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声声慢》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3 *《声声慢》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2 15: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导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词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又叫“李三瘦”。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却偏偏聪慧机敏,才华横溢,喝酒,赌博,改嫁,休夫,我行我素。她写词,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词宗,与李后主、苏轼并肩。她写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豪情天纵。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作者简介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创作背景
《声声慢 》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也病逝,避难的过程中作者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于是作者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这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欣赏朗读
疏通词意
请找出全词的词眼。
词人是如何表达愁的?
词人表达了什么愁?
品读悟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叠字传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旧物、故人、故国
寻觅无果
环境
寂寞冷清
景色
心情
表情
感受
凄凉惨淡
开篇七组叠字,出奇制胜,将主人公的愁情送上顶峰,渲染气氛。为整首词定下感情基调。下文的点点滴滴也用了叠字,愁情缠绵如雨,难以排遣。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意象传愁
旧雁:物是人非 亡夫之痛 故国之思
梧桐:牵愁惹恨 亡夫之痛
细雨:愁情绵密 独居之凄
黄花:年华之哀 漂泊之苦 孤独之凄
急风:渲染凄凉 人生风雨 命途坎坷
淡酒:愁浓
愁入人心

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艺术特色
声声慢
1、善用叠字,声情并茂
2、层层铺叙,意象传愁
3、善用口语,真切自然
兼用口语,真切自然。这首词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宋代口语,朴素浅近,明白如话,而又真切自然,意境深远。
01 学写叠词句
02 我为清照写碑文
03 仿写《声声慢》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