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第三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视角理解糖类和脂肪的生理作用;分析糖类和脂质等细胞生命活动中提供的作用。
2.科学思维
归纳不同物质的结构与联系;归纳糖类和脂质的概念图,发展模型与建模、归纳和概括等思维。
3.社会责任
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改进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积极宣传营养保健知识;认识糖类和脂肪的转化关系及其转化程度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
(1)多糖的分子结构及其作用。 (2)脂肪的分子结构及其作用。(3)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
引入:你知道马拉松运动中,补给站递给运动员的补给品是什么吗?哪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的特征:
糖类分子通常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多数糖分子中H原子和O原子之比是2:1;三种元素通过特定的化学键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2.自主阅读课本23-25页,归纳糖类的分类及功能,填写活动单上的表格。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细胞中的糖可以分为哪几类?如何区分?
问题2:常见的单糖有哪些?如何区分这些单糖?
问题3:二糖主要有哪几类?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问题4:多糖的共同点是什么?在分布上有什么区别?
a. 分子式((C,6)(H,12)(O,6)),除几丁质外
b.淀粉: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糖原: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几丁质:昆虫、甲壳动物的结构材料
糖类是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问题5:为什么多糖有相同的组成单位,功能却相差很大?
分子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结构和功能具有相适应性。
3.小结
分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脱氧核糖 动植物细胞均有 DNA的组成成分
核糖 动植物细胞均有 RNA的组成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动植物细胞均有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特有
半乳糖 动物乳汁组成部分
二糖 蔗糖 植物特有 植物体内运送的主要养料
麦芽糖 植物特有
乳糖 动物乳汁中
多糖 淀粉 植物特有 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糖原 动物肝脏、肌肉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特有 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几丁质 甲壳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等 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问题6:食物中的糖是如何成为人体细胞中的糖?
关注健康
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否摄入越多越好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关爱生命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包括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摄取,联系下图,说说为什么?
二、细胞中的脂质
引:我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玉米、谷类和菜叶,为何长了一身的肥肉?作为一只北京鸭我太难了!
糖 (容易)/(难) 脂肪
1.自主阅读课本25-27页,概括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种类 功能
脂肪 储能、保温、缓冲
磷脂 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构成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性激素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 DHA(脑黄金)中文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顾名思义,它是一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拥有二十二个碳原子,含有六个不饱和烯键,是Omega-3(DHA,EPA和ALA等)的重要成员。DHA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大脑和视网膜中的含量尤其高,并作为其中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于其质膜上的磷脂中。
EPA 是 Eicosapentaenoic Acid 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EPA属于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使内脏脂肪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肥胖。 其次,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风险。 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降低记忆力、影响生育、引发糖尿病等。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对健康的影响。
饱和脂肪酸是一类碳链中没有不饱和键的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的基本成分之一。它通常存在于动物来源的食物中,如肉、奶制品等,也有一些植物油如椰子油和棕榈油富含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对身心有好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促进食品中胆固醇的吸收,长期过多摄入可使血胆固醇增高,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反式脂肪酸则是一类含有反式双键的脂肪酸,通常是工业加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氢化作用产生,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炸薯条、快餐、油炸食物等中。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如增加心脏病的风险等。因此,很多国家都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总的来说,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在化学结构、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并尽可能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3.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脂肪的元素组成与糖类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不同点:脂肪中O的含量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更多。
1g脂肪所含能量是1g糖类的2倍以上
问题2:在全民减肥的时代,脂肪真是有害无益吗?脂肪的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最佳储能物质、隔热、保温、缓冲、减压
问题3:植物脂肪与动物脂肪有何区别?
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
问题4:脂肪分布在哪些地方?
动物 :皮下、大网膜、肠系膜等处的脂肪细胞中
植物: 种子中
三、绘制糖类和脂质的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