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概念阐释〕社会转型
指某一时期发生的密集的、大范围的、根本性的、影响了几乎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社会变化,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变迁、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春秋战国、唐宋、明清、鸦片战争后、清末民初、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后)
春秋战国阶段特征 总体
具体表现 政治
经济
文化
阶级
社会
民族关系
【阶段特征】
“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视;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交融时期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
铁犁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工商业发展,打破工商食官
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观察春秋战国形势图,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
变化:
原因:
本质:
1.少数民族有所减少;2.出现防御工事的长城,匈奴成为北方边境主要威胁;
3.诸侯国数量有所减少,诸侯国竞争更趋激烈,形成区域强国
王室衰微,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1.各少数民族逐步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发展壮大分布更加广泛;
2.出现局部统一的发展趋势,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侧面反映了战国时代战争的频繁;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材料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
——司马迁《史记》
材料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 季氏篇》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礼崩乐坏、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从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力有何变化?
实质?
【探究】
一、政治之变:动荡
1、诸侯纷争,权力下移——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①背景:东周时礼崩乐坏,周王室控制力削弱,诸侯势力坐大→争霸兼并。
时期 列国数目 周室地位 战争形式 时代特点 政治制度 民族关系
春秋(前770—前476) 一百七十多个。“春秋五霸” 势力已衰,但名义上尚被诸侯尊为“天下共主”尊王攘夷 奴隶主争霸争霸战争, 规模小,持续时间短,讲究礼节、阵地战为主 奴隶制瓦解时期 世卿世禄制度; 郡县制度萌芽 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战国(前475—前221) 初期有二十多个,后来剩下七个较强的国家。“战国七雄” 诸侯纷纷称王,视周室如无物 追求统一 兼并战争,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 封建制度确立形成时期 列国多采用中央集权政体;以俸禄制代替世禄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建户籍制度 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稳定更广泛
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
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
影响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有利于推动局部统一; “士”阶层受到重用;推动新兴地主阶级崛起;有利于统一的民族心理的形成(华夏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①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2、“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1)时间:
(2)表现:
(3)影响: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华夏认同:“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③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 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1.经济发展的表现(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农业:
①生产工具:
②土地制度:
③经营方式:
④农业技术:
⑤水利:
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
由集体耕作向小农经济转变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的表现(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手工业:
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铁器广泛使用。
(3)商业:
①货币流通广泛,出现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如布币、刀币、圜千、蚁鼻钱。
②各地涌现出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③“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不少私营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④实物借贷普遍,货币借贷出现。
⑤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易错:抑商不等于灭商,限制不等于禁绝。
春秋战国各国货币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1.经济发展的表现(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手工业:
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铁器广泛使用。
(3)商业:
①货币流通广泛,出现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如布币、刀币、圜千、蚁鼻钱。
②各地涌现出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③“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不少私营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④实物借贷普遍,货币借贷出现。
⑤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4)交通:
逐渐形成以各国都城为中心的向外辐射交通网路,都城所在地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春秋时期已有运河;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淮的运河——邗沟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发展历程
(1)提出:
(2)西汉时: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2.评价
(1)积极:封建社会前期
①(经济)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
(2)消极:封建社会后期(明清)
①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但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②阻碍商品经济和资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③抑制社会经济活力,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
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货币官铸、盐铁专卖)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
深化拓展:重农抑商政策
1、背景
①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奴隶制衰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②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最有效的途径。
③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④思想:法家顺应形势进行改革,主张依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
2、目的:富国强兵
(二)变法运动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变法运动
燕昭王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孝公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变法代表
4、结果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时
间
国
家
改革者
变法内容
春秋
战国
齐国
管仲
改革
军事:整顿军备
经济:发展工商业
改革赋税制度
鲁国
季文子
初税亩
经济:履亩而税
魏国
楚国
李悝
变法
吴起
变法
经济:尽地力而教、平籴法
法律:制定《法经》
限制贵族权力、三代后收回俸禄、奖励军功
其他诸侯
齐国邹忌、赵国公孙连、韩国申不害
(二)变法运动
领域 主要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社会
商鞅变法
军功授爵: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县制管理:废分封,行郡县制,君主任免
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
农商政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土地制度: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小家庭化: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连坐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
加强了户籍管理
有利于增加赋税
改革与变法:
1.措施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习俗等方面。
2.措施彻底:废除了井田制,奖励军功,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
3.持续时间长:先后两次改革,具有长期性。
4.推行力度大: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势力,加强思想控制,保证了变法顺利进行。
5.成效明显: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商鞅变法的特点
进步性: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得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轻罪重罚,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改革措施行之有效,符合秦国国情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商鞅个人因素
(政治才干、铁血手腕、赏罚分明、与旧贵斗争… )
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链接选必课本】春秋战国的选官制度和户籍制度
1.选官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 1·P30】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举荐和军功授爵制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②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2.户籍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 1·P99]
(1)起始: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秦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簿籍上有登记。
3.法律与教化
(1)春秋时期:
(2)德治与法治之争
①背景:
②争论双方:
③早期争论:
④具体表现:
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东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寻求治国新思想。
儒家与法家。
子产“铸刑书”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4.户籍制度:战国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自耕农
有很少的地
自己耕种
自己消费
佃农
没有土地
租地
有人身自由
奴隶
没有土地
没有自由
人身依附于地主
商品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交换
概念辨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1)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而且自然经济可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庄园)。
(2)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较小。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
(3)自耕农经济:农户耕种的土地是自己的,它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百家争鸣
1.含义:
(1)“百家”:泛指数量多,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
(2)“争鸣”:是指战国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见解,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经 济: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
政 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私学兴办;
2.背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
3.各派代表人物及学说
核心思想 “仁”和“礼”,
主要内容:“ 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方法论:“中庸之道
政治思想 强调“仁”和“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察民情,主张“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
教育文化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等
其他
①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讨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到首位。
②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春秋时期:儒家
仁与礼的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三、百家争鸣
孔子
世界观 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要顺应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政治观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
方法论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各派代表人物及学说
春秋时期:道家
老子
三、百家争鸣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孤愤》、《五蠹》。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人性恶;变革社会。(法治观、集权观、变革观)
(2)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为秦统一六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武器。
战国时期:法家
“相生相胜”
邹衍(战国):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文选·魏都赋》
阴阳家·五行学说
阴阳家·邹衍画像
战国时期:阴阳家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特点
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强调“天行有常”,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道家 庄子 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扬天道,崇尚逍遥自由,提出“齐物”的思想。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讲求实际功利,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 韩非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主张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治国脱离政治实际,过于理想化 没有得到新兴地主阶级采纳
消极避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和平的愿望,成为民间显学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进取和加强专制集权的迫切愿望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知识拓展
1、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方法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3)在战争问题上,墨家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而兵家则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
2、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与“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治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希望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应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帝道”。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
学派 思想主张 代表阶层 理想秩序 精神资源
儒家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仁政德治 没落奴隶 主贵族 等级 和谐 仁爱精神、重视道德、发展教育等,孕育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 道法自然、 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没落奴隶 主贵族 小国 无为 天人合一、辩证思想、自然理性等,构成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基础
墨家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 非乐非命 下层 民众 平等 和平 锄强扶弱、平等和平、勤俭艰苦等,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
法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法术势” 新兴 地主 阶级 专制 集权 一断于法、法不阿贵、勇于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深化拓展:儒、道、墨、法思想比较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主张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制、改革思想对当今的法制国家有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深化拓展:诸子百家的现实意义
三、百家争鸣
(二)意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地位和性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基础: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3)历史意义: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政治:列国纷争、统一趋势、各国变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
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商鞅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
文化:百家争鸣(思想解放)、学术下移、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建立在礼乐制度基础上的西周贵族文化逐渐崩溃瓦解,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理论形成和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奠基,为统一提供理论武器;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归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
民族关系: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政治制度 春秋: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各国进行的重大政治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
官员的 选拔 荐举制: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军功制: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对外交往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汉字已经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民族关系 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基础。
医学成就 战国时期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医学诊断;战国开始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知识连接 选择性必修 1
法律与 教化 早期 法治: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晋国·叔向反对刊布法律,认为刑罚适用于乱世。
后期 法治: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商鞅和韩非。德治: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代表孔子和孟子。(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在其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价值观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家国观 提倡爱国家国情怀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选必修知识连接 选择性必修 1、3
人生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处世观 和而不同 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伦理观 人本思想 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政治观 民本思想 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自然观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知识连接 选择性必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