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雪景 品细节 入心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13《湖心亭看雪》任务驱动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赏雪景 品细节 入心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13《湖心亭看雪》任务驱动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1 11: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赏雪景 品细节 入心境:《湖心亭看雪》
【教学内容】
教材:《湖心亭看雪》
丛书:《龙山雪》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赏析修辞,学习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并揣摩其心境。
3.对比阅读《湖心亭看雪》及《龙山雪》,探究作者产生的不同感怀与忧思,体悟其间的同与不同。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赏析修辞,学习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并揣摩其心境。
3.对比阅读《湖心亭看雪》及《龙山雪》,探究作者产生的不同感怀与忧思,体悟其间的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道当我们提及雪景,在各位同学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让地点更具体一些,下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明代汪珂玉曾说:“西湖之胜,清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西湖的景色本已经是人间盛景了,西湖的雪景更是令人称赞不已。今天我们就一同随着明末文学家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走进西湖的雪景,一同体悟作者的家国忧思。
二、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一生未仕,潜心著述。诗文颇受公安、竟陵二派影响,尤以小品散文名世。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三、背景介绍: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四、分析课文
任务一:赏雪景
1.从叙事的角度,我们一般可以将事件的发生设定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细读文章。起
开篇“崇祯六年,余住西湖”交代了时间和地点

描绘西湖雪景独有的疏朗特征

写诗人湖中偶遇两个金陵人煮酒赏雪

借舟子之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来表达文章主旨
任务二:品细节
思考作者在描写雪景时数量词运用的特点和目的
①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对数量词的分析:
惟长堤/一痕
“一痕”是淡淡的、朦朦胧胧的秀美在其中,但又有长堤的特征。
湖心亭/一点
“一点”是基本轮廓看得清,又突出虽小,但湖心亭是墨色浓重的一点,结构紧凑,远看一点,突出湖心亭在西湖中的位置,在整体中是疏朗有致的一点。
与/余舟/一芥
“一芥”是舟的形状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两三粒”中“粒”的意思是很渺小,很灵动,在这 里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叙述。
(2)修辞手法:白描
这一句采用了白描的叙事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量词对雪境营造
作者想告诉我们,在茫茫雪夜中,只能远远看见这长堤、湖心亭、舟、 舟中人四个影子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景色,以此来反衬雪之大,天地之大,人之孤独。这里用了几个量词也值得探究,一般来说,我们修饰亭子和人会用量词“座”和“个”,而不是用“点”和“粒”来做修饰词,而且这两个本都是修饰体积相对较小的物体,而这里用来修饰无论如何也不算细小微小的亭子和人,这也是水中倒影和实物的区别,在大雪的衬托下,湖心亭只有“一点”,舟中人也只有“两三粒”,这就形成了一个反衬。通过对比将自然景观 和人相结合,犹如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实现了“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和谐统一。
【问题参考】
本文中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长与短,点与线,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任务三:入心境
1.文中舟子对张岱有一句评价,这句评价是什么 这句评价的关键词又是什么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关键词:痴
痴行:从“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能看出他在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晚上八时,一个人前往湖中小亭子里赏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痴景:我们已经讨论过张岱所描绘的雪湖,“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那么作者的“视角”显然不是从湖中出发的,这是一种“俯瞰”的视角,突出的是人的渺小,颇有一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韵味。那么这里能看出作者面对景色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显示出他的精神高雅。
痴情:而如此特立独行的一次赏雪之旅,张岱竟然遇到了一个同道中人——金陵客。从金陵客“大喜”的神态、“拉余同饮”的动作以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语言描写中,能够看出金陵客的意外和喜悦;“余强饮三大白”,明明不能喝酒却尽力喝,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们看与之相关的一句描述: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此”即客居此地。张岱问他姓氏,他不回答名字,却答籍贯道:“是金陵人”
我们结合张岱写作的时间背景:
崇祯五年,即 1632年;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顺治登基建立清王 朝;顺治元年,即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隐居山中著书;1647年,张岱写下本文。“金陵”即南京,是明朝的旧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可见张岱对故国念念不忘,内心对亡国之痛。
舟子所言的:痴似相公者”,是两位故国之“客”。
那么痴情,自然也是一种故国之思。
2.从作者“独”往湖心亭,到“客此”,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了一种茕茕孑立、无所归依的孤独之境。他最难以释怀的是亡国之痛,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杜牧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张岱说“客此”。
(1).请同学们结合“客此”造句。
一句“客此”,凝聚着张岱的 ,亦道尽了 。
示例:
一句“客此”,凝聚着张岱的孤寂飘零之悲,亦道尽了一个亡国遗民无所归依的辛酸。
(2)结合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龙山雪》,分析两篇文章之间的情感差异,对比雪景的写法。
龙山雪
(明)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龙山雪》
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作者回忆了自己早年间在雪霁月升之时,登龙山赏雪听曲,饮酒作乐之事,冷寂景色中透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怅惘。
《湖心亭看雪》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五、总结:
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夜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持有一份情怀,坚守一种节操,踽踽独行、 遗世独立、孤独落寞,直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