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形式与美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形式与美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8-21 21: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形式与美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发现生活中的美,了解其蕴含的形式美法则,认识形式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够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法则,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3. 应用形式美法则创作美术作品,提升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教学难点: 运用形式美法则分析评述作品。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一)发现美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观察一组图片,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图片中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呢?是的,图片都很美,有动物、风景、建筑人物等。通过我们的课前调研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形象,有的排列层叠有序,有的组合平衡稳定,形成特有的形式美感。 学生:观看课件中的图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任何美的事物都是由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所构成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所谓内容,是指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所谓形式,是指事物的结构和表现形式。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通过美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内容。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作为导入环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引起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形式美,并能学会总结规律。 (二)认识形式美 教师:什么是形式美法则呢?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你知道形式美法则有哪些吗?一般认为,形式美的法则主要包括:整齐一律或称单纯齐一、均衡、对称、和谐、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变化统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课堂笔记。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形式美法则概念的记忆,掌握形式美法则,清楚形式美法则有很多,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其中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探究交流,掌握法则 (一)节奏 1.什么是节奏 教师:请欣赏敦煌莫高窟藻井的纹样,说说藻井的美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藻井的图案设计在构图上运用对称的形式,使画面井然有序,体现出对称之美。 学生:欣赏藻井,思考、分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以蝴蝶身体中心直线为轴线,左右两侧翅膀的距离相等,翅膀对折后重合,这就是对称。 教师:数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对称图形,对称是一个轴线两侧的形式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而存在的方式,这是最直观、最单纯、最典型的对称。下面我们观看一段视频,感受动物世界里的对称之美。 学生:认真倾听,了解对称的概念及特点,观看视频,感受对称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敦煌藻井纹样,了解对称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以蝴蝶的造型特点为案例,介绍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的特点,感受对称之美。 2.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对称美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美学之一,应用于服饰、饰品、盘扣、刺绣纹样中,形成中国独特的美感,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中国传统美学里的对称之美。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学习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与日常生活中。 教师:梁思成曾说:“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中国的庙宇宫殿、亭台楼阁、园林小院,无不遵循对称原则,可以说,中华传统建筑,将对称美学运用到了极致。下面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传统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之美,感受建筑里的中式浪漫,了解对称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同样,对称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苏州博物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都体现了对称之美,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秩序感。 学生:认真倾听,做好记录,课下继续深入学习,有问题及时提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传播中式美学里的对称之美,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更容易掌握,并能够将所学转化为素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 3.对称中的变化 教师:关于对称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对称的特点和应用。那么,思考一个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 :“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形式。”你认同吗?说一说你的观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 教师:下面我们赏析毕加索的作品,发现:在变化的画面中呈现出对称结构,但此画却不是绝对的对称,它在左右对称中却有微妙的变化,使画面显得既严谨,又不失动的活力。 学生:赏析作品,了解对称在绘画中的应用及对称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不同观点可以及时提出。 (二)均衡 1.什么是均衡 (1)对比分析 教师:对比一下,你看到这两张图分别有什么感受呢?比萨斜塔的倾斜度为3.99度,这使得其外观呈现出明显的倾斜状态,展现出一种动态美。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丽特的作品在构图上加了一个大大的羽毛作为支撑,从视觉上看起到了稳定的作用,这种方法在绘画中经常出现,就是均衡的形式美法则。 学生:对比分析、小组交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有两种平衡形式: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均衡与对称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 学生:学生通过探究及教师总结,理解什么是均衡。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对比分析,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均衡,了解均衡在绘画的构图中如何运用的。 (2)探究交流 教师:下面赏析室内布局图,请你谈谈,从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说说空间的布置是怎样产生平衡感的。 学生:自主探究出室内布局是如何产生平衡感的。 教师:在布局安排上,绿植和台灯、茶具和水果以及沙发上左右两侧的抱枕形成对比(等量不等形),使空间达到平衡效果。这种均衡所形成的平衡感,给空间带来了形式美感。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查缺补漏,看看自己哪些方面没有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交流活动,让学生掌握均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在室内布置中如何产生形式美感,提升审美感受能力。 2.均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均衡也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方法,例如中国摄影师何潘先生的作品《东西汇》,造型上一大一小,位置一左一右,颜色一深一浅,从视觉上达到画面稳定效果,形成形式美感。 学生:可以学会像教师的讲解一样,运用形式美法则分析评述作品。 教师:均衡也应于插花中,流行于清代的造型花,用均衡稳定、统一对比、比例尺度等设计美得造型,来表现出新生命的美感。 学生:观看插花作品,认真倾听,感受插花艺术中的均衡美。 3.小练习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对称与均衡的例子呢?形式美就在于我们的身边,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巨型中国结、剪纸、窗花、脸谱、包装盒、海报、广告等,都体现了对称与均衡之美。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养成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可以将所学美术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设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掌握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并能学会运用对称与均衡进行艺术创作及美化生活。 (三)节奏与韵律 1.什么是节奏与韵律 请欣赏舞剧《只此青绿》感受节奏与韵律。 在该剧中,无处不在的“中国韵”发散出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艺术之美。《只此青绿》中音乐的节奏美,舞蹈展现的肢体韵律美,视频每一帧的画面构图、人物服饰与妆容,都体现出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感。 2.节奏与韵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节奏与韵律不仅仅出现在音乐舞蹈中,如果你细心观察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节奏与韵律之美,比如伊斯坦布尔的多彩建筑、充满动感的北京银河soho、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设计、青岛海湾大桥、箱包、创意的家具设计产品等,都在展现它的节奏与韵律美。 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图片动画,了解节奏与韵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形式美法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节奏与韵律带来的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在掌握什么是节奏与韵律之前,先感受节奏与韵律带来的形式美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式学习,总结节奏与韵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3.节奏和韵律的概念 教师: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音响和节拍的变化,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动作的重复,美术创作对形状、线条、色彩、明暗等元素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产生动态的连续性。 学生:了解什么是节奏,思考在美术创作中如何应用。 教师:韵律更多地着重一定情感、气势或韵味的表现。造型艺术中的韵律有多方面的表现,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地递增或递减、相互之间的反复和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有起伏变化的韵律,有连续变化的韵律,有渐次变化的韵律,有分割变化的韵律。 教师:韵律是在各种不同方式变化中产生的,有意识地利用变化中的节奏,有所强调和控制,并与整体融会和谐,自然会显现出韵律。 学生:掌握什么是韵律,了解韵律的特点,可以运用形式美法则分析艺术作品及生活中的节奏与韵律,感受节奏与韵律之美。 4.传统建筑中的节奏和韵律 (1)渐变的韵律 教师:渐变的韵律则是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作有组织的变化,称为渐变韵律。它呈现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的秩序。有大小渐变、间隔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形象渐变或色彩、明暗的渐变等。例如,天坛的造型就是遵循渐变的韵律,三重圆攒尖屋顶的样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等级。 学生:了解什么是渐变的韵律,感受传统建筑中的韵律之美。 (2)连续韵律 教师:连续韵律是指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地排列,各要素之间保持着恒定的距离和关系,可以无止境地连绵延长,从而给人一种韵律感。长城则是连续韵律的典型代表,总长超过2.1万千米,它随着山川的变化不断地起伏蜿蜒连绵不绝,其中还有城、障、亭、标,相互结合,既连续又有节点,每个要素之间保持着相应的距离,一直延长几万公里,充分的展现了韵律给建筑带来的连续性和节奏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 学生:倾听、学习,做好记录。 (3)起伏韵律 教师:起伏韵律是指空间组成部分进行大小、强弱、高低、虚实、曲直等有规律变化,或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增减变化而产生的韵律。例如,徽州民居马头墙,连续的数进或高低不同的相邻两幢民居,呈现起伏的韵律;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相比于其他表现形式,起伏性的韵律表达更为自由,更为活泼,且具有运动感。 学生:了解起伏的韵律,观赏徽州民居马头墙的建筑特色,感受传统建筑的韵律美,了解建筑的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4)交错的韵律 教师:交错的韵律是指在建筑体形构图中运用各种造型因素,有体量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梳密等,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错的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如山西的飞云楼,为纯木质结构,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构架奇巧,檐下斗拱密致,宛如云朵簇拥,与翘起如飞的翼角组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建筑的艺术造型,尽显传统木结构的韵律之美。 学生:认真倾听,掌握交错的韵律,赏析山西的飞云楼,感受木结构建筑中斗拱独特的魅力,思考如何将传统建筑特色传承与发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传统建筑中的韵律之美,掌握四种韵律的形式,学生用形式美法则分析建筑中的韵律。 5.小组探究,分析作品 教师: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常见节奏与韵律之美,如上海金茂大厦、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等,都是形式美感很强的现代建筑。下面小组讨论:这三座建筑是如何体现节奏与韵律美的呢? 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运用形式美法则评述艺术作品,找出建筑中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习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掌握韵律的特点,可以将所学形式美法则应用于生活中。 三、课堂实践,展示交流 教师:今天所讲的形式美法则,你掌握了吗?接下来的时间进行课堂实践,每个小组任选一件作品,运用所学形式美法则进行作品评析。 要求,小组分工明确,做好记录,共同完成任务单。并撰写100字左右的评述短文,条理清晰、字体工整。最后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阐述,其他小组点评。 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有问题及时提出。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真知,更好的掌握形式美法则,并能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作品评述,达成学习目标。 四、小结 教师:人们视觉审美的需求是多样的,一件美术作品往往不止运用一种形式美法则,而是同时包含多种,这样的作品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形式美法则不仅仅应用在美术创作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可以将我们所学的形式美法则应用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学生:认真倾听,做好记录,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美法则呢?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知识点,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养成深入学习的学习习惯。 课后拓展 教师: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形式美呢? 运用所学形式美法则,选择一个房间或者沙发进行布置,并将布局图用手绘的形式绘制出来,写清楚设计理念。 学生:做好笔记,完成教师提出的课后拓展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提问。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内容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是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将所学知识应用生活中,落实课堂学习目标,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