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用自然、准确的声音来表现鹅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十六宫格”节奏练习,以律动形式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2)通过表演歌曲内容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内容。3.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反复跳跃记号;(2)能用准确的演唱歌曲。重 点: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并能用肢体语言展现歌曲,表现歌曲情绪。难 点 :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旋律。
教学流程示意
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 学唱歌曲(一)节奏训练(二)学唱歌曲四、丰富歌曲 律动表演五、拓展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音乐动画《数鸭子》,学生边歌唱边拍手做律动。师:在我们的音乐课开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律动!2.师生问好。 教师通过组织课前律动,设计引入“小鸭子”的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引入课题做铺垫。 2分钟
二、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阶段目标]走进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去,由师生接龙朗诵诗歌《咏鹅》的活动进入到音乐情绪中。
师生接龙朗诵诗歌,引入歌曲歌词师:小鸭子在水上嬉戏玩耍,那同学们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爱在水上嬉戏呢?生:(鹅…)师:哦…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诗,我说前一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接上后一句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师:哦!看来同学们都熟悉这首诗歌呀,那有谁来说说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呀?生:《咏鹅》师:那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生:师:《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创作的。 教师通过“师生接龙朗诵诗歌”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钟
三、节奏训练,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气氛——轻快、活泼;能准确演唱歌曲。
(一)节奏训练1.教师有节奏朗读歌词师:现在,请听听老师是怎么读这首诗的!(教师有节奏朗读歌词)师: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老师读的更有节奏性。师:想知道老师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读这首诗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十六宫格节奏练习以中速(V=90)为准,运用“十六宫格”教学法,教师带领识读节奏,做到时值准确。全体认识整体节奏的基础上律动识读。(1)回顾十六宫格节奏。十六宫格以4x4为标准格,每一格1拍,可用横排、竖排与多种不同方向进行创编。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十六宫格中,这首诗歌怎么表现!(2)分乐段识读十六宫格节奏(第一乐段节奏)打恒拍,第一遍:教师领读,学生默念; 第二遍:学生读。提示:休止1拍,不出声但拍子不停。(第二乐段节奏)师:现在,乐谱有变化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找出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节奏的不同之处,打恒拍,识读节奏。(3)整体有节奏朗读歌词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十六宫节奏训练法”运用于2/4拍的歌曲中,可以逐步训练孩子对节奏的感知。 25分钟
2.教师范唱师:同学们读的真棒!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首诗不仅能读,还能唱呢!来听老师唱一唱!(教师范唱)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生:好!
(二)学唱歌曲1.初听乐曲 感受画面(1)播放音乐《咏鹅》,初听歌曲。 掌握歌曲情绪、速度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咏鹅》,听歌曲时,请你思考: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这首歌呢?(播放歌曲,画面对应)师:请同学们回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生:高兴、快乐、轻松。(欢快活泼)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速度来歌唱呢?生:(预设“快速→不优美,不平静,水面激起水花”“慢速→鹅没有精神,无精打采”“中速→接近”)注意:及时反馈评价(肯定/否定/引导)师:中速稍快的速度,既能表现出鹅的优美姿态,又能展现出鹅轻松快乐的心情。(2)教师启发性提问,学生想象画面并讨论画面内容。师:这首歌的歌词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怎么样? 师:描绘画面鹅鹅鹅!白鹅面向蓝天,伸着弯曲的脖子快乐的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师:歌词和我们看到的画面,一样不一样?生:一样!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曲的情绪、速度,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歌曲的气氛——轻快、活泼。感受歌曲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师:真美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看看,下面的节奏,我们能一起来读一遍吗?(全体读节奏)师:那在这首歌曲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音乐记号呀?生:反复跳跃记号。师:对!我们发现这里有两间房子!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反复跳跃记号,我们要怎么跳呢?生:师:同学们听懂了吗?未听懂由教师讲解反复跳跃记号(可在多媒体课件中以动画形式呈现)师:小兔子第一遍从头到一房子,回去第二遍,跳过一房子到二房子去。 认识音乐记号“反复跳跃记号”,为之后学唱、熟悉歌曲做铺垫。
3.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第一乐段①教师钢琴弹单音旋律(慢速),学生默唱歌曲。师:经过刚才的聆听与欣赏,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由老师来伴奏,同学们张口不出声默唱歌曲。提示在默唱时注意的问题预设1:四分休止符解决:教师范唱,唱到四分休止符处做握拳手势提示。预设2:反复跳跃记号解决:唱到歌曲一间房反复处提示“反复”, 二间房之前提示“跳”。②教师弹单音旋律(慢速),学生轻唱。师:现在,我们把歌词轻轻的唱出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音准和老师琴的音准。预设1:五度大跳音准解决:歌曲中有五度大跳的地方重点教唱。预设2:“曲项向天歌”一句中的“天”部分与“白毛浮绿水”一句中的“毛”部分,一个字对应两个音。解决:一字多音。(2)学唱歌曲第二乐段①聆听歌曲第二乐段师:唱到这里,这首歌结束了没有呀?生:没有!师:对呀!作曲家觉得对白鹅的喜爱还没有表达的很尽兴 ,他接着唱:(教师范唱/播放第二乐段音乐)②与第一乐段对比,感知第二乐段情绪、音乐记号。师:歌曲的这一段和前一段有什么区别呀?生:音位高了。师:对,这时作曲家更有激情了,第二乐段更抒发了对白鹅的赞美。(出示第二乐段曲谱)师:再看看,这一乐段有没有跟第一乐段一样的音乐记号呀?生:反复跳跃记号。师:提示区别“双胞胎”(未出现从头反复,出现了在双胞胎处反复)预设1: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部分节奏不同(没有四分休止符),学生在演唱时可能会习惯性停顿。解决:提示学生节奏不同,单独练习唱此句歌曲。预设2:c 音相对本班学生音域较高,可能出现音高不到位与喊唱现象。(难点)解决:教师弹单音范唱,放慢速度教师将含有c 音的乐句反复练习,提示学生轻声高位置歌唱。预设3:最后一句,反复跳跃记号的一间房与二间房旋律相似,可能会混淆。解决:分别教唱“一房子”旋律与“二房子”旋律,提示音准与节奏。(可找个别学生个体展示)(3)歌曲念白(可在歌曲念白处加入拍手动作)提示: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念白,注意四分休止符。(4)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曲调、歌词与节奏,最后熟练掌握歌曲并轻松演唱。
四、丰富歌曲, 律动表演 [阶段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音乐活动,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及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使学生理解歌曲所描绘的画面,爱唱、爱演《咏鹅》这首歌曲。
1.演唱活动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1)师生接龙演唱教师唱上一句,学生唱下一句(教师评价)(2)男生女生演唱比赛男生唱第一乐段,女生唱第二乐段(生生互评)指出不足之处,教师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对歌曲旋律与情感进行更深层的理解与记忆。。 7分钟
2.律动表演学生自主创编《咏鹅》律动动作。请1-2名同学上台创编律动动作,进行个体展示。台下的同学进行学习,集体律动。预设动作:“鹅鹅鹅”→左手前抬,开合三下; “曲项向天歌”→左手由下至上S型上抬; “白毛浮绿水”→左手保持,右手由中间至右侧平扶呈波纹状; “红掌拨清波”→左手保持不动, 右手向后摆动。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意识与能力。
五、拓展总结 [阶段目标]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
1.拓展歌曲创作背景《咏鹅》是黄国群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名诗篇创作的歌曲。《咏鹅》原本是一首诗,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创作的。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一个小村子里。村外的池塘,春天的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他指着鹅要他作诗,骆宾王只是想了一会儿就创作了这首诗。后来这首诗歌由黄国群叔叔谱曲,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歌唱的版本。 在学生充分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能使学生对歌曲及其创作背景的记忆更深刻。 3分钟
2.启迪学生思考与创造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思考)师总结:美丽的事物都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希望在今后,同学们可以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不论作诗还是唱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身边的美好。 启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3.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课堂中:多种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他评。2.课后:评价量表自评1.你能够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吗?A.能B.基本能C.不能2.你能够辨识乐曲中的节奏,并试着创编相应的动作吗?A.能B.基本能C.不能3.你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鹅优美的形象吗?A.能B.基本能C.不能4.你能够理解这首歌曲中反复跳跃记号的运用吗?A.能B.基本能C.不能5.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你能准确认识并分辨吗?A.能B.基本能C.不能
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①情境中学习。本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快乐艺术节”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鹅的美,增加了学习歌曲的情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欢快的学习歌曲。②活动中操练。在教授歌曲的“四分休止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十六宫格”节奏活动,学生自主选择每个宫格中的节奏,创编新的律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③表演中感悟。在情景中,学生通过观看有关鹅的视频片段,模仿其姿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歌词的含义,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其尝试创编动作,吟唱歌曲,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