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同步探究学案
1.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2.充分运用背景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得出合乎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
3.通过学习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为争取自由、自治而斗争的史实,感受早期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力求获得市民身份的斗争精神
(一)自主预习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一)城市兴起
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兴起: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的更快。
(二)城市自治
1.斗争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
2.斗争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典型代表:法兰西的琅城
4.结果: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和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5.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6.影响:国王给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7.局限性: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
2.居民来源:来自农村的农民和农奴。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3.从事活动: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4.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大学的兴起
1.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大学的地位: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
4.国王与教皇对待大学的态度:国王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5.发展:
12世纪,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6.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7.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基础性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
专业性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
特点(评价):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有人将欧洲的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让我们走进封建时代的欧洲,了解其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像以前那样无偿的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土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奴)且需先完成领主自营地上的生产,由此而常常耽误了经营自己份地的农时。此外,农奴还要为领主服各种杂役,领主出征打仗,农奴还常常被征调一同去搬运粮草、饲养马匹。农奴还常常向领主献贡各种实物。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概括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庄园土地分为哪两部分?佃户获得土地耕种有何基本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西欧城市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
(一)达标测评
1.12世纪初,某国城市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可能反映的是( )
A.这个时期的中国可能存在封君封臣制度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中世纪欧洲的某些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千人。13世纪时,在西欧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 )
A.巴黎 B.米兰 C.伦敦 D.威尼斯
3.王鸣同学在撰写“中世纪欧洲教育的发展”历史小论文时发现,早期的大学大多分布在西欧、中欧和南欧等地,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
①这些区域经济发达,社会发展迅速
②大学日常教学和管理拥有自主权
③城市中首先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④希購、罗马的古典著作广泛传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博洛尼亚(大学)的学生们成功地让当地过于高昂的食物价格和住宿价格降了下来,其手段就是威胁当地人要全体搬走。”这段史料记载能够说明( )
A.博洛尼亚建立了最早的大学 B.西欧大学深受阿拉伯文化影响
C.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利 D.早期大学与商人行会性质相近
5.一份13世纪参观(法国)勃艮第修道院的记载显示,人们将农田都奉献给葡萄园,因为葡萄酒可以卖出好价钱,他们卖酒得来进口食物、布匹和其他必需品。这份记载能够解释的城市现象是( )
A.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B.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
C.城市中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D.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更加富裕
6.在12世纪的居民看来,伦敦是一座极其繁华、日新月异的大都市,大量涌人的人口让这座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些“大量涌人的人口”的身份大多是( )
A.农奴 B.商人 C.贵族 D.领主
7.特许状,也称“豁免证书”,是指中世纪欧洲国王赐予领主领地免受管辖的特恩权时所颁发的一种证明文书。其中载明禁止地方官员进入持有豁免证书的领地行使税收和审判等方面的职权。由此可见,特许状的颁布将( )
A.强化国王对城市的管辖
B.使自治城市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C.削弱国王或贵族的权力
D.导致自治城市进入到分裂制据的状态中
8.13世纪欧洲某城市中维持秩序的治安官无处不在,授予治安官职权的机构应是( )
A.城市和市民自治选举 B.封建领主安排人选
C.元老院固定职位任命 D.国王或贵族指定官员
9.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10.下图的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亚
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欧洲
(二)提升训练
1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人逐渐走进了“中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理 · 马特一改墨洛温王朝无偿向贵族分赠土地的传统方法……封君赐予的土地被称 为“采邑”,获得土地的封臣被称为“附庸”,作为获得土地的回报,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数量不等的 重装骑兵……这套以土地换骑士的制度,就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摘编自陈长琦《中外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庄园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与政权组织相统一的,统治权与土地所有权相结合的特殊组
织。它的经济因而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排除外界的许多干扰;同时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领主不仅 可以役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征调他们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摘编自任其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庄园制度》
材料三 市民阶层的需要与倾向与西欧传统组织是这样的不相称,以致引起了猛烈的反对……
市民阶层最不可缺少的需要就是自由。没有自由,那就是没有行动、营业与销售货物的权利, …… 没有自由,贸易就无法进行。
——摘编自亨利 ·布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1)材料一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 这一地区的“封建制度”有何特点
(2)在材料二中作者如何界定庄园的性质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 庄园土地关系的变化给农业生产组织带来的新趋势。
(3)材料三中“市民阶层的需要”是什么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市民阶层可能以什么方式 展开了“猛烈的反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
12.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推动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城市的发展来说,基本的共同原则是: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个有原动力的和积极的因素,就是贸易。
——[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下面是巴黎大学部分年份的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
年份 艺学 神学 法学 医学
1283 183人 — — —
1348年 514人 32人 18人 46人
1362年 441人 25人 11人 25人
——[法]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
材料四 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的城市发展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特别是如巴黎大学等著名大学)使所在的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
——张斌贤《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
(1)西欧城市兴起于何时?根据材料一说出西欧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被颁发特许状的城市居民有哪些权利。
(3)结合材料三的表格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开设的课程有哪些。根据材料四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答案】(1)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特点: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的意义
(2)领主的自营地、佃户的份地;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3)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是: 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的意义 ;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 庄园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佃户的份地两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佃户获得土地耕种的条件是: 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欧城市主要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即取得自由自治权利;
故答案为:(1)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特点: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的意义
(2) 领主的自营地、佃户的份地;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3)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概括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先理解题干含义即知道要回答什么,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课堂达标
1.【答案】C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据材料“12世纪初,某国城市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市民以缴纳税金赎买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的形成争取城市自治权,故选C项。
封君封臣制是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不存在封君封臣制度,排除A项。
材料反映市民通过缴纳税金获取城市自治权,未涉及税收的来源,排除B项。
材料描述的是市民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了部分自治权,并非通过暴力,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A:巴黎超过5万人,A项不符合题意;
B:米兰超过5万人,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C项符合题意;
D:威尼斯超过5万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重点掌握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早期的大学大多分布在西欧、中欧和南欧等地,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这些区域经济发达,社会发展迅速,同时这些城市希購、罗马的古典著作广泛传播,这些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大学日常教学和管理拥有自主权,城市中首先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与大学发展无关,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来细心辨别题肢,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4.【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大学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这表明 早期大学与商人行会性质相近 ,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博洛尼亚建立了最早的大学 ,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B. 西欧大学深受阿拉伯文化影响 ,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C. 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利 ,题干中没有体现大学的自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能力,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他们卖酒得来进口食物、布匹和其他必需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因此他们通常更加富裕,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题干中没有提及手工业者,不符合题意;
B.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 ,题干中没有提及城市居民,不符合题意;
C. 城市中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题干中没有提及市民阶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6.【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前还是农奴,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商人,是进入城市后的身份,不符合题意;
C.贵族,一般是世袭的封建贵族,不符合题意;
D.领主,是农村庄园的主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要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
7.【答案】C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其中载明禁止地方官员进入持有豁免证书的领地行使税收和审判等方面的职权 ”,可以看出, 特许状的颁布将 削弱国王或贵族的权力 ,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强化国王对城市的管辖 ,不符合题干的含义,不符合题意;
B. 使自治城市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不符合题干的含义,不符合题意;
D. 导致自治城市进入到分裂制据的状态中 ,不符合题干的含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8.【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3世纪欧洲某城市中维持秩序的治安官无处不在, 在自由城市里,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封建领主安排人选 ,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C. 元老院固定职位任命 ,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D. 国王或贵族指定官员 ,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回答,注意要细心分析理解。
9.【答案】C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材料“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说明了城市居民的权利与自由,体现了“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故C符合题意;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为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反映了当时西欧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的城市,而非庄园,故B不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市民的权利与自由,与大学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城市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10.【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劳动中的农奴”“西欧庄园”“封臣宣誓效忠”可知,这个单元的内容是中世纪的欧洲,即封建时代的欧洲。D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与亚非无关,排除A;
题干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无关,排除B;
题干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不是古代欧洲,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的欧洲。难度适中,准确识读图片,掌握西欧庄园、封君封臣制是欧洲中世纪的典型代表即可作答。
11.【答案】(1))写照:西欧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层层分封/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契约意义/契约性。
(2)性质:庄园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与政权组织相统一的,统治权与土地所有权相结合的特殊组织。
新趋势: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3)“需要”:自由。
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
(4)主线:西欧封建制度建立和发展。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1)根据材料一“查理·马特一改墨洛温王朝无偿向贵族分赠土地的传统方法……到君赐予的土地被称为采邑,获得土地的封臣被称为附庸,作为获得土地的回报,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数量不等的重装骑兵……这套以土地换骑士的制度,就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可知,材料一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写照,这一地区的“封建制度”的特点有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根据材料二“庄园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与政权组织相统一的,统治权与土地所有权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它的经济因而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排除外界的许多干扰;同时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领主不仅可以役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征调他们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知,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庄园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与政权组织相统一的,统治权与土地所有权相结合的特殊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庄园土地关系的变化给农业生产组织带来的新趋势是租地农场的出现。
(3)根据材料三“市民阶层的需要与倾向与西欧传统组织是这样的不相称,以致引起了猛烈的反对……市民阶层最不可缺少的需要就是自由。没有自由,那就是没有行动、营业与销售货物的权利……没有自由,贸易就无法进行”可知,材料三中“市民阶层的需要”是城市的自由自治。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市民阶层可能以武力斗争方式展开了“猛烈的反对”。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走向近代。
故答案为:(1)写照:西欧;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层层分封/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契约意义/契约性。
(2)性质:庄园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与政权组织相统一的,统治权与土地所有权相结合的特殊组织。新趋势: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3)“需要”:自由。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
(4)主线:西欧封建制度建立和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欧封君封臣制,西欧中世纪的庄园,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封君封臣制,西欧中世纪的庄园,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时间:10世纪。原因:商业贸易的发展。
(2)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权利: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拥有私有财产。
(3)课程:艺学等基础课程,神学、法学、医学等专业课程。关系:大学的形成刺激城市贸易的发展,使城市的影响和规模(或人口)不断扩大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城市开始兴起;依据材料一信息“ 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个有原动力的和积极的因素,就是贸易 ”,可以看出, 西欧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 商业贸易的发展 ;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依据材料二信息“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可以看出, 被颁发特许状的城市居民 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拥有私有财产 ;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中世纪西欧大学开设的课程有 : 艺学等基础课程,神学、法学、医学等专业课程 ;依据材料四信息,可以看出, 大学的形成刺激城市贸易的发展,使城市的影响和规模(或人口)不断扩大 ;
故答案为:(1) 时间:10世纪。原因:商业贸易的发展。
(2) 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权利: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拥有私有财产。
(3) 课程:艺学等基础课程,神学、法学、医学等专业课程。关系:大学的形成刺激城市贸易的发展,使城市的影响和规模(或人口)不断扩大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对这些句子进行概括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回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