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7新定稿
1z:上课!(稍等)同学们好,请坐!
2z:同学们,来到了平顶山,想起了宝丰酒,想起了一则广告(点2z,陈道明的宝丰酒广告引课。)清香国酒?!他还没有喝酒,怎么就感受到酒的香气呢?大家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将共同走进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揭开其中的奥秘。
3z:同学们,如果我们把酒放大几百万倍,你能看到什么吗?(点3z)同学们请看,这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看到其中的一些小微粒-----酒精分子,这一张是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移走硅原子所形成的两个字----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大量研究证明:宏观上的许多物质就是由微观上的这些小微粒构成的,可见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点)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子和原子(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这堂课咱们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和老师一起感知分子的奥秘(竖写分子)。
4-10z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知道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有多大呢?大家伸出手来,你能看到皮肤上的分子吗?看不到!(点4z),我们把人的手逐级放大,(点5z)放大10倍,看到了手上的皱纹;(点6z)放大100倍,看到了毛孔;(点7z)放大1000倍,皮肤组织;(点8z)放大100万倍,染色体;(点9z)放大1000万倍,这时候才看到了长长的DNA分子!(10z)那么分子究竟有多大?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具体的数字来感知分子一下。同学们有什么感受?那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是分子的第一个性质。
点11z:接下来我们进入探究之旅的第1站:首先我来向盛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我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浓氨水,注意!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于试管上方,滴加,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溶液变红了。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氨水能使酚酞变成红色(点)。接着,我们来变个小魔术——梨花变桃花。这是老师亲自做的一棵小小的梨花树,白色的梨花是用滤纸做的,我事先在上面滴了些酚酞,然后取一个小烧杯,向里面倒入浓氨水,把它们一起用大烧杯罩住。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请大家屏住呼吸,静待桃花盛开——。哇,我们看到,白色的梨花变成了红色的桃花。为什么变成红色呢?,我请同学来回答,很好,你坐下,氨水使酚酞变红了,但是氨水与酚酞并没有接触呀,(点)停顿2秒,对,是因为氨水中的分子不断地运动,接触到了白色梨花上的酚酞后,使酚酞变成了红色,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这是分子的第二个性质。
点12z:。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这一结论呢?(停顿2秒)是的,我们闻到的各种各样气味,加油站附近严禁烟火,糖放在水里不见了,水却有了甜味都可以说明,湿衣服晾干也可以说明。说到湿衣服晾干,同样是晴朗的天气,(点)我们洗的湿衣服在夏天就比在冬天更容易晾干,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速率与什么有关?对,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点)。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板书:温度)
点13z:同学们,1+1永远等于2吗?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体积就是100mL吗?同学们且慢讨论,我们用实验现象说话。这是一个100mL的容器,为了节省时间,我已经向其中倒入了50mL水,现在我再向其中倒入50mL酒精,为了现象明显,在酒精中加了红墨水。同学们,现在我们能明显的看到上边是酒精,下边是水,液面在绿线处。现在我上下颠倒(一下即可),展示),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说液体都变红了,为什么?对,分子运动了。还有呢?啊,同学们都观察到液面下降了?为什么体积会变小呢(点)?原来呀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不同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混合时相互进入到对方的分子间隔中,导致液体总体积变小。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板书:3、分子间有间隔)这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
点14z:我们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也知道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下的分子间隔大小是否相同呢?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个神奇的实验,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肯定很好奇我刚才放进去的是什么(点课件),我放进去的课前刚制作的干冰,也就是固体二氧化碳,它很容易升华,你现在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说明固态分子间间隔远远小于气态分子间间隔。点15z: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液化石油气罐?那你知道吗? 6000L的石油气能装入40L的钢瓶中,就是将气体变成了液体!说明了液态分子间间隔小于气态分子间间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点16z,实际上物质三态的变化就是分子间隔大小的变化,可见物质状态不同,分子间间隔不同。(板书:状态)
点17Z,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状态对分子间间隔有影响,那么影响分子间隔大小的因素还有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探究之旅的第5站:这是一个烧瓶,我们把它与U型压力计连在一起。首先,我们把这个烧瓶放在温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停顿2秒)很好。接下来我们把烧瓶放在冷水中,大家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一下吗?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点 读屏幕)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体积减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的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可见分子间间隔还和温度有关。(板书:温度)
18z:同学们,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变瘪的兵乓球在热水中重新鼓起来,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双手紧握试管壁有气泡冒出,铁路上的道轨之间有一定的缝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组讨论一下。好,这位同学回答一下。很好,请坐。
19z: 同学们,除了状态、温度对分子间间隔有影响外,还有压强等因素能影响分子间间隔大小,比如给自行车打气时,就是通过增加压强,使分子间间隔变小了!(板书:压强)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了分子的几个性质。(手指黑板板书)很好,总共三个性质。
20z:接下来,同学们亲自动手做几个分组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分子的性质。下面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做实验1,实验2,实验3,在做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得的现象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稍顿3秒),同学们刚才做实验非常认真,大多数小组的现象非常明显,下面各小组派代表说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到的结论。第1组的同学你来说,好,请坐。第2组的这位同学说说看,非常好。第3组的你来说一下,请坐下,本组同学有没有补充?很好!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这个题的答案应该是从试管口开始向里,滤纸条上的酚酞点依次变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1z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发现大家对分子的性质掌握的非常好。请同桌之间相互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22z:好,现在对我们所学知识做一下反馈练习。
23z:今天的作业是 第52页第2题1-5 以及一篇科学小论文。
今天我们对分子的性质作出了探究。那么原子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以及分子和原子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4z感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了45分钟的幸福课堂!下课,同学们再见!
分子和原子
安阳六十四中 常志清
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通过实验、图画,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3.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4.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2.分子的三大特点三、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四、课型分子和原子概念知识新授课(微型课)五、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法、活动探究法、启发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们先来看一段广告(陈道明的宝丰酒广告引课)
来到平顶山,怎能不饮宝丰酒?打开瓶盖,酒香四溢,我们还没有喝酒,怎么就闻到了酒的香气呢?大家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的课将把我们带进一个微观世界,为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板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新课讲授】
设疑:同学们,如果我们把酒精放大几百万倍,你能看到什么吗?
展示:苯分子的图像、硅原子所形成的两个字----中国图像
得出: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今天这堂课,咱们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跟老师一起感知分子。
探究活动一: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1、通过具体的一些数字来感知分子的大小。
2、看显微镜下皮肤上的分子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板书: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探究活动二: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演示实验:桃花盛开
学生观察并思考:氨水与酚酞并没有接触,那为什么酚酞能照样变成红色呢?
结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板书:二、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应用:在加油站,远远地就闻到了汽油的气味;地震时动用警犬去搜救;走到街上可以闻到花的香味;我们刚才闻到了浓氨水的气味,等等。
探究活动三:分子的远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设疑:同样是晴朗的天气,我们洗的湿衣服在冬天就没有在夏天容易晾干,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速率与什么有关?
结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探究活动四: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演示实验: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板书:三、分子间有间隔)
探究活动五:物质的三态变化与间隔的关系
演示实验:干冰气化
结论: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大于固态分子间的间隔。
解释:我们宏观上说的物质三态变化其实就是分子间隔大小的改变。当固态分子间隔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就是我们看到宏观上的液体,分子间隔继续增大,就是宏观上看到的气体。(板书:分子间间隔 气体>液体>固体)
应用:火箭发动机里的推进剂往往是液态氢和液态氧、或者是固态的推进剂,为什么不用氧气和氢气呢?
探究活动六:分子间隔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空气遇冷与受热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板书: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应用:变瘪的兵乓球鼓起来,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双手紧握试管外壁,铁轨上的裂缝,等等
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总结】1、学生小结分子的性质。
2、分组实验体验分子的性质。
【课堂反馈】略
【布置作业】
一、课本52页:3(2)(3)(4)(6)
二、联想与体验:假如你是水中的一个小分子,你的生活会怎样? 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水分子的“生活”。
课件25张PPT。 分 子安阳市第64中学 常志清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陈道明的宝丰酒广告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酒精分子图像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人的手逐级放大的系列照片放大10倍 手上的皱纹细部放大100倍 手上的毛孔放大1000倍 皮肤组织放大100万倍 染色体放大1000万倍 长长的DNA分子分子有多大?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kg(3×10—26 kg)
一滴水大约有
1670000000000000000000(1.67×1021)个水分子。
1、向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加入氨水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2、向“小梨花”上滴酚酞试液,向小烧杯中倒入氨水,将大烧杯倒扣在上方,观察“小梨花”上颜色的变化溶液变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探究之旅1:白色的梨花变为“红色的桃花” 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探究之旅2: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之旅3:1+1永远等于2?分子之间有间隔,不同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混合时相互进入到对方的分子间隔中,导致液体总体积变小探究之旅4:物质的三态和分 子间间隔有什么关系?干冰变成气体时的体积变化
6000L的石油气可变为液体装入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固态物质中的分子间隔气态物质中的分子间隔液态物质中的分子间隔升温“三态变化”探究之旅5:影响分子间间隔的因素还有什么?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体积增大;
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体积减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
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想一想: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还有影响分子间间隔的因素吗?在相同状态下,压强越大,分子间间隔越小。小组实验1:小组实验3:小组实验2:分组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放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压缩两个注射器中的相同体积的空气和水,观察现象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于试管中,在试管口部的棉花上滴几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学生练习:从实验现象分析体现了分子的哪些性质? 一、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反馈练习】1、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至6滴的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再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由此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下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变红 溶液不变色 氨水中的分子不断运动,接触酚酞,使其变红。
课后作业一、课本52页:第2题(1)-(5)
二、联想与体验:假如你是水中的一个水分子,你的生活会怎样? 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水分子的“生活”,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愿同学们不断汲取知识能量,在广阔天地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