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速度 科目 物理 主备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重点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三个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类型 视频会议模式
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本人旁批
环节一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不同的运动,快慢程度并不相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你还记得初中有哪些方法吗? 由生活中的运动快慢,运用初中知识引课。
环节二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位移(2)相同位移比较时间思考讨论:如果时间和位移都不同,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2)定义式V=△x/△t(3)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马赫等。(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播放视频让同学们在电脑手机前感受速度。播放我国体育选手苏炳添100米跑视频进行爱国教育并且引出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在时间Δ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2)定义式:V=△x/△t(3)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直接决定物体完成一段位移需要的时间。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就是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4)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作速率。这个速度表盘上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设置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引出今天所学习的内容(这里将矢量与标量讲清楚特别是温度这样比较容易让人误解的在这里要提一下。)。
环节三 课堂联系1.某校教师举行50m往返跑接力比赛,胡老师一次往返用时2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总结: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速度。2、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3、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4、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做一个练习给同学们时间去思考。
板书设计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位移;相同位移比较时间。2、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的速度。3、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2、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