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1 09:0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单元简介:
阶段特征:(先秦时期)
总体特征:
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出现、发展与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具体表现:
1.政治上: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商朝实现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早期国家出现,形成以“家国一体”、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权力未高度集中、等级严格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2.经济上:由渔猎采集向农耕经济发展,青铜时代,生产工具金石并用,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适应了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工商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文化上:从夏商到西周,鬼神崇拜相对淡化,提出敬天保民的人文思想;在官府,贵族通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在学术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文字上,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单元时空定位: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完成文化遗存时间轴,引导学生观察文化遗存分布地图;
【唯物史观】结合考古成果,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史料实证】展示早期国家相关资料,学生归纳总结早期国家的特征;
【历史解释】知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家国情怀】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时空定位: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和统一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难点: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考虑到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中国早期人类、原始农耕生活、远古传说、夏商周三朝更替以及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相关内容,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
二是高中教学侧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一些史料、历史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综合能力的目标。
教学主要内容:
情景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进行导入。
西方考古学界曾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提出质疑,但最近的考古成果却给出了新的界定,实证了中华文明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1.概念:
(1)石器时代:考古学称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遗址:
①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
②代表性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生产生活特点:
①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②渔猎采集;
③群居生活;
④学会用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概念:
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及主要代表:
距今约1万年前;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3.生产与生活:
已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4.主要特征:
(1)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磨制石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
(2)后期(父系氏族社会):①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②向国家过渡。
5.意义:
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问题探究:
观察两幅地图,指出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的异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不同:
①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
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
(2)相同:
①全国分布区域广泛;
②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平原地带;
③分布区域的自然条件较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3)说明:
①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②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
1.原始社会组织:
分为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前、中期。
②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发展趋向: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历史概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3.两者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谈一谈早期的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一 下面摘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材料二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
——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提示: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部落时代:
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①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
②尧舜禹是怎么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时期具备了哪些国家的初始形态特征?
1.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事迹较为具体。
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统一战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多元一体的特点与风格,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3.尧、舜、禹“禅让”传说:
“禅让”: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标准一般为传贤。
历史概念: “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这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尧舜禹“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后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4.“万邦时代”: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表现为:
(1)都城的规模扩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器);
(2)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二)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
1.建立: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统治: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标准:传贤到世袭;
实质:“公天下”到“家天下”。
(2)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3)地方: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4)文化:历法—《夏小正》。
(5)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6)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夏。
史学探究:怎样认识史前史?夏朝真的存在吗?
材料一 以伏羲显示狩猎时代,神农显示农业时代,燧人显示熟食时代。
——内藤湖南
材料二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资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国学大师、历史学家王国维
提示:
(1)途径:神话、文献与考古(实物史料);
(2)认识:神话传说不是历史,却能折射早期历史的影子。
(3)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验证。时间地域都吻合夏文化,但缺少印证夏朝的文字。
教材的学思之窗: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思考:
关于启的继位,两种不同的说法说明了当时对王位继承的哪些认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提示:
(1)认识:
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
第二种说法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
①“客观条件限制: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
②主观条件限制:史书记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物立场、能力水平而产生不同。
③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
三、 商和西周
(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
1.信史朝代:
商朝因传世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是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2.商朝的兴衰:
①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②迁都于殷: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公元前1046年被周所灭。
3.文化成就:
①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主要刻写的是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文字。
历史概念: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单字约三千以上,是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也是东亚已知最早的文字载体。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发现,不仅记录着商代的历史,且具备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和对称、稳定的格局。汉字的“六书”原则,也都有所体现。
②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
4.国家管理
①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地方:内外服制。松散联盟、集权程度不高。
5.影响范围: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合作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商与外服地区的关系及实行的原因?
材料一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
——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提示:
(1)关系:
①外服地区对商保持既臣服又独立的关系。
②商王国与方国的关系,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方国联盟体制”),商王国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
③两者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
(2)原因:
①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②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血缘关系尚未打破,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是商王无力实现对外服的直接控制。
反映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中,这是早期国家政治特点之一。
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
(一)建立:
1.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
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生活腐朽,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公愤。
2.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二)统治制度:
1.分封制:
(1)原因:对广大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维护周王朝统治.
内容:土地和人口。
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主要诸侯国
(4)权力:自主管理,层层分封;
(5)义务: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军事义务;
(6)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王族是分封的主体;
(7)影响:
积极:
①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
②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统治;
③有利天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消极: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
后世: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的姓氏起源;
③中国地名的简称。
(二)统治制度:
2.宗法制:
(1)含义: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
②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③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
(4)作用:
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④导致特权、重男轻女思想,不利于民主法制。
知识拓展: 礼乐制度
①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统治秩序。
②表现:仪式、器具、称谓。
③作用: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的发生。
合作探究: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
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三)经济
1.农业:
①土地制度:井田制
②生产工具:木石骨蚌,青铜农具极少
③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集体耕作)。
2.井田制:
①性质:
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周王所有。国家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土地一般不能买卖,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
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西周晚期,私下土地买卖或小农个体经营发展,使井田制受到冲击,在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
③特点:
A.一切土地归天子所有,诸侯、卿大夫和士对分封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B.层层分封,受封者要向天子承担义务,缴纳贡赋。
C.使用奴隶集体耕作。
3.手工业、商业:
工商食官;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4.文化:
(1)文字: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学在官府;周礼“天下一家”(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
(2)思想: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敬祖重德的文化为儒家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日法。
(四)灭亡:
1.原因: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2.概况:
周厉王出逃, 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3.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历史概念:
1.国人暴动:
周厉王时下令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准平民樵采渔猎,并且禁止国人谈论国事。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参加这次暴动的以聚居在镐京的国人为主,故称“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2.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出逃,西周一片混乱。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共同执政,收拾残局,史称“共和行政”。
3.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西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期。
综合归纳:
1.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
1.经济:
(1)土地国有(井田制),集体劳作,是土地经
营的基本方式;
(2)青铜铸造发达,实行“工商食官”。
2.政治: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2)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3)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权力未高度集中。
(4)等级森严: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5)稳定延续: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
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文化思想:
(1)成熟文字:甲骨文和青铜文化;
(2)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子孙)。
2.核心知识归纳: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全国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 公共墓地出现
B. 农业的产生
C. 贫富分化加剧
D. 文字的使用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原始社会晚期的贫富分化。
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聚落,开始出现氏族的公共墓地,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排除B项;汉字的产生首先是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文字的使用不是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山东高考)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史料实证。
据所学可知,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其所有权归属个人,结合题干“单人墓”、“百余件”等内容可知,该墓葬中的私有财产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故选C项;“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仅能够说明该遗址出现了制陶手工业,并且选项中也没有明确说明该陶器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排除A项;“多人合葬墓”说明此时期还过着集体生活,这与私有财产出现的条件不一致,排除B项;“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仅能够说明该时期的制陶工艺比较精湛,这与出现私有财产无关,并且选项中也没有明确说明该陶器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排除D项。
3.(2023·湖南高考)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华文明的产生。
据材料城头山古城遗址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发掘出“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等信息,得出城头山古城遗址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故选B项;文明的标志三要素是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金属工具的出现要早于城市的出现,排除A项;“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不合史实,应为“初步改变了对渔猎采集的纯粹依赖”,排除C项;“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不合时空,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4100年,排除D项。
4.(2022年全国乙卷)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商周时期的经济。
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周的经济。依据图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选C项。
5.(2021·全国高考)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部落时代:
(二)夏朝
三、 商和西周
(一)商朝
(二)西周
教学反思:
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引入阶段、多媒体材料和小组讨论等。通过这些安排,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考。
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激发他们对商与西周的兴趣;
2.再提供一些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与西周两个时期的国家特点和变迁;
3.在小组讨论环节的时间安排上还有待改进。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教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