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5)第一单元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课件+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5)第一单元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课件+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3 16:46:59

文档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
罗定中学 刘清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掌握并积累“不(fou)期、舍、去、委、引、顾”等词的用法,
2、能力目标
以读为主 一读准音节奏,二读知文意,三读析人物,四读拓展 。培养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3、情感目标
???? 培养诚信,有礼的美好品德。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需要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古文的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解读文言文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文知识。
2、以读为主,疏通文意 ,分析人物形象 。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授
1、导入? “王戎评李”的故事 引出聪明小朋友的故事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当然还有今天要学的“陈太丘与友期”。
齐读“陈太丘/与友期”。请学生解题: “陈太丘与朋友约会”。
2、正课
(一)、初读指导
教师范读后,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A、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作好点评,并要注意那个读音。(不fou)
B、读出节奏 注意“陈太丘与友期行”, “待君久不至” 再请同学读,全班齐读( 3分钟)
(二)、?疏通文意 (提点译文言文的五字法:留、增、删、补、换)
(1)、 自由读全班分四组,分别为“对话前,第一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对话后” 带着要求:请大家利用注解或工具书,口译全文,疏通文意,若有不懂的,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不了的,提到班级里集体讨论。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给重点词语加点,疑难句子画横线,并写上评注,疑难问题在旁边打个问号。教师举例。
(2)、小组分别说出难理解或重点的词语,总结有通假字“不(否)”一词多义,期(约定)(约定的时间)? 去(离开) 舍(放弃) 委(丢下、舍弃)引(拉)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组负责的文言文句子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课文,一定要读得更有感情了。读出“怒”)为了让同学们读得有味,进行分角色朗读,一人当叙述者?一人当元方?一人当客人?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三)、分析人物
? 这篇文章是讲那个聪明的小朋友(元方)?还有那位人物(客人)?
请学生据书中句子说说客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说明他粗野无理,不讲礼节,缺乏教养。从“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说明他言而无信。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他诚恳认错,知错勇改。
元方又是怎样的孩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说明他很有教养,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很懂事,大人气。很尊敬父亲,当他人辱骂父亲时,他据理反驳。可以看出父子情深。)“元方入门不顾”,可以看出元方也失礼了,客人已经知错就改,向他表示歉意,而元方不理睬,这不也失礼吗?学生讨论
言之成理即可。
(四)、创编拓展? (分两组)
? 1组 表演要求:
1、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思想感情 ,尽量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 、以艺术创编的方式,通过合理想象,对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逻辑的丰富和补充,甚至改编。
3、学生自由组合,演员人数自定,可用现代语言,也可用文言。
???2组? 拓展思维? 这个局面有点“僵”三个人都生气了。怎样才能和谐一点?
?(太丘:留字条,再等等,让元方转告)
?( 友 :客气再问,说明迟到原因,下次见到陈太丘道歉)
(元方:原谅他)
……
三、总结?? 从这篇文章里我们不单学到了诚信、 有礼 还学到宽容、和谐、感恩、让我们一起“创建和谐校园,树诚信学风,都做感恩学子”
四、自由读书,尽量做到当堂成诵。
五、作业?
1、结合书本,完成课后第二题。
2、课后练习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感受: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分)B
2.(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
3.(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2分)? 谈感受(2分。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陈太丘与友期》
课后练习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分)B
2.(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
3.(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2分) 谈感受(2分。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课件22张PPT。欢迎您走进我的课堂罗定中学 刘清燕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并积累“不(fou)期、舍、去、委、引、顾”等词的用法,
2、能力目标
以读为主 一读准音节奏,二读知文意,三读析人物,四读拓展 。培养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诚信,有礼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言文知识。
2、以读为主,疏通文意 ,分析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 )代的( )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述了
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东汉末年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行事。南朝宋刘义庆注意:
字音、停顿、语气。一读-正音陈太丘与友期解 题陈太丘与朋友约会” 停顿陈太丘与友 期行
待君久不至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圈点勾画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二读-疏文意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门外戏
相委而去
则是无信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重点字词。约定不再等候就走了才回头看
诚信拉离开丢下玩耍惭愧2.通假字
尊君在不 通
3.古今异义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古义:

今义:
不 “否”离开。到,往。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补充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友陈太丘友元方家君君:
家君:
尊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敬词:谦词: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舍妹(弟)、犬子
结合文中有关人物语言、行为描写的句子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三读-析人物思考:这篇文章是讲那个聪明的小朋友(元方)?还有那位人物(客人)? 友人言而无信
不讲礼节
粗野无理
知错就改
元方聪颖机智
尊敬父亲
有教养
知书达礼
正直(刚正)客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元方又是怎样的孩子? 四读-创编表演1、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思想感情 ,尽量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以艺术创编的方式,通过合理想象,对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逻辑的丰富和补充,甚至改编。 畅所欲言 假如你是他们中的其中一个,你要怎样做才能解决这种“僵”的局面?树起诚信学风创建和谐校园作业背诵课文
完成练习册第61页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