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六上13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四制六上13桥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21:55: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 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 升。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理解题目“桥” 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 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 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收集洪水爆发的场面,准备《悲壮》的曲子,制作课件。
2.预习作业: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尝试理解。
教学过程:
一 、 回忆所学, 导入新知。
1.回忆曾经学过的小说。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册课本专门以小说组织的单元——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什么?
3.简介小说体裁。
4.介绍本单元任务清单。
5.导入《桥》,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 、快速阅读, 感知人物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微型小说《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了解 这篇小说的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生按要求速读。师利用超级分类活动 随机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生齐读,有部分学生把“当”读成“挡”。)
师:读“势不可当”这个词语时,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虽然意思未
变,但字形不同,读音就不一样,这里应读dāng。这组词语在小说中是描写什 么的?
生(齐):洪水、老汉、群众。
师:重点出示清瘦、沙哑、揪出词语。生读。)这组词语在小说中是描写谁 的?
生:(纷纷回答)老汉。 师:他还有其他身份吗?
生:他是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位父亲,他还是老太太的丈夫。 师:这组词语分别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
生:“清瘦”写的是人物外貌,“沙哑”写的是人物声音,“揪出”是描写人 物动作。
(出示词语:祭奠。生读。) 师:“祭奠”是什么意思?
生: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
师:在这篇小说当中是谁祭奠谁? 生: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师:表达完整而准确,你们都是细心的读者。
师:词语读完了,请大家看本课的生字,先看这五个,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都带“口”。
师:你们真是心细如发的孩子。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口”在字的左边时,书写要小,位置偏上。 师:本课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是哪一个?
相机交流:观察、提醒、范写、练写、展评。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说《桥》的信息卡,谁能来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交流:
师:谁能从这些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生:(思考片刻)黎明时刻,洪水咆哮,老支书镇定指挥慌乱的村民过木桥, 他从逃生的人群中揪出了他儿子,最后村民得救了,他们两个人被势不可当的 洪水冲走了。洪水退了,老太太来祭奠他们。
师:不错!一下子用上了四个新词语。谁能说得更简洁、完整一些?
生:(迫不及待)黎明时分,洪水势不可当,人们惊慌失措。面容清瘦的老支 书镇定指挥村民有序地过逃生的木桥,甚至从人群中揪出了儿子。最终老百姓 得救了,父子二人却在咆哮的洪水中牺牲了。
师:下面我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能不能把主要内容补完整,把下面的词语拖动 到合适的位置。(利用课堂填空活动进行展示)
师:我要送你两个称号,第一,词语运用小达人;第二,概括小能手!
三 、合作朗读, 走近人物
下面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快速找出描写老汉说话的句子,用横线画一画,读一 读。
学生自主读书。
师:老师也忍不住要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篇小说,一起回到那个山洪突发的 黎明。接下来由我领读,同学们只要读第8自然段和全文中老汉所说的话,但是 我们整个朗读要让别人听起来浑然一体,就像同一个人读的一样。(出示:第 8、10、12、15、20自然段。配乐《十面埋伏》,营造紧张的氛围。读完,学 生沉浸在小说的情境中,静场十秒。)
师: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你内心的感受? 生(众):伤心、难受、敬佩。
师:感受很复杂。
四 、批注阅读, 品味人物
师:让我们拿起笔,默读批注,细细地品味老汉的形象。(出示批注阅读要
求: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 子,结合相关情节写下自己的理解,学生批注阅读。)
师:彼此交流,可以让我们视野更宽广,让我们交流一下。生:“桥窄!排成 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我从中看出老汉在灾难突然降临时,能迅速 指挥人们有序地撤离,他是个沉着冷静的人。
师:这是对老汉语言的描写,从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老汉沙哑的喊话,短促有力,掷地有声,他是个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 人。
师:真了不起!你读懂了这三个短句子。这三个句子能颠倒顺序吗?
生:不能,因为桥窄,所以要排成一队,不能挤。这两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 不能颠倒。最后说“党员排在后面”,是为了先让老百姓撤离。可见老汉心系 群众,舍己为人。
师:请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你把感叹号读成句号了。再 试试看。(生再读,短促有力,情感充沛。)
生:第8自然段是对老汉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人们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汉 身上,写出了人们对老汉的爱戴。
师:为什么村民们看到老汉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盯”“不说话”说明老汉没有慌乱。从“他像一座山”可以看出他的从 容不迫。
师:是啊,老汉的出现,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他就是老百姓心中的一座山, 一座什么山?(生:靠山。)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生读,语气坚定而沉稳。)
生:第15自然段我可以看出老汉不徇私情、坚守原则。
师:为什么?
生:小伙子是他的儿子,老汉却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说明他非常遵守党员的 纪律,不徇私情。
师:你从老汉的语言中读出了他的大公无私,这一段还有什么描写?
生: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师: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生:“冲”“揪”是动作描写,“吼”是语言描写,“凶得像只豹子”是神态 描写。
师:请你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生读,声情并茂。)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如果有人在这时候破坏规则,就会带来新的慌乱,影响逃生速度。所以要 读得急一些,狠一些,要让人觉得他的话不容更改、不能不从。
师:说得真好!从这一“冲”、一“揪”、一“吼”,以及老汉那不容置疑的 语言和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个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的好支书。(板书:好 支书。)
师:还有什么想要跟我们交流的吗?
生:我找的是第20自然段。这是对老汉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老汉把生的希望 留给了他的儿子,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我感受到他父爱如山。
师:能用你的朗读表达老汉在那一个瞬间做出的这个饱含父爱的选择吗?(生 读,“推”字读得较平淡。)推的力气还不够大。(生再读,凸显了“推”的 力度。)我听出他强调了一个“推”字。在前文中有一个跟它相反的动作。
生:(齐)揪。
师:前文的“揪”是老汉在人民群众和小伙子之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的是 ——(生:人民群众。)
师:此刻老汉在自己和小伙子之间,他做出的选择是——(生:小伙子。)
师:危难见真情,他不仅是一位好支书,还是一位——(生:好父亲。)
师:现在我们能读好跟老汉相关的这几个句子吗?(再次出示:第8、10、 12、15、20自然段,生读,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理解得深刻,读得入情入境,真棒!优秀的小说,优秀的作家总是 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让我们读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五 、寻读环境, 感悟内心
师:第一遍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你是否有过紧张到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的感觉? 你是在哪里读到这种感觉的?
生:“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让人感到当时的情况十 万火急,千钧一发。
师:为什么紧张?
生:洪水快要吞没人们了。
师:说得好!你能再找出一处让你感到非常紧张的地方吗?
生:第17、18自然段,木桥快要塌了,然而老汉和小伙子还没有脱险。
师:是啊,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将会如何,牵动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在这样 令人紧张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沉稳如山、公正如山、父爱如山的老汉,
他用自己和儿子的牺牲换来了人民群众的新生。优秀的小说,总是善于描写紧 张的环境,使之与人物内心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冲突,扣人心弦。现在,老师相 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第三次出示:第8、10、12、15、20自然段,增加环 境描写的句子。老师引读,同时配乐,学生齐读。)
六 、延展升华, 言意共生
师:一年以后,在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大桥,它巍然耸立,横跨大 河两岸,人们再次相聚于此。作为那场灾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站在 这座桥上,大家不禁心潮澎湃……如果让你给这座桥取个名字,你将会取什么 名字?为什么?请写下你的想法。(生自由练笔后交流。)
生:在这座桥上,有很多人因为两个生命的牺牲而幸存下来,老支书和小伙子
是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老百姓的“生”。所以,我想给桥取名为“生命 桥”。
师:是啊,用这个名字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敬意,恰如其分。
生:我觉得可以取名为“希望桥”。因为曾经有一对父子在山洪暴发时,在老 百姓面临死亡威胁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是他 们给了灾难当中的人们以希望。
师:好名字。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把人们心中的绝望改写,让希望之光照亮每一 个灵魂,我们应该铭记在心。
生:我想给这座桥取名“爱之桥”。因为在那次灾难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普 通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更感受到了一位老支书对他的村民的爱。在人民和儿子 之间,他选择了人民;在自己和儿子之间,他选择了儿子。我觉得,每一个获 得新生的人都有义务把这份爱继续传承下去。(生继续交流:父子桥、人民
桥、神圣桥、奉献桥、党员桥……)
师:你们说得真好!同学们,走出桥,走进生活,你依然会遇到老汉那样的 人。他可能是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或亲人,也可能是抗洪 抢险大堤上的军人,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处在绝望 中的人们总能与这些伟大的灵魂相逢,那才是“人(板书)”应有的模样。这 个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如果你在小说中再次 遇到他们,请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读懂他们;如果你在生活中被他们打动, 请用我们今天领悟到的写法把他们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