代亚非、欧洲文明源远流长、各具特色,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幅美丽画卷。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 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 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 壤。
材料二 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
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材料三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 ……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 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 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 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摘编自汪子嵩《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四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
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发展的影响。并列举一例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从材料二的序言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事实如其所说吗 请在材料二 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伯里克利推动雅典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一个改革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5)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不同地区的文明。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答案】(1)基督教;《罗马民法大全》。
(2)君主立宪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3)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1)根据材料“古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联系所学可知,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是以“宗教”,指的是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第二次以宗教”是指基督教。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制建设中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2)根据材料二中图二《权利法案》,联系所学可知,《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法律文献,通过这一法律文献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图二联系所学可知,图二体现了美国在国家权力方面确立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3)根据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求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三中的“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思想。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具有反封建的巨大进步作用。
(4)根据材料四“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四中的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根据材料五可知材料所述法律文献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联系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
二、课堂达标
1.【答案】B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统治时期被形象地描绘成欧洲的“罗马时代”,这主要是因为罗马帝国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留下了罗马法等文化遗产 ,罗马建筑的式样和风格影响深远,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根据题干“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可知,这说明《十二铜表法》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D符合题意;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排除A;
《十二铜表法》维护的奴隶制阶级的利益,排很长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制定的,与雅典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罗马保民官的设立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胜利;罗马的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罗马在“布匿战争”的胜利是征服地中海的重要一步。①②③推论正确,A符合题意;
斯巴达克起义爆发是公元前73年,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④推论错误,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的知识。难度适中,明确罗马时期历史史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4.【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所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的西方谚语。罗马帝国统治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罗马在其统治地区推行罗马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区接受罗马的文化,“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因此,上述谚语实际上反映了罗马对其统治地区的文化渗透。B项正确;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有着罗马人的特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罗马帝国十分繁盛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罗马为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大路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影响。
5.【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他……创立了“儒略历”,结合所学可知,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因此图片中人物是凯撒,A 项正确;
图特摩斯三世被公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他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君主,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查理大帝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帝国的创建者,BCD 项都与“儒略历”无关,排除 BCD 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凯撒相关知识的掌握。
6.【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根据“限制了贵族的司法”“有章可循”可知《十二铜表法》量刑定罪是有文字依据的,不能随意解释法律,D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矛盾,排除B项;
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法制建设历程,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十二铜表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7.【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据材料“不仅便于军队调动,而且方便城市居民使用”可知,罗马帝国的交通系统服务于统治,D项正确;
材料未反映罗马帝国的疆域,排除A项;
材料反映罗马交通穿城而过,但各地区经济联系密切无从体现,排除B项;
材料并未体现罗马的扩张,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帝国的认识。
8.【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所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的西方谚语;罗马帝国统治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罗马在其统治地区推行罗马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区接受罗马的文化,“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因此,上述谚语实际上反映了罗马对其统治地区的文化渗透。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查古代罗马文化相关知识。
9.【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A:根据所学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结束,欧洲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A项符合题意;
B: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B项不符合题意;
C: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C项不符合题意;
D: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的开始时间,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0.【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A:根据题干“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可知,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A项符合题意;
B: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B项不符合题意;
C:C属于公元前4世纪初,C项不符合题意;
D:D属于公元前4世纪末,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时间和世纪的换算方法。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算方法为:用年数除以100,然后商取整数加1,得到世纪数。故公元前509年为6世纪末期。
11.【答案】(1)两部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
(2)观点:学习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论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但是,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不图创新。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才尽民穷,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所以,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仅以继承和保存古典文化为己任,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心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学习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1)根据材料一“4世纪末这个曾经极盛的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和结合所学可知,古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1453年被土耳其灭亡,也称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根据材料选择任一观点,在论述的时候结合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如:观点:学习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论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但是,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不图创新。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才尽民穷,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所以,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仅以继承和保存古典文化为己任,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心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学习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
故答案为:
(1)两部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
(2)观点:学习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论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但是,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不图创新。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才尽民穷,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所以,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仅以继承和保存古典文化为己任,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心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学习与创新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时,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2.【答案】(1)影响:尼罗河定期泛滥留下的肥沃有利于古埃及的农业发展,为古埃及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成就:金字塔(或象形文字、太阳历)。
(2)目的: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此,论证观点:“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
(3)历史条件: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改革措施: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4)影响:一方面给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充满破坏性侵略性,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5)做法:我们应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地区的不同文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1)根据材料一“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可知,尼罗河定期泛滥留下的肥沃土有利于古埃及的农业发展,为古埃及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包括金宇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
(2)根据材料二“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维护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打自由民之子之频,则应制其一耳。”可知,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
(3)根据材料三“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可知,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所有公民开放,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4)根据材料四“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和结合所学可知,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给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充满破坏性、侵略性,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5)综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我们应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地区的不同文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骄。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影响:尼罗河定期泛滥留下的肥沃有利于古埃及的农业发展,为古埃及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成就:金字塔(或象形文字、太阳历)。
(2)目的: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此,论证观点:“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
(3)历史条件: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改革措施: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4)影响:一方面给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充满破坏性侵略性,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5)做法:我们应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地区的不同文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掌握古代亚非文明、欧洲文明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