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21 15: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东南西北》中的内容《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这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关于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内容。我想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这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解读。下面我先解读教材。
一、解读教材
位置与方向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图形,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分四次教学这块内容:第一次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是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学习;第二次是在三年级下册,主要是有关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学习以及简单路线的认识;第三次是在四年级下册,主要是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以及一些路线图的描述与绘制;第四次是在六年级上册,主要是利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本次学习集中在《东南西北》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方向的学习,二是有关路线图的学习。
今天这节《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是指含有八个方向路线图的认识,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出的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 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而且能认识描述四个方向的简单路线。教材呈现了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图,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各站点所在的位置和公交车行驶的路线。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这些方向的巩固与延伸,而且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路线图的描述和绘制奠定了基础。
二、解读教材
上面是我对教材的解读。但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接下来我就来解读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较差。虽然学生此前学过“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缺乏实际方向感,对路线的表达上有所欠缺,不了解在实际活动中辨认方向,认识路线,其中行走路线经常变换方向是描述路线时的困难所在。所以本堂课尝试,通过“方向板”帮助学生厘清方向,攻破难点;通过“情境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快乐中学”。
基于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与思考,又结合2011年的课程标准把原先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重组改为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内容加以阐述。为了描述的方便,我想从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加以阐述,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为如下: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2.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难点: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三、解读课堂
以上是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何达成上面的目标,使学生掌握重难点,就需要课堂教学来保证。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制作“方向板”,引入新课
(二)在情境中认识简单路线
(三)在情境中巩固内化知识
(四)拓展“指南针”,总结全课
(一)制作“方向板”,引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回顾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并利用手中的纸片制作一个方向板(八个方向)。最后我再解题:今天咱们就用这小小的方向板来认识路线(板书:认识路线)。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引领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二)在情境中认识简单路线
1.帮助喜羊羊:从广场到动物园
首先课件出示行车路线情境图。并赋予它情境:喜羊羊在广场要乘1路公家车去动物园找美羊羊。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其次让学生观察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路线图中的数学信息。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需要明白:什么是站点;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如何数站数的;方向北的标志等等。
接着我要求同桌互说行车路线,说的时候要求把“从哪儿出发行驶几站到哪儿”说清楚。然后是反馈交流。在学生的描述时,不断引导学生说清楚行走路线中的四要素:出发地、方向、路程(几站)以及目的地;要求学生把行车路线叙述完整。当学生辨认不清楚方向的时候,让学生使用刚才制作的方向板来帮助辨认。
最后小结:当你描述行走路线的时候,应该完整地描述;当你辨认不清方向的时候,可以请方向板来帮忙。
【设计意图:完整叙述路线以及辨认方向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此内容的难点。让学生在交流中,运用完整精炼的语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说清楚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行驶了几站到了哪里。】
2.课堂小试:从动物园到广场
先提供情境:参观完动物园以后,让我们跟着喜羊羊和美羊羊坐车回广场吧。并让学
生依次去思考:A.你能说出从动物园回广场的行车路线吗?B.从广场到动物园和从动物园回广场的路线有什么不同?C.假如你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你可能是在哪里上车的呢?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强调方向板运用的重要性、行走路线四要素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来”“回”的行车路线,让学生体会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并通过问题3,让学生了解到方向的重要性,如果方向不同,可能导致结果的截然不同。】
(三)在情境中巩固内化知识
在练习环节,我采用“情境串”练习:“迷路的懒羊羊”、“村长的礼物”、“参观羊村”、“聪明的暖羊羊回家”这四个有趣且富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巩固内化路线知识。
1.帮助迷路的懒羊羊回家
这是一道已知路线,学生对路线和方向进行填空的题目。对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辨认方向来认识路程等。我希望100%的学生都能完成并达成目标。
2.村长的礼物
“帮助懒羊羊回到了羊村,为了答谢各位同学,村长给同学们准备了礼物”很自然地过渡了情境练习二。这里有的同学是1 号礼物,有的是2 号礼物,让学生同学们根据手中纸条的指示找礼物。
本题练习与上题不同,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练习。本课除了要求学生学会看地图说,还要学会根据提示走。我希望100%的学生都能完成并达成目标。
3.参观羊村
这是有关告诉路线判断是哪儿的练习,通过“村长除了给同学们准备礼物以外,还准备让大家参观羊村。”的情境,然后出示不完整的羊村地图,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从羊村向东走90米是美羊羊家”等提示完成羊村地图。
4.聪明的暖羊羊回家
本题同样利用“羊羊”情境:灰太狼在暖羊羊回家的路上设置了许多陷阱,如果你是暖羊羊,怎样才能安全回家?请你和你的同桌把暖羊羊回家的路线写下来。作为一道开放题,学生只要避开灰太狼回到羊村即可,寻找的路线虽然有要求但存在多样性,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通过四个梯次练习,由易到难,有的独立完成,有的合作解决,目的是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情境帮助学生巩固并拓展所学的知识。
(四)拓展“指南针”,总结全课
最后指明学生手中作用非常大的小小方向板就是科学家手中的指南针,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指南针,进而前后呼应,总结全课。
以上是我对“认识路线(八个方向)”的教学设计,本堂课中最让我满意的部分是:通过“方向板”帮助学生厘清方向,攻破重难点;采用“情境串”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并拓展知识。但这些设计都是预设,我们整个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如果时间不充裕,后面的拓展练习环节可以省略,但我都要保证学生借助完整描述路线这一过程,保证过程性的重点。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