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0 20:53:46

文档简介

3-2《认识液体》
一、选择题
1.小小同学想知道他的玻璃杯最多能装多少毫升的水,可以借助( )进行测量。
A.无刻度的烧杯 B.量筒 C.天平 D.滴管
2.小小同学用水平仪测量窗台是否水平时,水平仪内的气泡稳定后,位置如图,则窗台是( )的。
A.水平 B.左边较高 C.右边较高 D.中间较高
3.量筒上的单位是( ),用符合“mL”表示。
A.毫升 B.厘米 C.尺 D.毫克
4.要准确知道一杯水的体积,可以用( )来测量。
A.格尺 B.秤 C.量筒(杯) D.烧杯
5.下列液体倒入水中,能浮于水面的是( )。
A.蜂蜜 B.牛奶 C.食用油 D.水银
二、判断题
6.使用水平仪测量时,气泡在哪里,就说明哪处高。( )
7.不同液体它们的透明度是不一样的( )
8.50ml的牛奶和50ml的蜂蜜,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 )
9.固体有确定的体积,液体也有确定的体积。( )
10.生鸡蛋的壳是固体,但是里面的蛋清和蛋黄是液体。( )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C
6.√ 7.√ 8.× 9.√ 10.√
0!1-1《空气占据空间》
一、选择题
1.在充气城堡上蹦蹦跳跳真好玩,利用了空气的性质是( )。
A.热空气会上升 B.空气有质量 C.压缩空气有弹性
2.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纸把水往下压 C.水有一定体积
3.下列物体中,( )没有用到压缩空气的性质。
A.孔明灯 B.篮球 C.射钉枪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可以变化的
B.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C.我们的生活可以离开空气
5.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的实验时,不需要注意的是( )。
A.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B.记下活塞的位置 C.天气情况
二、判断题
6.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变的。( )
7.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能够吹得很大。( )
8.如果把一个杯子倒过来,里面就没有空气了。 ( )
9.粉笔和水都占据空间。( )
10.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之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小。( )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C
6.× 7.× 8.× 9.√ 10.√4-4《珍惜水资源》
一、选择题
1.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它的质量是( )。
A.1000克 B.1000立方分米 C.1吨 D.100千克
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 B.用淘米水浇花
C.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3.下列做法中,( )是浪费水的行为。
A.将洗过脸的水收集起来冲洗厕所
B.将淘米水用来浇花
C.用节水马桶,在马桶水箱中放一瓶水
D.洗澡搓沐浴液时不关水龙头
4.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
A.25% B.30% C.70.8% D.75%
5.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大桶收集废水
C.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 D.用洗澡水冲厕所
二、判断题
6.为了节约用水,要少喝水不洗澡。( )
7.地球上的水很多,我们不用节约用水。( )
8.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 )
9.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 )
10.刷牙、洗脸时及时关闭水龙头。( )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C
6.× 7.× 8.√ 9.√ 10.√1-3《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选择题
1.壁挂制冷空调应该放在房间墙壁( )的位置。
A.靠上 B.中间 C.靠下 D.任意
2.暖气片一般都装在房间的( ),制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的( )。
A.下,上 B.上,下 C.下,下 D.上,上
3.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
A.窗边 B.地面上 C.天花板上 D.房间中间
4.1.帆船前进和空气的( )性质有关。
A.会流动 B.有质量 C.占据空间 D.能够压缩
5.下列物体中,( )利用的性质与其它的都不同。
A.排球 B.充气城堡 C.喷水壶 D.孔明灯
二、判断题
6.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空调应装在房间的高处。( )
7.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 )
8.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这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
9.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可以流动、冷空气上升热空气下降。( )
10.打开冰箱时,“白气”向下运动。(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D
6.√7.√8.√9.×10.√4-2《海洋》
一、选择题
1.海洋里生活着( )种生物。
A.20余万 B.无数 C.1000多 D.3万多
2.海洋里生活着( )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A.20 B.19 C.21 D.22
3.( )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A.河流 B.海洋 C.湖泊 D.森林
4.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
A.71% B.29% C.65% D.35%
5.下列哪种水又苦又咸?( )
A.海水 B.河水 C.湖水 D.地下水
二、判断题
6.海水又苦又涩,不能直接饮用,所以没有多大用处。( )
7.海水中的盐类物质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盐。 ( )
8.章鱼和海带等生物生活在河流和湖泊中。( )
9.海洋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 )
10.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 )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A
6.× 7.× 8. × 9.√ 10.√2-4《保护土壤》
一、选择题
1.以下方法中,不能增加土壤肥力的是( )。
A.种植绿肥 B.多施农家肥
C.多用农药 D.收集落叶做堆肥
2.下列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是( )。
A.农药 B.枯草 C.病菌 D.塑料袋
3.选择下列人类的活动中,破坏了土壤的是( )。
A.污水排放 B.环保宣传
C.垃圾分类 D.植树造林
4.下面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B.土壤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作用
C.植物不能保护土壤
D.喷洒农药对土壤不会造成影响
5.会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
A.修筑梯田 B.砍伐森林 C.开窑烧砖 D.乱扔垃圾
二、判断题
6.开窑烧砖不会对土壤造成影响。( )
7.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时,要向两块土中加同样多的水。( )
8.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
9.保护水土做好的办法是植树造林。( )
10.我们为了更多地收获庄稼,应该多喷洒农药,这样不会破坏土壤的。( )
参考答案:
1.C 2.B 3.A 4. A 5.A
6.× 7.√ 8.√ 9.√10.×5-2《运动和呼吸》
一、选择题
1.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 )。
A.不低于1000毫升 B.在2500~4000毫升
C.在6000~8000毫升 D.在8000毫升以上
2.若测量李芳在某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如下:第一次测量每分钟呼吸28次,第二次测量每分钟呼吸27次,第三次测量每分钟呼吸26次,则李芳在此状态下平均每分钟呼吸( )。
A.26次 B.27次 C.28次 D.29次
3.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 )。
A.4000毫升 B.2500毫升 C.1000毫升 D.6000毫升
4.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
A.消化 B.运动 C.肺活量 D.睡眠
5.下面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C.空气污染严重时,出门也不戴口罩
D.经常开窗通风
二、判断题
6.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
7.坚持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 ( )
8.冬天天气冷,为了保暖,教室一整天不开窗通风也没关系。( )
9.人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休息后呼吸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
10.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少,氧气多。( )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 7. √8. × 9.√ 10.×5-3《食物的旅行》
一、选择题
1.食物被食道运输到(   )里,通过它的蠕动,食物被进一步研磨和分解。
A.胃 B.小肠 C.大肠 D.胆
2.下面不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饮食习惯是( )。
A.暴饮暴食 B.吃东西细嚼慢咽
C.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D.避免夜间进食
3.人体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____吸收进入血液。(  )
A.胃 B.肺 C.小肠 D.大肠
4.食物主要在( )完成消化和吸收。
A.食道 B.小肠 C.胃 D.大肠
5.唾液中含有一种消化酶,能把淀粉分解成(   )
A.蛋白质 B.麦芽糖 C.维生素 D.矿物质
二、判断题
6.我们的消化器官很脆弱,暴饮暴食、过冷过热、过于油腻的食物、烟酒等都可能引起肠胃疾病。 (  )
7.在人体的腹部有胃、肺、肝、肠等器官。 (  )
8.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 (  )
9.边吃饭边看电视是不影响消化的,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 (  )
10.口腔属于人体的消化器官。 (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 7.× 8.√ 9.× 10.√2-2《土壤的类型》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的是( )。
A.啄木鸟 B.蜜蜂 C.蚯蚓 D.蚂蚁
2.以下哪个小动物不是土壤里的“居民”?( )
A.屎壳郎 B.蚂蚁 C.蚯蚓 D.蚊子
3.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土壤
B.有土壤的地方都是草木茂盛的
C.土壤都疏松肥沃的
D.草原过度放牧不会引起土壤沙化
4.按照土壤中含沙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B.黏质土﹣﹣沙质土﹣﹣壤土
C.壤土﹣﹣黏质土﹣﹣沙质土
D.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5.沙质土最适合种的植物是(   )
A.水稻 B.红薯 C.小麦 D.高粱
二、判断题
6.做肥料袋时,放入果皮、菜叶的主要目的是制造腐殖质。( )
7.土壤颗粒间的间隙里空气,供地下的动植物呼吸。( )
8.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出现。( )
9.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需要几十年。( )
10.在土壤中施农家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 )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 7. √8. × 9.√ 10.√5-1《人的呼吸》
一、选择题
1.澄清的石灰水遇到( )会变浑浊。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心脏 B.气管 C.肺 D.口腔
3.通过对比测量呼吸数据可以发现,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 )次左右。
A.5 B.20 C.100 D.1000
4.下列都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
A.口腔、鼻腔 B.胃、肺 C.气管、支气管 D.气管、胃
5.动物和人一样,都是从空气中吸进( ),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氢气
二、判断题
6.用鼻子和嘴呼吸都能达到呼吸的目的,效果也一样。( )
7.海水里和河水里的鱼不需要空气。( )
8.人和动物不断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氧气会越来越少。( )
9.人在呼吸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是一样的。( )
10.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 )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 7.× 8.× 9.× 10.√3-4《把盐放到水里》
一、选择题
1.像盐、白砂糖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我们称作( )。
A.溶化 B.溶解 C.消失 D.蒸发
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下列( )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掉。
A.给水加热 B.不断搅拌
C.静置一会,让它沉淀 D.继续加盐
3.做“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小小先加入了15份2克的食盐,然后又加了6份1克食盐后,水中出现了不能溶解的食盐,则应记录溶解了( )食盐。
A.36克 B.35—36克 C.35克 D.35.5克
4.在生活中,下列的( )不能溶解在水里。
A.味精 B.盐 C.沙子 D.糖
5.下列哪组混合物可以采用“先溶解后蒸发”的方法来分离?( )
A.大米和稻壳 B.木屑和铁屑
C.红糖和沙子 D.红豆和绿豆
二、判断题
6.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继续溶解。( )
7.溶解在水中的盐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 )
8.在热水中放入食盐,一定不能完全溶解。( )
9.想要将混合的铁屑和木屑分离开,我们只能借助磁铁。( )
10.100ml水中可以溶解的盐和糖是一样多的。 ( )
参考答案:
1.B 2.A 3.C 4. C 5.C
6.√ 7.√ 8.× 9.× 10.×3-3《固体的混合和分离》
一、选择题
1.用量杯分别量取黑芝麻、黑米、黑豆各10毫升,将它们倒入一个量杯中混合均匀后,量杯读数可能是( )。
A.10毫升 B.30毫升 C.35毫升 D.27毫升
2.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沉淀 CC.蒸发 D.搅拌
3.要想把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比较有效的办法是( )。
A.用水泡一泡 B.用筛子筛一筛
C.用吸铁石吸一吸 D.用手去挑一挑
4.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木屑和铁屑。
A.网筛 B.风车 C.磁铁 D.筛选
5.将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出来,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铁( )的性质。
A.容易生锈 B.铁块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 .
C.铁容易被磁铁吸引 D.比较硬的特点
二、判断题
6.制作手工皂时,选材、制作过程应考虑安全性。( )
7.固体和液体混合后质量不变。( )
8.黄豆和玉米粉混合后体积没有变化。( )
9.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
10.固体在混合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占据的空间可能会发生改变。(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 7.√ 8.× 9.× 10.√3-1《认识固体》
一、选择题
1.下面不是固体的是( )。
A.面粉 B.牙膏 C.纱巾 D.书本
2.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
A.杆秤 B.天平 C.杠杆 D.量筒
3.下面有关固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B.飘动的烟、蜂蜜都是固体
C.粉笔是固体,但粉笔灰不是固体 D.冰是水,所以冰是固体。
4.下列物质中,水可以渗透的是( )。
A.铁皮 B.石板 C.海绵 D.玻璃
5.相同体积的固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
A.棉花 B.铁块 C.石头 D.海绵
二、判断题
1.流动的沙是固体。( )
2.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但没有体积和质量。( )
3.粉笔是固体,但它被敲碎后就不再是固体了( )
4.固体都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
5.面粉在揉成面团之前不是固体。( )
参考答案
B 2.B 3.A 4.C 5.B
6.√ 7.× 8.× 9.√ 10.×1-2《空气有质量吗》
一、选择题
1.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是( )。
A.厘米 B.毫升 C.摄氏度 D.克
2.科学家用实验测得: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 )约为1.29克,相对于三枚回形针质量。
A.体积 B.质量 C.颜色 D.密度
3.17世纪,( )通过对比称量玻璃瓶质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牛顿 D.阿基米德
4.用( )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A.水平仪 B.电子天平 C.量筒 D.温度计
5.电子秤在使用前需要( )。
A.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
B.打开电源
C.确保刻度是在“0”的位置
D.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
6.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质量。( )
7.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一般打开电源就直接测量。( )
8.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人是意大利物理学家牛顿。( )
9.篮球漏气后质量也会发生改变。( )
10.空气是摸不到,看不见,没有重量的。( )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D
6.× 7.× 8. × 9.√ 10.×4-3《河流与湖泊》
一、选择题
1.做“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的实验时,应在( )筑坝。
A.平坦处 B.高处 C.低洼处 D.都可以
2.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 )。
A.70.8% B.97.2% C.22.8%
3.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下列不属于河流与湖泊生物的是?( )
A.蝌蚪 B.芦苇 C.海豚 D.鲫鱼
4.水域小,需水量少的水体是( )。
A.小溪 B.海洋 C.江河 D.湖泊
5.下列水域中,属于人工水域的是( )。
A.水库 B.黄河 C.小溪 D.长江
二、判断题
6.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因此人类不会缺水。 ( )
7.湖是封闭的有陆地包围水域。 ( )
8.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差不多大。 ( )
9.河都是由于降雨形成的。 ( )
10.长江是世界著名河流。( )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A
6.×7.√8.×9.×10.√2-3《肥沃的土壤》
一、选择题
1.水稻喜( ),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A.高温、潮湿 B.高温、干旱
C.低温、潮湿 D.低温、干旱
2.土壤保水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水稻适宜生长在(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D.岩石
3.土壤中常见的生物不包括( )。
A.蚯蚓 B.猫 C.蚂蚁 D.西瓜虫
4.能改良土壤,并使土壤肥沃的小动物是( )
A.蚯蚓 B.蜗牛 C.蚂蚁 D.蜘蛛
5.下列关于生物对土壤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为生物提供了养料
B.生物的活动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C.生物从土壤中获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
D.土壤为动物提供居住场所
二、判断题
6.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
7.植物都适合生长在黏质土中。( )
8.花生喜欢生活在壤土中。( )
9.黏质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最好,适宜种植芝麻和花生。( )
10.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B
6.√ 7.× 8.× 9.× 10.√5-4《食物与营养》
一、选择题
1.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 )色。
A.红 B.黑 C.无 D.蓝
2.我们吃的米饭属于( )。
①主食 ②副食 ③动物类食物 ④植物类食物 ⑤生食 ⑥熟食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3.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是( )。
A.面条 B.苹果 C.粗粮 D.鱼
4.大多数蔬菜含有丰富的( )。
A.脂肪 B.矿物质 C.维生素 D. 蛋白质
5.通过实验可知,土豆中含有大量的( )。
A.油脂 B.淀粉 C.蛋白质 D.维生素
二、判断题
6.为了健康,不仅要考虑所摄入食物的多样性,还要考虑摄入量的多少。( )
7.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
8.廉价的食物不一定营养价值就低。( )
9.我们小学生一定要坚持吃早餐,并且要吃好。( )
10.油脂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一定要多吃一些。( )
参考答案:
1.D 2.B 3.D 4. C 5.B
6.√ 7.√ 8.√ 9.√10.×2-1《土壤的成分》
一、选择题
1.以下动植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土壤里的是( )。
A.蝌蚪 B.蜈蚣 C.落叶 D.蜗牛壳
2.表层土比下层土颜色( )。
A.要浅 B.要深 C.一样 D.有深有浅
3.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 )。
A.麻雀 B.蚂蚁 C.蝴蝶 D.蜜蜂
4.土壤越肥沃,成分含量越多的是( )。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 D.矿物质
5.腐殖质是由( )分解后形成的。
A.白色垃圾 B.土壤 C.动植物遗体 D.沙砾
二、判断题
6.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7.土壤中的动植物死亡后就没有了。( )
8.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 )
9.腐殖质就是腐烂的动植物遗体。( )
10.土壤里一般含有少量的空气和水。( )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C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