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视图
第1课时
1.探索基本几何体(圆柱、圆锥、球)与其三种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之间的关系.
2.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难点: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一、创设情境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中蕴含着怎样的数学道理
2.王明昨天买了一本字典,假如有一束平行光线从正面、左面、上面照射这本字典,得到正投影图形是什么
二、探索归纳
1.如图,这个物体可以看做是由什么几何体组成的
2.假如一束平行光线从正面、左面、上面投射到物体上,你能想象出它的正投影吗 试着画出来.
物体的正投影称为物体的视图,由此自然引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随之准确给出上述三种图形的名称.
参照教材提供的几何体,提出问题:
(1)图中物体的形状分别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体 与同伴交流.
(2)在图中分别找出上述几何体的主视图.
(3)你能想象出(1)中各物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吗 与同伴交流,请你试着画出来.
(4)你能说出常见几何体的三种视图的特点吗
三、交流反思
学生互相交流总结三视图的特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区别与内在的联系,及各自在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等.
四、检测反馈
1.“圆柱与球的组合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三视图是 ( )
2.下图是冰激凌模型图,它的三视图是 ( )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37 习题5.3 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视图
1.探究 2.归纳: 3.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小组合作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注意改进的方面: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需注意的问题等.
2 视图
第2课时
1.使学生想象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经历由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到其三种视图的转化过程.
2.能由三视图想象出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并且能画出草图.
3.能根据几何体的俯视图尝试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4.能画出除了圆柱、圆锥、正方体等几何体外,其他较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
重点:能由三视图想象出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并且能画出草图.
难点:理解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一、创设情境
1.请你找出下列物体所对应的主视图
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二、探索归纳
绘制三棱柱的三视图
如图,出示一个三棱柱(最好有实物模型)
1.提问:你能想象出这个正三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吗 你能画出它们吗
2.张亮画出了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你同意他的画法吗
3.你所画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 主视图与左视图中有哪些部分对应相等 左视图与俯视图呢
直四棱柱三种视图的画法.
1.如图,出示一个四棱柱(最好有实物模型).
2.先由学生想象,然后动手画出四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四棱柱的三视图,看看谁画的最正确,并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说明画四棱柱三种视图的注意事项.
观察如图的三种视图,你能在图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几何体吗
根据如图的三种视图,你能想象出相应几何体的形状吗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交流.
三、交流反思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四、检测反馈
1.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
A.长方体 B.圆柱 C.圆锥 D.球
2.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__个碟子.
3.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40 习题5.4 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视图
1.探究 2.归纳: 3.练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利用已学过的视图知识进一步画出较复杂的三棱柱、四棱柱的视图.其中不少问题需要学生讨论解决,但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实效性,使学生学会利用别人的思维启发自己的思维.教师应搜集学生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让学生有讨论的内容和方向,关注他们的参与意识,适时适度加以引导,力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关注的是学生能否运用逆向思维,从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转变为由三视图画几何体,因为学生缺少立体几何知识基础,因此画几何体的草图要求不能过高,学生只要能基本描述清楚就可以.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过于抽象,需要有实物模型配合教学,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对照模型纠正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