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第一组“大自然的美景”_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第一组“大自然的美景”_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3 21: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三年级下册第一组“大自然的美景”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燕子呢喃,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流淌……大自然的景物是如此的迷人。教材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的美景”这一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雾在哪里》《古诗两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沧海日出》,从不同角度再度体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在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本组教材中,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同步阅读》8篇文章的处理上,引导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课内给学生搭设展示阅读收获的平台,形成课内课外的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雾在哪里》《古诗两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沧海日出》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陶冶性情。
2.班级共同分享《同步阅读》中的部分篇章,交流阅读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同步阅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2.知识
3.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老师知道咱们班上的孩子都喜欢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
(CAI出示)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生齐读、小组朗诵、抽生朗诵
2.孩子们,从这首诗歌中,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有何感受?
(预设生1:山林、明月、泉水、竹林、渔船……
预设生2:大自然太美丽了!
预设生3:我也想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
3.是啊,大自然是一首诗,让人百读不厌,是一幅画,令人心旷神怡。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CAI出示)这里有一棵知识树,这是一棵自然风光之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变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组大自然的风光图片,大家看看是什么课文的,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什么。
(CAI《燕子》图片)
《燕子》──感受到大自然中小生命的活泼可爱。
(CAI《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这两首古诗都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CAI《荷花》)
《荷花》──通过描写荷花的清新美丽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AI《珍珠泉》)
《珍珠泉》──通过描写珍珠泉的深和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教师在知识树上贴上相应内容)
(《燕子》──动物
《古诗两首》──柳树
《荷花》──鲜花
《珍珠泉》──泉水)
(主要是对课本课文的回顾,使用好知识树)
三、阅读概览
1.孩子们把课内的这几篇文章说得很准确,在我们的《同步阅读》第一单元中,我们也一起选择了四篇相关主题的文章──
(课件出示四篇文章:《草叶上的歌》《雾在哪里》《梅雨潭》《沧海日出》)
老师还在课前给同学们发了阅读浏览表,请大家拿出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填写的《阅读浏览表》,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并概括出每篇文章的主题词。
(师巡视,生讨论交流)
附:阅读浏览表
题目 作者 主要内容 精彩的片 段或句子 想提出的问题
《草叶上的歌》 高洪波
《雾在哪里》 谢尔古年科夫
《梅雨潭》 朱自清
《沧海日出》 峻青
(此表为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时填写,相当于阅读提示)
(学生汇报主要内容并提炼主题词,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草叶上的歌》──这是大自然美妙的歌,是谁在深情演唱?(绿草)
《雾在哪里》──这又是大自然中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和我们捉迷藏?(白雾)
《梅雨潭》──顾名思义,这梅雨潭因何得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飞瀑)
《沧海日出》──曹操凯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峻青奔赴沧海,为了观什么呢?(旭日)
3.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从这棵知识树上,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日出、泉水、鲜花、绿草等美景,这些美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让我们想去探索。
【设计理念:阅读概览是对《同步阅读》上的选读的文章作初步的整体感知,老师应在学生阅读前好好利用“阅读浏览表”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后用“阅读浏览表”来掌握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本版块让学生汇报时老师宜多倾听,适当点拨即可。】
四、片断分享
1.大自然这本书令人百读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厌,孩子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心情去读,一定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对不同的文章也有不同的体会,老师相信孩子们在课前阅读时一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孩子们再把《同步阅读》中我们挑选出来的文章里那留给你最深印象的片段找出来认真读一读,品一品,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打动你。
(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老师适时点拨)
2.孩子们读得真精彩,从你们的读中,老师看见了一群会读、善读的好孩子,你们用丰富多彩的语调为老师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图,把老师也带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咱们再来分享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
五、精彩赏析
(一)《草叶上的歌》
1.孩子们,四季的风吹雪飞、花开花谢、草枯草荣都是歌,你会用心去聆听这些岁月之歌吗?作者在草叶上听见了哪些动人的旋律呢?
(预设生1:“当春雨淅淅沥沥/拥挤着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云层/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睁开明亮的眼睛/多美啊/绿茸茸的草坪/溢出春光的一只瞳孔”,从这节诗歌里我听见了春雨在草叶上弹奏的灵动之歌。
预设生2:我最喜欢第三小节中的“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上酣睡的露珠们,快乐地探身相迎──多好啊,亮晶晶的草坪,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镜”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露珠在草叶上弹奏的纯洁之歌。
预设生3:我最喜欢笑盈盈的草坪那一小节,我想用读来体现蚱蜢、蟋蟀、蝴蝶、蜜蜂等弹奏的欢快之歌。)
2.听了孩子们的发言,老师也感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草叶上歌儿的优美,请孩子们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可以在草叶上弹奏出动人的旋律呢?愿意把你想象到的与伙伴们分享吗?
(生讨论,汇报)
(预设生1:我觉得云雀也可以在草叶上唱出清脆的歌
预设生2:小花能在草叶上唱美丽之歌。
预设生3:月亮能在草叶上弹奏清幽之歌……)
3.这片神奇的草地就是一个音乐演奏厅,不同的乐师会演奏出不同的乐曲,咱们再一起把最美的音乐用我们的声音表现出来。
(师引──生读──)
(二)《雾在哪里》
1.感谢孩子们的分享,老师刚才看了孩子们的阅读浏览表,很多孩子对《雾在哪里》的题目提出了疑问,雾究竟在哪里呢?请把你们在文中找到的答案与大家分享。
(预设生1:雾在海上,他把大海藏起来了;
预设生2:雾在天上,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预设生3:雾在岸边,他把岸边以及岸边的城市藏了起来;
预设生4:雾在城市上空,他把自己藏了起来。)
2.文章哪些自然段、哪些句子具体体现了雾的调皮可爱,请孩子们找出来,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生自由交谈,找出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反复朗读)
3.这就是雾,爱和人们捉迷藏的雾,他就躲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却抓不住他顽劣的身影,让我们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再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见了一群淘气又顽皮的雾,如果你是雾,你想把什么藏起来呢?怎样藏?
(孩子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师行间巡视,适时指点,抽生汇报)
5.学生再分段分组朗读文章。
(三)《梅雨潭》
1.《梅雨潭》是著名作家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佳作,老师发现不少孩子们在阅读浏览表中对文章中的修辞方法专门提了出来,现在就请孩子们把你认为文章中用得最好的修辞分享给大家。
(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
(预设生1:比喻亭的造型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好。梅雨亭原本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凉亭,但在作家笔下“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姿态奇特。一个“浮”字,把静态的梅雨亭写活了,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预设生2:比喻人的感受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好。坐在亭边,正面是瀑布,“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梅雨亭周围的情景,写出了人在“环”拥着的“井底”时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的感受。
预设生3:比喻潭的得名用得好。瀑流经过岩上许多棱角,“飞花碎玉”般乱渐。那晶莹多芒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似纷纷下落的“微雨”。这比喻,把梅雨潭的水花写得趣味无穷,可爱无比,点明了梅雨潭这个动人的名字的来历。
预设生4:比喻瀑的力量用得好。瀑布直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下,撞上岩石,“仿佛被扯成大小的几绺儿,不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比喻中用上拟人的“扯”,生动地再现了瀑布被山石分割成大小数绺的景观。)
2.孩子们从浅浅的文字中读出了这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老师仿佛也身临其境地到了梅雨潭一游,谢谢孩子们的分享,请你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再把你认为最美的修辞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读句)
六、主题拓展
在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终日与大自然为邻,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拿起笔,能写出最真切的文字。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书,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大自然是一幅画,让人百看不厌,希望你们下来以后也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让我们心中的大自然知识树长得更加根深叶茂。
附录:
1.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